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所得个税计算器2021,综合所得个税计算器2020计算器

http://www.itjxue.com  2023-01-21 02:55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2021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2021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在最近一个完整纳税年度,扣缴义务人每月代扣代缴同一单位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年薪、薪金不得超过6万元。累计扣除额将从1月开始按每年6万元的比例直接扣除。即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时,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其后的月份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居民个人按照累计扣缴法代扣代缴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遵守上述规定;

3、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填写全体职工的代扣代缴报表和全额预缴情况,并在相应纳税人备注栏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报表”中注明“上年一个月,年收入不得超过“6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第十四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2021个人所得税计算税率表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81920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拓展资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2021

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应纳税所得额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纳税所得额×税率,而应纳税所得额度收入-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202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我国个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5000元以内是免征额,如果你的月工资还不到5000元,那你就不用交税了,而其中的专项扣除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四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四款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扩展资料: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

2021年新个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相关Fireworks教程文章

推荐Fireworks教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