小孩学中医怎么开始(儿童学中医)

http://www.itjxue.com  2023-03-28 01:12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我想让小孩子从小(3、4岁)就开始学中医,应该怎样培养?

你好,首先谢谢你,对祖国文化的重视,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对中医的兴趣,有一些中医知识的三字经,朗朗上口,并很有实用性。

附:《中医启蒙三字经》

作者 赵歆 甄雪燕 梁永宣 罗海鹰

序——

医之始,本岐黄,五千年,育栋梁;

少学医,志昂扬,长悬壶,济四方。

医理篇——

气为元,功能强,天地道,化阴阳;

水与火,温与凉,静与动,升与降。

列五行,万物纲,木火土,金水详;

配五色,应五方,观五气,察五脏。

脏封官,保家邦,肝拜将,心称王;

肺为相,脾管仓,肾作强,最需藏。

津与液,供营养,精化血,气导航。

神调摄,脏安康,怒气升,肝失畅;

喜气缓,心欠养;悲气消,肺被殃;

忧气结,脾不壮;恐气下,肾难防。

手足经,分阴阳,冲任调,督带忙。

诊治篇——

求病因,首内伤,动气血,乱阴阳;

外六淫,疫难挡;不内外,虫兽伤。

四诊法,细思量,望为神,资料详;

闻声气,问症状,按周身,切脉象。

学辨证,明八纲,表里定,寒热讲;

分虚实,论阴阳,知纲领,治反掌。

药百味,神农尝,通性味,明升降。

用兵法,组成方,辨治清,配伍当;

君臣主,佐使良,司攻守,疗效彰。

病已成,医坐堂,未病时,最需防。

顺自然,遵法章,得智慧,保健康。

四季篇——

人之初,树之苗,欲繁茂,有其招。

天人一,形神道,养生法,四时调。

春风起,防感冒,食要清,缓去帽;

夏多热,避暑扰,食须净,着轻薄;

秋风劲,常润燥,食喜津,慢加袄;

冬多寒,应日照,食当温,衣棉袍。

起居篇——

起居事,规律找,四体勤,养莫娇。

逸有度,量力劳,忌熬夜,宜起早;

餐应时,不过饱,五谷养,零食抛;

多饮水,蔬果好,慎油腻,糖盐少。

衣适体,随季调,频晒被,枕勿高;

常洁齿,勤洗澡,护双目,热泡脚。

善运动,爱思考,少烦忧,戒急躁。

琴棋乐,广爱好,游天地,乐陶陶。

善调养,病难扰;勤学业,敬师老。

名医篇——

忆先贤,多仁孝,济世心,永称道。

扁鹊游,民夸好,内妇儿,皆通晓;

汉华佗,手术早,传古今,技艺高;

张仲景,医圣号,著伤寒,为师表;

唐药王,孙思邈,重医德,精方药;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清,后世宝。

大医多,难细表,明日才,吾辈找。

早启蒙,渐通晓,学医理,知奥妙。

体强健,德学韬,扬国粹,我自豪。

还有清代陈俢源的《医学三字经》

另外,我是学中医出身,有问题可以一起研究。

祝你工作愉快!

孩子身体不好,从小培养他学中医有用吗?该怎么做?

孩子身体不好,从小培养他学中医有用,应该培养他的兴趣。

1.中医是一门系统的学科,这是中国文明数千年的精髓。内容深刻,普通人难以理解。中医应该从孩子开始,加入一些中草药的名称,加入一些中草药和人体经络。这样,从浅到深的系统学习。如果你想在大学里学习医学,那就更容易了。再加上中西医结合,中医药肯定会取得突破。

2.包括哲学和医学在内的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与当今社会主流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最好有一个好的启蒙者,让他知道世界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你也可以让他先练习中医的简单技巧,比如针灸、内疚、拔罐、刮痧等等。事实上,这些东西很容易开始,也就是说,他们先学并在未来逐渐接受它们。

3.中医不仅要从孩子抓起,还要从小学开始,就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一样,国家应该出台一门中医学科知识的学习科目。从三年级开始,英语就不需要了。原因是随着中国进入世界贸易和美国的衰落,许多国家正在转向我国的汉语。不仅如此,人民币也逐渐取代了美元,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西医的成本很高,而且费用也很多。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中医药。

4.由于中医药广泛而深刻,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许多老中医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医学,并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否则就不可能取得一些成就。与此同时,中医领域的许多学科需要取得突破性的研究和开发。如果你想学习一些东西,它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坚韧的毅力。衷心祝愿中华民族中医药文明的复兴和繁荣。

想让孩子学中医怎么入手

如何学习中医

一、首先得对中医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有没有兴趣,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没兴趣,有经典,老师逼你也不成。你得真想学,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这样你就肯下工夫。肯看书,肯问人,肯找资料。有时候,老师一句话,同行一句话,让你受益终身。很多人为什么喜欢中医。是原来对传统文化有喜爱。最后一看,中医很好玩。抱着这个心态就来学习了。这样才能入门。

二、中医入门学习教材准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供中医学院学生学习的常用教材,这些对于入门者学习很有帮助,主要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在这里我建议入门者在学完这四本书后,不要再学习国家出版的大学教材比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等等,因为这些教材把中医标准化了,而这些标准化是完全照搬西医论进行的标准,其实并不适合中医治疗。

三、进阶篇

熟读经典,领悟经典。中医经典书籍最重要的哟《内经》《伤寒》《神农本草经》。这都是学好中医的必修课。后世的医书,比如《针灸甲乙经》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都很好,都可以做为参考。

古代凡成为大医者,没有不学经典的。比如说金元四大家,有些同学可能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但是他们最早怎么学的?经典!那到了清代,学习中医的方法有了新的途径, 从《药性赋》《汤头歌》《医学三字经》开始学。也就是自下而上的学习法,上面说的从经典入手,是自上而下的学习。有一点基础了,再学经典。这样有一个好处,简单,易上手。有一个坏处,就是高度不够,他日成就未必高。自上而下的学习,也有一个坏处,难,不易学。但也有一个好处,居高临下。当你有一天掌握经典的神髓时,你会发现,你与古人站在一个高度看问题。后世的中医书,太简单了。

清代的经方医师,陈修园。可能大家都知道。《医学三字经》就是他写的。他说什么,他说:除了经典,后世的书全可以烧掉。虽然说极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然后大家看现在中医学院的医学教育。为什么成不了大家?只学教科书,不学经典。医古文变成选修课。

想让孩子学习中医,从一两岁培养应该怎样开始

我认为的话,一两岁还早了些。我自己也是半途开始学中医的,首先,学习任何东西,都在于自己个人的兴趣,想让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就要让他感受到中医的好处。至于这个,肯定不是用说教能做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看到或体验到,生病之后被中药治好,不仅治标又治本,而且又不贵,也不麻烦。其实,中医也确实是这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很好的中医生,给他做见证,没有见证,就只能靠自己去做实验了,自己对自己做实验。因为中医确实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也比较深奥的学问,不用心去学习和钻研,连皮毛都学不会,会像现在的很多中医生一样,成为庸医。学中医,首先不在于去认识药材,这是错误的,首先在于认识自然的道理,即一阴一阳的道理,和这一阴一阳在人体的体现,认识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功能,十二经脉。这时候,才慢慢地学习认识药材,对于中药材,是要亲看亲尝亲闻的,仅仅用书籍是无法得到真学识的,药材的气味辨析,这需要人在五感和意识上的灵活,比如说,什么叫升什么叫散,都要用心去感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好了,而且,只要把基础弄明白了,其它的一切,都顺道而成了。当然,只要你自己明白了,从小给他讲讲基础知识,也是挺好的,从小让他玩玩药材也不错。中医的书籍可以先买着,一本本地读,从读经典开始。经典不要求每本都要读得非常精通,如果能真正读通一部,就很有造诣了,能够治很多病了。我不过是读了几篇《黄帝内经》,读了《本草新编》的一半,基本上小病都自己搞定了。三四年没有发烧看医生了,没有吃过西药了,之前因为庸医,害我得了慢性肠胃炎,也自己调理差不多好了,慢性咽炎也没有犯了。

想让小孩学中医,该怎样着手

我先向你推荐刘力红前辈的《思考中医》和《中医基础理论》,前者作者将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中医经验结合《黄帝内经》及《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客观的阐述的中医的内涵,让你兑中医有一个各管正确的认识,后者阐述了整个中医的基础理论,读了之后对中医有了整体的了解。我建议先读后者,先整体认识中医,你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找好切入点。读了这两本之后,你已经有一定基础了,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在悬着书籍。另外,吴清忠前辈的《人体使用手册》也值得一读,里面有很多理论看法对于学中医很有帮助。

最后说说,中医和易经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是我们的先辈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研究出来的,特别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相通的,有时间的话可以以“易”为辅,“医”“易”同源嘛。

要学一门科学必先了解他,以上书籍差不多了,从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脉穴位方面都有详解,以后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深入了。祝您早日成功!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MYSQL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