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蒙古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教学)
蒙古舞的基本手位
蒙古舞的基本手位如下:
蒙古舞是一种极富张力、表现力强的舞蹈,主要以手臂和肩部的动作为主。因此,每个学蒙古舞的人都必须能够了解和掌握蒙古舞的基本手位动作,但有些人可能并不那么清楚。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蒙古舞的七个基本手位。
1、一位手。
双臂弯曲位于胯前,双手指尖相对,手心向下,手腕微压,双臂从肩膀到手指间处形成一个圆形,双臂胳膊肘尽量向前。
2、二位手。
手臂伸直位于胃下腹上的地方,手掌向下。
3、三位手。
(1)前三位。
两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斜前方,手掌向下。
(2)旁三位。
双臂伸直位于身体斜前方方向,手心向下。
(3)后三位。
两手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斜后方,手掌向下。
4、四位手。
双臂与肩同高,双手向上翘起,手掌用力向外推出,双臂略弯。
5、五位手。
双臂略弯位于双肩斜上方45°角,手指间相对,手掌向外推出。
6、六位手。
(1)第一种。
双臂交叉于胸前约15厘米左右,双手向外推出,指尖向上翘起。
(2)第二种。
手臂弯曲,指尖相对于胸部约15厘米,手掌向下,手腕微微压,肘部高于手掌。
(3)第三种。
双臂弯曲位于肩上,双手指尖点肩,胳膊肘与肩同高。
7、七位手。
双手握拳,大拇指向外翘出,叉于腰上,双手手腕压腕,胳膊肘尽量向前。
蒙族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
蒙古舞的基本手位有如下几种:
1、平手: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向正旁张开。
2、勒马手:握住空拳,将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一关节上。
3、叉腰手:四指握拳,拇指伸直向手正侧伸直打开。
4、平的鹰式位:平手,双臂向旁抬起和肩平,向前呈弧形。
5、高的鹰式位:在平的鹰式位上提起45°。
6、叉腰位:四指握拳,拇指打开,叉于腰间。
7、勒马位:勒马手呈下弧形状,向外伸出。单手为单勒马位,双手在外称双勒马位。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
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蒙古族图腾多是凶猛的飞禽走兽,崇拜白颜色。
古代萨满教中的女巫师跳舞时,身穿白色长袍,手持白绸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间还流行着“安代”(亦称查干额利叶)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
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面:“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在元朝的诗歌中也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是对这种舞蹈的描述。
蒙古舞入门基本动作是什么?
蒙古舞入门基本动作是:
1、动作韵律:
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
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
2、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3、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叉腰为一字叉腰。
蒙古民间舞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蒙古舞基本动作最具代表性的是肩部动作,如,抖肩,耸肩,绕肩。
基本动作分上肢和下肢,上肢有压腕提腕,硬腕,软手,甩手,弹拨手,抖手,拉背,肩等;下肢有拖步,蹭步,踮步,吸腿步,马步,等还有手位脚位,体态。
蒙古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
蒙古舞蹈基本动作16个是?
如下:
1、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2、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
3、硬腕
双手同时提压腕、双手交替提压腕。
4、揉臂
以肩背肌肉推动锁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后圆形揉动,同时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传导。肩背揉起,肘、腕、手指连续相跟揉起。
5、揉肩
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后扭动,同时肩略耸。
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一般是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二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