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8点到9点之间开始解一道题(小明在八点到九点之间开始解一

http://www.itjxue.com  2023-01-27 21:05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小明星期六上午在8点与9点之间开始做作业,当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恰好成一直线,作业做完时,

小明星期六上午在8点与9点之间开始做作业,当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恰好成一直线,作业做完时,发现时针与分针刚好重合,小明做作业共用了多少分钟?

180÷(6-0.5)

=180÷5.5

=360/11

=32又8/11分钟

探讨一道数学题(高手来)

这是一个钟面的追及问题,把钟面圆周平分60格,分针走得快,每分钟走一格;时针走得慢,每分钟只能走1/12格。每分钟相差1-1/12格。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是说分针与时针相隔30格(追及路程),两针重合是说分针追上了时针。

所以所用的时间是:30/(1-1/12)=30*12/11=32又8/11分钟

其实,不光是“8点与9点间”,即使是“10点到11点”、“11点到12点”,答案都是相同的。

应该是360/11分钟(32又8/11分钟)。

另一种方法:考虑分针与时针每分钟走过的度数,分针为6度(一小时360度),时针为半度(分针的1/12),那么,每过一分钟,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就会减少5.5度,而从“钟上的时针与分针在条直线上”到“时针与分针正重合”,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变化了180度,所以需要180/5.5分钟。也就是32又8/11分钟。

如果用一元一次方程就是:

设所用的时间是X

X*(6-0.5)=180

X=360/11

五年级上册奥数题,带答案的

第九讲 “牛吃草”问题

有这样的问题.如: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供21头牛吃几周?这类问题称为“牛吃草”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困难在于草的总量在变,它每天,每周都在均匀地生长,时间愈长,草的总量越多.草的总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①某个时间期限前草场上原有的草量;②这个时间期限后草场每天(周)生长而新增的草量.因此,必须设法找出这两个量来。

下面就用开头的题目为例进行分析.(见下图)

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23头牛9周的总草量比27头牛6周的总草量多,多出部分相当于3周新生长的草量.为了求出一周新生长的草量,就要进行转化.27头牛6周吃草量相当于27×6=162头牛一周吃草量(或一头牛吃162周).23头牛9周吃草量相当于23×9=207头牛一周吃草量(或一头牛吃207周).这样一来可以认为每周新生长的草量相当于(207-162)÷(9-6)=15头牛一周的吃草量。

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牧场上原有草量是多少?用27头牛6周的总吃草量减去6周新生长的草量(即15×6=90头牛吃一周的草量)即为牧场原有草量。

所以牧场上原有草量为27×6-15×6=72头牛一周的吃草量(或者为23×9-15×9=72)。

牧场上的草21头牛几周才能吃完呢?解决这个问题相当于把21头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看成专吃牧场上原有的草.另一部分看成专吃新生长的草.但是新生的草只能维持15头牛的吃草量,且始终可保持平衡(前面已分析过每周新生的草恰够15头牛吃一周).故分出15头牛吃新生长的草,另一部分21-15=6(头)牛去吃原有的草.所以牧场上的草够吃72÷6=12(周),也就是这个牧场上的草够21头牛吃12周.问题得解。

例2 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分析 与解答这类问题,都有它共同的特点,即总水量随漏水的延长而增加.所以总水量是个变量.而单位时间内漏进船的水的增长量是不变的.船内原有的水量(即发现船漏水时船内已有的水量)也是不变的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如果设每个人每小时的淘水量为“1个单位”.则船内原有水量与3小时内漏水总量之和等于每人每小时淘水量×时间×人数,即1×3×10=30.

船内原有水量与8小时漏水量之和为1×5×8=40。

每小时的漏水量等于8小时与3小时总水量之差÷时间差,即(40-30)÷(8-3)=2(即每小时漏进水量为2个单位,相当于每小时2人的淘水量)。

船内原有的水量等于10人3小时淘出的总水量-3小时漏进水量.3小时漏进水量相当于3×2=6人1小时淘水量.所以船内原有水量为30-(2×3)=24。

如果这些水(24个单位)要2小时淘完,则需24÷2=12(人),但与此同时,每小时的漏进水量又要安排2人淘出,因此共需12+2=14(人)。

从以上这两个例题看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分析问题,都必须求出原有的量及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量,这两个量是不变的量.有了这两个量,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例3 12头牛28天可以吃完10公亩牧场上全部牧草,21头牛63天可以吃完30公亩牧场上全部牧草.多少头牛126天可以吃完72公亩牧场上全部牧草(每公亩牧场上原有草量相等,且每公亩牧场上每天生长草量相等)?

分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一公亩一天新生长的草量可供几头牛吃一天,一公亩原有的草量可供几头牛吃一天。

12头牛28天吃完10公亩牧场上的牧草.相当于一公亩原来的牧草加上28天新生长的草可供33.6头牛吃一天(12×28÷10=33.6)。

21头牛63天吃完30公亩牧场上的牧草,相当于一公亩原有的草加上63天新生长的草可供44.1头牛吃一天(63×21÷30=44.l)。

一公亩一天新生长的牧草可供0.3头牛吃一天,即

(44.l-33.6)÷(63-28)=0.3(头)。

一公亩原有的牧草可供25.2头牛吃一天,即

33.6-0.3×28=25.2(头)。

72公亩原有牧草可供14.4头牛吃126天.即

72×25.2÷126=14.4(头)。

72公亩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可供21.6头牛吃一天.即

72×0.3=21.6(头)。

所以72公亩牧场上的牧草共可以供36(=14.4+21.6)头牛吃126天.问题得解。

解:一公亩一天新生长草量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63×2i÷30-12×28÷10)÷(63-28)=0.3(头)。

一公亩原有牧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12×28÷10-0.3×28=25.2(头)。

72公亩的牧草可供多少头牛吃126天?

72×25.2÷126+72×0.3=36(头)。

答:72公亩的牧草可供36头牛吃126天。

例4 一块草地,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分析 由于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每天的吃草量,故60只羊每天的吃草量和15头牛每天吃草量相等,80只羊每天吃草量与20头牛每天吃草量相等。

解:60只羊每天吃草量相当多少头牛每天的吃草量?

60÷4=15(头)。

草地原有草量与20天新生长草量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16×20=320(头)。

80只羊12天的吃草量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80÷4)×12=240(头)。

每天新生长的草够多少头牛吃一天?

(320-240)÷(20-12)=10(头)。

原有草量够多少头牛吃一天?

320-(20×10)=120(头)。

原有草量可供10头牛与60只羊吃几天?

120÷(60÷4+10-10)=8(天)。

答:这块草场可供10头牛和60只羊吃8天。

例5 一水库原有存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求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解:水库原有的水与20天流入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20×5=100(台)。

水库原有的水与15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6×15=90(台)。

每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

(100-90)÷(20-15)=2(台)。

原有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

100-20×2=60(台)。

若6天抽完,共需抽水机多少台?

60÷6+2=12(台)。

答:若6天抽完,共需12台抽水机。

例6 有三片草场,每亩原有草量相同,草的生长速度也

设第三片草场(24亩)可供x头牛18周吃完,则由每头牛每周吃草量可列出方程为:

x=36

答:第三片草场可供36头牛18周食用。

这道题列方程时引入a、b两个辅助未知数.在解方程时不一定要求出其数值,在本题中只需求出它们的比例关系即可。

第七讲 行程问题

这一讲中,我们将要研究的是行程问题中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为此,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已学过的基本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总路程=速度和×时间;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1 小华在8点到9点之间开始解一道题,当时时针、分针正好成一直线,解完题时两针正好第一次重合.问:小明解这道题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 这道题实际上是一个行程问题.开始时两针成一直线,最后两针第一次重合.因此,在我们所考察的这段时间内,两针的路程差为30分格,又因

分格/分钟,所以,当它们第一次重合时,一定是分针从后面追上时针.这是一个追及问题,追及时间就是小明的解题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40米.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15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画图如下:

分析 结合上图,如果我们设甲、乙在点C相遇时,丙在D点,则因为过15分钟后甲、丙在点E相遇,所以C、D之间的距离就等于(40+60)×15=1500(米)。

又因为乙和丙是同时从点B出发的,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走到C点,丙才走到D点,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乙比丙多走了1500米,而乙与丙的速度差为50-40=10(米/分),这样就可求出乙从B到C的时间为1500÷10=150(分钟),也就是甲、乙二人分别从A、B出发到C点相遇的时间是150分钟,因此,可求出A、B的距离。

解:①甲和丙15分钟的相遇路程:

(40+60)×15=1500(米)。

②乙和丙的速度差:

50-40=10(米/分钟)。

③甲和乙的相遇时间:

1500÷10=150(分钟)。

④A、B两地间的距离:

(50+60)×150=16500(米)=16.5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距离是16.5千米.

例3 甲、乙、丙是一条路上的三个车站,乙站到甲、丙两站的距离相等,小强和小明同时分别从甲、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小强经过乙站100米时与小明相遇,然后两人又继续前进,小强走到丙站立即返回,经过乙站300米时又追上小明,问: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米?

先画图如下:

分析 结合上图,我们可以把上述运动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

①第一阶段——从出发到二人相遇:

小强走的路程=一个甲、乙距离+100米,

小明走的路程=一个甲、乙距离-100米。

②第二阶段——从他们相遇到小强追上小明,小强走的路程=2个甲、乙距离-100米+300米=2个甲、乙距离+200米,

小明走的路程=100+300=400(米)。

从小强在两个阶段所走的路程可以看出:小强在第二阶段所走的路是第一阶段的2倍,所以,小明第二阶段所走的路也是第一阶段的2倍,即第一阶段应走400÷2=200(米),从而可求出甲、乙之间的距离为200+100=300(米)。

解略。

例4 甲、乙、丙三人进行200米赛跑,当甲到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25米,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分析 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行了(200-20)=180(米),丙行了200-25

例5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甲26分钟赶上乙;如果两人相向而行,6分钟可相遇,又已知乙每分钟行5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先画图如下:

分析 若设甲、乙二人相遇地点为C,甲追及乙的地点为D,则由题意可知甲从A到C用6分钟.而从A到D则用26分钟,因此,甲走C到D之间的路程时,所用时间应为:(26-6)=20(分)。

同时,由上图可知,C、D间的路程等于BC加BD.即等于乙在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与在2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之和,为50×(26+6)=1600(米).所以,甲的速度为1600÷20=80(米/分),由此可求出A、B间的距离。

解:50×(26+6)÷(26-6)=50×32÷20=80(米/分)

(80+50)×6=130×6=780(米)

答:A、B间的距离为780米。

例6 一条公路上,有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6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始发站发车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分析 要求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只要求出汽车的速度和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但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两个条件,如何求出这两个量呢?

由题可知: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以下简称间隔距离)是不变的,当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时,紧接着下一辆公共汽车与步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间隔距离,每隔6分钟就有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这就是说:当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时,下一辆汽车要用6分钟才能追上步行人,汽车与行人的路程差就是相邻两汽车的间隔距离。

对于骑车人可作同样的分析.因此,如果我们把汽车的速度记作V汽,骑车人的速度为V自,步行人的速度为V人(单位都是米/分钟),则:

间隔距离=(V汽-V人)×6(米),

间隔距离=(V汽-V自)×10(米),

V自=3V人。

综合上面的三个式子,可得:V汽=6V人,即V人=1/6V汽,则:

间隔距离=(V汽-1/6V汽)×6=5V汽(米)

所以,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就等于:

间隔距离÷V汽=5V汽(米)÷V汽(米/分钟)=5(分钟)。

(解略)。

例7 甲、乙二人沿铁路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8秒钟,离甲后5分钟又遇乙,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7秒钟,问从乙与火车相遇开始再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

分析 要求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就必须求出甲、乙二人这时的距离与他们速度的关系,而与此相关联的是火车的运动,只有通过火车的运动才能求出甲、乙二人的距离.火车的运行时间是已知的,因此必须求出其速度,至少应求出它和甲、乙二人的速度的比例关系.由于本问题较难,故分步详解如下:

①求出火车速度V车与甲、乙二人速度V人的关系,设火车车长为l,则:

(i)火车开过甲身边用8秒钟,这个过程为追及问题:故l=(V车-V人)×8;(1)

(ii)火车开过乙身边用7秒钟,这个过程为相遇问题:故l=(V车+V人)×7.(2)

由(1)、(2)可得:8(V车-V人)=7(V车+V人),

所以,V车=l5V人。

②火车头遇到甲处与火车头遇到乙处之间的距离是:

(8+5×6O)×(V车+V人)=308×16V人=4928V人。

③求火车头遇到乙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

火车头遇甲后,又经过(8+5×60)秒后,火车头才遇乙,所以,火车头遇到乙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4928V人-2(8+5×60)V人=4312V人。

④求甲、乙二人过几分钟相遇?

 

第八讲 流水行船问题

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

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指顺流航行时和逆流航行时船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

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由公式(l)可以得到: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2)可以得到: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根据公式(1)和公式(2),相加和相减就可以得到: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1 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分析 根据题意,要想求出船速和水速,需要按上面的基本数量关系先求出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而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可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分别除以顺水、逆水所行时间求出。

解:

顺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时)

船速:(26+16)÷2=21(千米/小时)

水速:(26—16)÷2=5(千米/小时)

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5千米。

例2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 要想求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只要分别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和逆水速度。

解:

从甲地到乙地,顺水速度:15+3=18(千米/小时),

甲乙两地路程:18×8=144(千米),

从乙地到甲地的逆水速度:15—3=12(千米/小时),

返回时逆行用的时间:144÷12=12(小时)。

答: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12小时。

例3 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在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分析 要求帆船往返两港的时间,就要先求出水速.由题意可以知道,轮船逆流航行与顺流航行的时间和与时间差分别是35小时与5小时,用和差问题解法可以求出逆流航行和顺流航行的时间.并能进一步求出轮船的逆流速度和顺流速度.在此基础上再用和差问题解法求出水速。

解:

轮船逆流航行的时间:(35+5)÷2=20(小时),

顺流航行的时间:(35—5)÷2=15(小时),

轮船逆流速度:360÷20=18(千米/小时),

顺流速度:360÷15=24(千米/小时),

水速:(24—18)÷2=3(千米/小时),

帆船的顺流速度:12+3=15(千米/小时),

帆船的逆水速度:12—3=9(千米/小时),

帆船往返两港所用时间:

360÷15+360÷9=24+40=64(小时)。

答:机帆船往返两港要64小时。

下面继续研究两只船在河流中相遇问题.当甲、乙两船(甲在上游、乙在下游)在江河里相向开出,它们单位时间靠拢的路程等于甲、乙两船速度和.这是因为: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船速+乙船船速。

这就是说,两船在水中的相遇问题与静水中的及两车在陆地上的相遇问题一样,与水速没有关系。

同样道理,如果两只船,同向运动,一只船追上另一只船所用的时间,也只与路程差和船速有关,与水速无关.这是因为: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顺水速度

=(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

=甲船速-乙船速。

如果两船逆向追赶时,也有

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

=(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

=甲船速-乙船速。

这说明水中追及问题与在静水中追及问题及两车在陆地上追及问题一样。

由上述讨论可知,解流水行船问题,更多地是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相遇和追及问题来解答。

例4 小刚和小强租一条小船,向上游划去,不慎把水壶掉进江中,当他们发现并调过船头时,水壶与船已经相距2千米,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那么他们追上水壶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 此题是水中追及问题,已知路程差是2千米,船在顺水中的速度是船速+水速.水壶飘流的速度只等于水速,所以速度差=船顺水速度-水壶飘流的速度=(船速+水速)-水速=船速.

解:路程差÷船速=追及时间

2÷4=0.5(小时)。

答:他们二人追回水壶需用0.5小时。

例5 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解:①相遇时用的时间

336÷(24+32)

=336÷56

=6(小时)。

②追及用的时间(不论两船同向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

336÷(32—24)=42(小时)。

答:两船6小时相遇;乙船追上甲船需要42小时。

小明在8点与9点之间解题,开始时分针与时针成直线,结束时分针与时针重合,求小明解题时间?

60°+0.5°t=6°t

5.5°t=60°

t=10.91≈11(分钟),解题开始时间 8:11.

240°+0.5°t=6°t

5.5°t=240°

t=43.64≈44(分钟),解题结束时间 8:44.

小明解题时间 44-11=33(分钟)。

奥数题做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做的少

第七讲 行程问题

这一讲中,我们将要研究的是行程问题中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为此,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已学过的基本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总路程=速度和×时间;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1 小华在8点到9点之间开始解一道题,当时时针、分针正好成一直线,解完题时两针正好第一次重合.问:小明解这道题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 这道题实际上是一个行程问题.开始时两针成一直线,最后两针第一次重合.因此,在我们所考察的这段时间内,两针的路程差为30分格,又因

分格/分钟,所以,当它们第一次重合时,一定是分针从后面追上时针.这是一个追及问题,追及时间就是小明的解题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40米.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15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画图如下:

分析 结合上图,如果我们设甲、乙在点C相遇时,丙在D点,则因为过15分钟后甲、丙在点E相遇,所以C、D之间的距离就等于(40+60)×15=1500(米)。

又因为乙和丙是同时从点B出发的,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走到C点,丙才走到D点,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乙比丙多走了1500米,而乙与丙的速度差为50-40=10(米/分),这样就可求出乙从B到C的时间为1500÷10=150(分钟),也就是甲、乙二人分别从A、B出发到C点相遇的时间是150分钟,因此,可求出A、B的距离。

解:①甲和丙15分钟的相遇路程:

(40+60)×15=1500(米)。

②乙和丙的速度差:

50-40=10(米/分钟)。

③甲和乙的相遇时间:

1500÷10=150(分钟)。

④A、B两地间的距离:

(50+60)×150=16500(米)=16.5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距离是16.5千米.

例3 甲、乙、丙是一条路上的三个车站,乙站到甲、丙两站的距离相等,小强和小明同时分别从甲、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小强经过乙站100米时与小明相遇,然后两人又继续前进,小强走到丙站立即返回,经过乙站300米时又追上小明,问: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米?

先画图如下:

分析 结合上图,我们可以把上述运动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

①第一阶段——从出发到二人相遇:

小强走的路程=一个甲、乙距离+100米,

小明走的路程=一个甲、乙距离-100米。

②第二阶段——从他们相遇到小强追上小明,小强走的路程=2个甲、乙距离-100米+300米=2个甲、乙距离+200米,

小明走的路程=100+300=400(米)。

从小强在两个阶段所走的路程可以看出:小强在第二阶段所走的路是第一阶段的2倍,所以,小明第二阶段所走的路也是第一阶段的2倍,即第一阶段应走400÷2=200(米),从而可求出甲、乙之间的距离为200+100=300(米)。

解略。

例4 甲、乙、丙三人进行200米赛跑,当甲到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25米,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分析 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行了(200-20)=180(米),丙行了200-25

例5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甲26分钟赶上乙;如果两人相向而行,6分钟可相遇,又已知乙每分钟行5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先画图如下:

分析 若设甲、乙二人相遇地点为C,甲追及乙的地点为D,则由题意可知甲从A到C用6分钟.而从A到D则用26分钟,因此,甲走C到D之间的路程时,所用时间应为:(26-6)=20(分)。

同时,由上图可知,C、D间的路程等于BC加BD.即等于乙在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与在2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之和,为50×(26+6)=1600(米).所以,甲的速度为1600÷20=80(米/分),由此可求出A、B间的距离。

解:50×(26+6)÷(26-6)=50×32÷20=80(米/分)

(80+50)×6=130×6=780(米)

答:A、B间的距离为780米。

例6 一条公路上,有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6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始发站发车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分析 要求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只要求出汽车的速度和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但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两个条件,如何求出这两个量呢?

由题可知:相邻两汽车之间的距离(以下简称间隔距离)是不变的,当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时,紧接着下一辆公共汽车与步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间隔距离,每隔6分钟就有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这就是说:当一辆汽车超过步行人时,下一辆汽车要用6分钟才能追上步行人,汽车与行人的路程差就是相邻两汽车的间隔距离。

对于骑车人可作同样的分析.因此,如果我们把汽车的速度记作V汽,骑车人的速度为V自,步行人的速度为V人(单位都是米/分钟),则:

间隔距离=(V汽-V人)×6(米),

间隔距离=(V汽-V自)×10(米),

V自=3V人。

综合上面的三个式子,可得:V汽=6V人,即V人=1/6V汽,则:

间隔距离=(V汽-1/6V汽)×6=5V汽(米)

所以,汽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就等于:

间隔距离÷V汽=5V汽(米)÷V汽(米/分钟)=5(分钟)。

(解略)。

例7 甲、乙二人沿铁路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8秒钟,离甲后5分钟又遇乙,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7秒钟,问从乙与火车相遇开始再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

分析 要求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就必须求出甲、乙二人这时的距离与他们速度的关系,而与此相关联的是火车的运动,只有通过火车的运动才能求出甲、乙二人的距离.火车的运行时间是已知的,因此必须求出其速度,至少应求出它和甲、乙二人的速度的比例关系.由于本问题较难,故分步详解如下:

①求出火车速度V车与甲、乙二人速度V人的关系,设火车车长为l,则:

(i)火车开过甲身边用8秒钟,这个过程为追及问题:故l=(V车-V人)×8;(1)

(ii)火车开过乙身边用7秒钟,这个过程为相遇问题:故l=(V车+V人)×7.(2)

由(1)、(2)可得:8(V车-V人)=7(V车+V人),

所以,V车=l5V人。

②火车头遇到甲处与火车头遇到乙处之间的距离是:

(8+5×6O)×(V车+V人)=308×16V人=4928V人。

③求火车头遇到乙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

火车头遇甲后,又经过(8+5×60)秒后,火车头才遇乙,所以,火车头遇到乙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4928V人-2(8+5×60)V人=4312V人。

④求甲、乙二人过几分钟相遇?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相关SQL Server文章

推荐SQL Server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