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http://www.itjxue.com  2023-04-09 04:49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医学认识、辨析事物的 方法 ,掌握中医学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五运六气与防治原则等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总结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一)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二)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 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 清明 为要。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什么呢?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

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脏象则以五脏为中心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病因讨论了外感六淫和疠气;内伤七情太过;病理产物性病因如瘀血、水湿痰饮、结石;以及过劳、过逸、饮食失宜、外伤、用药不当等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等内容。

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协调。发病的两要素是正气和邪气。外界环境、体质和情志等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病途径主要是外感和内伤。发病类型则包括新感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复发等。

病机是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等;还讨论了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四)中医养生和治病原则

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三项内容。其实施主要在于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强体能锻炼、谨和寒热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并介绍了中医养生常用的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形体官窍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奇恒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气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精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血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 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章 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发病机理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经络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预防

《中医基础理论》[附录]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SQL Server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