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分析话语,对图表进行分析的语言描述

http://www.itjxue.com  2023-01-20 01:05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用图表说话麦肯锡商务沟通完全工具箱》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用图表说话》([美] 基恩·泽拉兹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q6rq

书名:用图表说话

作者:[美] 基恩·泽拉兹尼

译者:马晓路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清华大学

出版年份:2008-5

页数:226

内容简介:

《用图表说话》是唯一一本从观众需求出发,将技巧和理念系统结合起来的书。关于报表的制作,演示的方法,我们似乎一直处于摸索的状态中。面对着左右手一般熟悉的EXCEL和PPT软件,大家都知道怎么把它做得很绚丽,但如何表现才最为有效,却总是缺乏一个权威的声音。于是我们不得不忍受事倍功半的视觉垃圾,忘记了“图表应该节省一千句话,而不是需要一千句话来解释”。《用图表说话》揭示了准备成功商业演示所必备的技能和技巧,教你怎样把信息和思想变成令人信服的有影响力的图表,使听众明白无误地理解你的意图。数百条有价值的技巧和方法可使你的演示生动有趣并产生轰动效应。花最少的时间,用最简单的方法直击问题的要害吧!

作者简介:

基恩·泽拉兹尼,世界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负责形象化沟通的主管。主要负责提供有创造性的建议,并协助专业人员筹划形象化演示和书面报告,包括设计沟通策略、组织演示梗概、解释数据或概念、推荐图表图片等最佳形象化模式,设计情节串联图板,训练演示者。同时他还设计并领导了全公司的交流训练项目,他代表公司定期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哈佛等商学院就如何做好商业演示作讲座。他的著作畅销全球,已被译成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本书正是作者多年从事商业演示的经验总结。

读书笔记:用图表说话(一)

第一章:选择图表

一、不管我们在各类信息传达方式上见过多少种花样繁多的商业性图表,但是总的来说,只有5种基本形式:饼图、条形图、柱形图、折线图和散点图。

二、数据变图表的过程:

1. 决定你的信息(从数据到信息)

1)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图表完全取决于你想要明确表达的信息是什么。并不是数据来决定图表,也不是计量标准来决定图表,应该由你所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来决定图表的形式。

2)在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完成了决定想要表达的信息之后,你就可以将你的信息设定为图表的标题。

3)标题描述应说出与主题相关的要点是什么,让主要信息成为图表的标题,这样可确保读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你想着重强调的那方面的数据。

2. 确定相对关系(从信息到相对关系)

1)认出主要信息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从数据中分析出应强调的内容,这总是会将你引导至5种基本类型相对关系中的一种,这5种关系分别为:成分相对关系、项目相对关系、时间序列相对关系、频率分布相对关系以及相关性相对关系。

3. 选择图表形式(从相对关系到图表)

1)成分相对关系

成分相对关系最好使用饼图。

为了使饼图尽量发挥作用,在使用中不宜对于6种成分。如果你使用的成分超过了6种,那么就选择6种最重要的,并将未选中的列为“其他”的范畴。因为人的眼睛比较习惯于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观察,所以应该将最重要的部分放在紧靠12点钟的位置,并且使用强烈的颜色对比以显示突出,或者在黑白图表中使用最强烈的阴影效果。如果没有哪一个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加重要,那么就应该考虑让它们以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且以同一种颜色或者干脆不使用阴影来绘制图表的每一个部分。

一个饼图比一个条形图或柱形图优越的地方,在于它能够清晰地展示一个整体。但是,一旦你需要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整体的内容时,不要犹豫,马上选择条形图或者是柱形图。

2)项目相对关系

项目相对关系可以用条形图来表示。

在准备条形图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持条形图之间的距离比条的宽度小。使用最能形成对比的颜色及阴影来强调重要的项目,以此来强调信息的标题。

为了突显数值,可在顶端或底端使用一个刻度尺,或者在条形末尾标注数字,但是注意不要两者同时使用。如果你只是想简单标示项目间的关联,可用刻度尺;如果数字对你很重要,就使用数字。有时,使用刻度尺的同时标示一个需要特殊强调的数值,也是个好办法。

展现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小数点以后的数字省略。

3)时间序列相对关系

最好的阐释时间序列相对关系的方式就是使用柱形图或折线图,选择使用哪一种,这取决于用哪一个比较方便。

在柱形图与折线图的选择过程中,也可以考虑一下数据的本质。柱形图强调的是数量的级别,它更适合于表现在一小段时间里发生的事件;折线图强调的是角度的运动及图像的变换,因此展示数据的发展趋势时最好使用它。

4)频率分布相对关系

频率分布相对关系有两种主要的应用,一是在所有样本中进行归纳,二是总结大量的数据来帮助证明一些有意义的关系。

5)相关性相对关系

一个相关性相对关系显示的是两种变量符合或者是不符合你所希望出现的模板。

用图表说话

1、从数据出提炼出你要传递的信息,给出准确的标题(公司销售额翻番)

2、确定相对关系,五种相对关系:成分相对、项目相对、时间序列相对、频率分布相对、相关性相对

3、根据关系确定图表(下图仅供参考不绝对)

成分关系:尽量使用传统饼图, 最重要部分放在12点处 ,用强烈颜色突出,可清晰展示整体,但如 需要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整体内容,尽量用柱状图

项目关系:一般使用条形图,刻度和数字不同时标,距离比条形宽度要小,有时可以用柱形图代替

以下两种情况除外:减少项目对比变为时间序列的可能

名字太长

折线图:趋势线基线坐标(粗的程度)

频率分布相对关系:在所有样本中归纳,预测风险可能性;总结大量数据帮助证明有意义的关系

注意:数量范围一般在5到20组;分组大小相同

信息标题:明确要展示的信息和强调的重点

成分相对关系:饼图

注意力集中方式:

1、用其他颜色底纹

2、将此部分与其他部分分开(也可以做出缺口,加箭头)

镜像排列:

12点钟开始;每一部分以相同方式排列

展示超过一个整体成分的相对关系,用百分比条形/柱状图

饼图+柱形图:一个整体与另一个整体部分比较,将饼图放在柱形图前面

相对项目关系

背离式柱形图:提示相反结果或情况(如盈利与亏损)

?多种成分时可采用细分条形图,主要成分放在靠近基线的地方。

条形图中箭头:产生一种方向或运动的感觉,强调信息主题 。

时间序列相对关系

(条形图) 强调一个数据的特殊影响:箭头、直线、阴影、各种颜色等。

(折线图)

如何用图表说话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 我是 最近研究信息系统“ 图文报表设计”的时候,找来这本书来看的 本书 简洁、清晰、有条不紊的说明了如何用图表来表达 演示人的观点

图表可视化,让数据说话

在我们工作中可能会有大量的数据是杂乱无章的,我们很难及时去完成领导交代的数据分析任务,即使完成效率也很低,特别浪费时间,本次学习笔记是我根据自己学习图标可视化的学习思考过程,以此记录希望能有所收获。

使用的表格工具为Excel2013年版。

根据领导所需数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最初步的数据表格。

上面的表格很难让老板能第一时间看懂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对表格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

这篇文章记录图标可视化的三种方法:

1.条件格式

2.迷你图

3.动态图表

灵活运用这三种方法,能让数据分析更加高效,领导也能眼前一亮!

在Excel软件中开始栏有条件格式功能区,选择【条件格式】-【数据条】-【选择填充方式】,可以将要直观展示的数据转换成数据条,直观明了。

案例操作步骤:将销售额一栏转换成数据条,并且独立展示。

当我们直接套用色阶条数据格式时,数值也会同步显示,这样不是很美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编辑规则,仅显示数据条。

条件格式中的数据条,非常好用又简单,但是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数据表,它只能简单的表示数据的大小,不能表现出数据的增长趋势。

如果我们需要展示出每个月的成交趋势,可以选择使用 迷你图。

在图表的下方插入一行用来放置迷你图,点击【插入】选项卡——进入【迷你图】功能区——根据需要选择迷你图的类型。

案例操作步骤:在表格下方增加两行作为放置折线迷你图和柱状迷你图的区域,点击折线迷你图,选择所需要的数据和放置迷你图的位置,点击确定就生成了网银的全年销售额。

重复操作即可得到网银、支付宝、微信等等分类的全年销售额折线图。

同理,迷你柱状图也是一样的操作,只不过选择插入柱形迷你图,就可以。

迷你柱形图中,都是细小的数据条,可能显示不是太明显,Excel中迷你柱形图可以设计,选中已添加好的柱形迷你图,就会自动出现【设计】选项卡,然后样式功能区的【标记颜色】中,可以选择将你想标记的数据换一种颜色,在案例中我将最高值标记成为了明黄色,便于一眼能看到。

迷你图可以一眼就让人看出趋势,但是要想知道折线之间的差异还是会比较困难,所以还是要借助表格来展示数据的具体差异。

动态表格能通过点击鼠标选择月份,动态显示出该月份的销售数据,并动态呈现表格,这样既方便又美观,同时更加高大上!

案例操作步骤:

1.插入月份显示框,通过进入【开发工具栏】中,进入【控件】功能区,点击【插入】,进入【表单控件】,选择【组合框控件】,在任何空白区域任意画出控件。

2.定义月份区域1-12月,命名为月份

3.将月份,通过控件来控制选择,调整控件大小。

鼠标移动到控件栏,右键选择设置控件格式,点击控制选项卡,输入数据源区域(下拉框要出现的数据),单元格链接(鼠标点击控件中下拉框的数据时,会生成一个数据)。

1.生成月份

通过第三步我们已经知道点击控件中的月份后,单元格链接后会生成相应的数字。

所以我们直接将该数字导入过来,加上“月”这个字,就能完美的达成效果。

2.动态提取总销售表中的的数据

通过INDEX函数和MATCH函数的灵活使用,可以将月份、类别与销售表相匹配,从而完美找出我们想要的数据。

MATCH函数(返回指定内容所在的位置)

MATCH(lookup-value,lookup-array,match-type)

lookup-value:表示要在区域或数组中查找的值,可以是直接输入的数组或单元格引用。

lookup-array:表示可能包含所要查找的数值的连续单元格区域,应为数组或数组引用。

match-type:表示查找方式(取值-1,1,0),用于指定精确查找(0,查找区域无序排列)或模糊查找(-1,1,查找区域升序排列)

INDEX函数(返回指定位置中的内容)

INDEX(array,row-num,column-num)

array:要返回的单元格区域或数组

row-num:返回值所在行号。

column-num:返回值所在的列号

MATCH函数提取出月份和想要类别数据的行号和列号,INDEX函数通过行号和列号返回找到的数值。

案例操作:

我们要求出对应月份的网银销售数

首先运用MATCH函数定位对应月份和网银的行号和列号

行号:输入=MATCH(K10,A1:A13,0),最后得到结果为9,因为8月在表格里的行号对应为9。

列号:表格中的列行均为网银,微信,支付号等种类,所以列号要通过对比“网银”来确定列号

输入:=MATCH(L9,A1:F1,0),最后得到结果为2。

MATCH函数返回出的列号,行号,通过INDEX函数,返回出相应的数值。

输入:=INDEX(A1:F14,MATCH(K10,A1:A13,0),MATCH(L9,A1:F1,0))

其中A1:F14是要查找的数据区域。

通过这个方法以此类推,可以查找出其他种类对应月份的数据。

可以调整第一个公式中的引用方式,将数据区域,查找值,查找区域等绝对引用,将查找网银,微信等种类相对引用,可以自动填充找出相应的值

公式:=INDEX($A$1:$F$14,MATCH($K$10,$A$1:$A$13,0),MATCH( L$9 ,$A$1:$F$1,0))

3.手动输入年度指标

假设年度指标为78000

4.计算出累计完成量,和完成率

当我们点击8月时,要计算出表格中1-8月的销售额

我们采用OFFSET函数和SUM函数联合计算出累积完成量

OFFSET函数:引用函数,表示引用某一个单元格或者区域。

OFFSET(reference,rows,cols,height,width)

reference:引用必须引用单元格或响铃单元格区域,基点,作为偏移基准的参照

rows:左上角单元格引用的向上或向下行数。使用5作为rows参数,可指定引用中的左上角单元格为引用下方的5行。rows可谓正数(这意味着在起始引用的下方)或负数(这意味着在起始引用的上方)

cols:左上角单元格引用的向左或向右行数。使用5作为cols参数,可指定引用中的左上角单元格为引用右方的5行。cols可谓正数(这意味着在起始引用的右方)或负数(这意味着在起始引用的左方)

height:需要返回引用的行高,必须为正数

width:需要返回引用的列宽,必须为正数

案例操作:

以一月的数据为基准,通过月份的选择,定位出引用的数据,再通过SUM函数直接返回出这个区域的值

公式:=SUM(OFFSET(F2,0,0,K1,1))

F2单元格为一月销售额所在的单元格,我们不需要偏移所以rows和cols均为0,height为点击控件月份后背后单元格链接的数据,表示从1月到8月的区域,weight为1,

SUM函数直接求出了F2到F9区域数值的和,这也是我们要的累积完成量

5.完成率

通过与年度指标对比,累积完成量除以年度指标,求出完成率,求出之后更改数据格式成为百分比,可以直接求出完成百分比。

1.柱形图

鼠标框出想要生成柱形图的表格,进入插入选项卡,点击柱形图

可以通过设置将柱形图中的坐标值调整一下,取最小为0,最大为25000(因为数据中没有超过25000的),这样表格会比较饱满

因为动态表格中的数据都有,所以柱形图可以将纵向坐标轴,背景横线都消除

可以调整表格的样式背景颜色,等等让表格变得更加美观并且具有专业气质。

2.生成环比图

将完成率,未完成率(1-完成率)作为指标,选中生成环状图

将环比图的背景改成和大背景一样的背景,将标题,坐标轴都删掉,并且调整环比图格式,使得更加好看

可以设置数据系列格式,调整圆环内径,颜色等数据,最终形成漂亮的环比图。

直接插入文本框在环比图正中央,将完成率公式设置其中,更改格式使其更加美观。

1.可以源表格的数据可以随时修改,最终结果会相应的变化

2.可以通过控件动态实现,一键查找相应的明细,并生成柱状图和环比图

通过这个小锻炼,可以通过excel表格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生成图表。

由此可以发现图表才是数据可视化的大佬,俗话说:字不如表,表不如图,一图胜千言,好好学习动态数据可视化,也能在老板面前更好的表现自己!

本文内容来自于自己学习小记,望以后更加努力,加油!

读书笔记_《用图表说话》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麦肯锡商务沟通完全工具箱(珍藏版)

译者:马晓路 / 马洪德

出版年:2013-10-1

0 绪论

1 选择图表

2 使用图表

3 用概念及比喻说话

4 玩转图表

很多情况并不需要做图表:

(1)表达的信息太过于简单,完全可以只用文字来表达;

(2)听众已经很习惯于某个固定的数据模式,无需故意转为图表来展示;

(3)用的图表越多,能被人记住的就越少。

同样的数据:1月每个地区的销售百分比,可以画出不同的图表。

画出什么样的图表,完全取决于你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图表的标题就好像是报纸的大字标题,它应该很简洁,而且必须切中关键。

展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重

关键词:份额、百分比、预计将达到百分之多少

展示:各个项目的排列次序

关键词:大于、小于、大致相当

展示: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

关键词:变化、增长、提高、下降、减少、下跌、上下波动

展示:各有多少项归入一组数值范围之内

关键词:从A到B、集中、频率、分布

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否符合预期的模式

关键词:与...有关、随...而增长、随...而下降、随...而改变、随...而不同、不随...而增长

五种基本图表形式:饼图、条形图、柱形图、折线图、散点图

各种形式的图表所占比重:

(1)饼图:5%

(2)条形图:25%

(3)柱形图+折线图:50%

(4)散点图:10%

(5)综合使用:10%

根据相对关系的类别,选择基本图标样式:

(1)选择一:饼图

① 使用条件:只有一个整体,目的是展示每一部分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② 原因:一个饼形能够给人一种整体的形象。

③ 注意事项:

a 不宜多于6种成分,超过6种就选择6种最重要的,未选中的列为“其他”;

b 因为人的眼睛习惯于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观察,所以应该将最重要的部分放在紧靠12点钟的位置,并且使用强烈的颜色对比以显示突出;

c 如果没有哪一个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加重要,那么就应该考虑让它们以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且以同一种颜色或者干脆不使用阴影来绘制图表的每一个部分。

(2)选择二:100%的条形图 或者 100%的柱形图

① 使用条件:需要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整体的内容时。

② 原因:

a 饼图会使得读者前后反复对比,才能明白到底图中的哪一部分对应于哪一部分;

b 这样图注只要出现一次即可,而且增强了对比性;

c 使用连接线,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其在外观上更加明显。

(1)唯一选择:条形图

① 图表特点:纵向维度使用要标示的项目,而不是刻度值。

② 注意事项:

a 两种方式强调图标的标题:按照你想强调的方式,排列条形图的顺序;使用最能形成对比的颜色及阴影,强调最重要的项目;

b 保证“条形间隔距离”小于“条的宽度”;

c 为了突显数值,可在顶端(或者在底端)使用一个刻度尺,或者在条形末尾标注数字(小数点后的数字省略,因为对信息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注意不要两者同时使用。使用刻度尺的同时,标注“一个需要特殊强调的数值”,也是个好办法。

③ 条形图的分类

(2)为什么用条形图,而不用柱形图?

① 使用柱形图,更适合表现时间序列相对关系;使用条形图,可以减少把项目的对比关系误解为时间序列相对关系的可能;

② 通常,项目都有着冗长的图注,条形图留有很多空间可以写名称,而柱形图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写在两行的情况,这样增加了观察者识别的困难。

(1)选择一:柱形图

① 使用条件:图表中只有少数的几个点(比如,7到8个点);

② 原因:柱形图强调的是数量的级别,更适合表现在一小段时间里发生的事件。

③ 注意事项:

a 保证“柱形间隔距离”小于“柱的宽度”;

b 使用颜色及阴影以示强调、区分与时间有关的数据。

④ 柱形图的分类

(2)选择二:折线图

① 使用条件:图表中的点很多(比如,20多年来每个季度的变化趋势)。

② 原因:折线图强调的是角度的运动及图像的变换,它更适合于展示数据的发展趋势;折线图是五种图里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而且也最容易绘制,最简介紧凑,最能清楚地表现上升、下降、波动和保持不变等趋势。

③ 注意事项:保证趋势线一定要比基线画得更粗,并且基线一定要比坐标线更粗。

④ 折线图的分类

a 分组折线图

用来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对比关系作比较(为了便于区分,要着重突出的使用能产生强烈对比的颜色及最粗的实线,其他用来对比的则使用对比程度上稍微次一点的颜色及虚线)。

有8条折线的图表对于有4条折线的图表来说,不一定有两倍的有效性,相反却很有可能产生两倍的混乱。解决混乱的方法就是:针对每个竞争对手的折线分别配对比较,制成一个个较小的图表组合,这样虽然增加了图表的数量,但却更为简洁,对比效果更强。

b 表面图

在趋势线及基线之间添加颜色或者阴影,从而制作出表面图;将表面细分,从而制作出表面细分图。

应该保证最重要的部分放在紧靠基线的地方,因为这是唯一一个从直线开始测量的图形,其他部分则以此为基础增加或减少。

应该保证表面数不超过5面,如果超过5面,就选择4个最重要的,并将剩下的列为“其他”范畴。

类似意大利面条式的折线图,搞清各层表面的关系的方法就是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将一个细分的图表简化至单一的表面图。

(1)概念与应用

① 概念:展示的是有多少项目(频率)会落入(分布于)一个具有一定特征的数据段当中。

② 应用:

a 在所有样本中进行归纳(用来预测风险、可能性或者是机会的);

b 总结大量的数据,来帮助证明一些有意义的关系。

(2)选择一:阶梯式柱形图

① 使用条件:图表中只有少数的几个数据(比如,5到7个数据)。

(3)选择二:折线图

① 使用条件:图表中的数据很多。

(4)图表的两个维度

① 垂直维度:项目或事件的(概率、百分比)数据。

② 水平维度:项目或事件在各个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a 范围的大小:组数太少则不够明显,组数太多则会破坏其作用,总结来说,组数应不少于5组且不多于20组;

b 分组的大小:最好使用规模大致相同的组;但当数据不是平均按段记录的时候(例如,教育水平),就会出现例外;再如有时不均等的分布反而会给人以更好的感觉(例如,个人收入的税级);

c 清晰地标注:对组的规模应该予以清晰的解释;在连续的数据中(例如,以美元计算的销售额,首选“小于10.00美元”,然后是“10.00~19.99美元”、“20.00~29.99美元”,等等);在离散的数据中(例如,汽车的生产数量,最好的分组方式是“10”、“10~19”、“20~29”,等等)。

(1)选择一:散点图

① 使用条件:两种变量符合或者是不符合你所希望出现的模板。

② 图表分析:如果存在相关性关系,图上的点应该分布在从图表的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对角线附近,在这里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这条斜线;不要把箭形图与数学上的“最佳拟合线”相互混淆,散点图曲线强调的是图形的价值。

③ 分类:

④ 缺点:稍显混乱,且难以识别图表中的圆点。

a 解决方案一:使用图注,将每个人的全名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而把名字写在图表以外的地方;

b 解决方案二(更好而选择):成对条形图。

(2)选择二:成对条形图

① 使用条件:散点图稍显混乱且难以识别图表中的圆点时。

② 注意事项:

a 保证每两对条形图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b 通常将独立的变量以“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左边”;

c 成对条形图只有在数据组较少时才会起作用,如果数据超过了15组,那么不应该再标记出每个点,而应该使用一个更加紧密的散点图。

③ 图表分析:当真实情况好我们预计的模式一致时,右边的条形图就会形成左边自变量的一个镜像;如果这个关系并不符合我我们预期的模式,那么两对条形图就会互相偏离。

(1)图表是一种重要形式的语言。经过良好的构思设计后,与单纯的数据列表相比,它们能够更快更清晰地帮助我们进行交流。

(2)决定使用图表形式的既不是数据也不是方法,而是你的信息,你想展示什么,你想强调的重点。

(3)图表越少越好。只有当图标能够真正帮助你表达,使阅读者能通过它得到想要的信息时再使用它。

(4)图表是视觉性的辅助材料,它们并不成为你的文字以及语言的替代品。让它们帮助你表达出相应的信息,它们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一个空间有限的地方制作一个图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信息标题只写在你的手稿上,而不把它展示在屏幕上;但是不管怎样,省掉标题并不代表省掉了确认标题这一过程。

你所决定的信息,包含着双重相对关系。此时,必须决定哪一个是首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在实际使用中刻度值要被使用 ,但是忽略掉它们不会使图中各项的关系变得模糊。

因为图表是一种表现关系的图形,只有图形才有价值。其他的所有因素(例如,标题、图注、比例尺),仅仅是起到解释作用,图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你看过后大脑里留下的印象。

抽象的几何图形(例如,箭头、圆圈、三角...)

日常能够看到的事物(例如,难题、迷宫、梯子...)

陈述过多的信息对听众的吸引力很小,所以要针对信息用心思考,究竟是将信息编辑调整呢,还是将信息删除。

制作多个图表来展示一个图表不能表达的复杂信息。因为,在一张幻灯片中,陈述5个观点与在5张幻灯片中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