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三次握手(h3c下一页)

http://www.itjxue.com  2023-01-30 03:17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计算机网络——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需要完成一次通信都需要完成 三个阶段 : 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参考: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首先先明确几个概念:

序列号seq(4B) :用来标记数据段的顺序,TCP把连接中发送的所有数据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第一个字节的编号由本地随机产生,给字节编上序号后,就给每一个报文段指派一个序号, 序列号seq就是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字节的数据编号 。

确认号ack(4B) : 期待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序列号表示报文段携带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而确认号指的是期望接受到下一个字节的编号,因此挡墙报文段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1即是确认号。

确认ACK(1bit) :仅当ACK=1,确认号字段才有效。ACK=0,确认号无效。

同步SYN : 连接建立时 用于同步序号。SYN=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收报文,SYN这个标志位只有在TCP建立连接才会被置为1,握手完成后SYN标志位被置为0.当SYN=1,ACK=0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若同意连接,则在响应报文段中使用SYN=1,ACK=1

终止FIN :用来释放一个连接。

B的TCP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B,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然后服务器进程就处于LISTEN(收听)状态,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若有,则作出响应。

1)第一次握手:A首先向B发一个SYN (Synchronize) 标记的包,告诉B请求建立连接,一个 SYN包就是仅SYN标记设为1的TCP包(参见TCP包头Resources), 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 ,但要 消耗掉一个序号, 此时TCP客户进程进入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

2)第二次握手:B收到后会发一个对SYN包的确认包(SYN/ACK)回去,表示对第一个SYN包的确认,并继续握手操作.注意: SYN/ACK包是仅SYN 和 ACK 标记为1的包。在确认报文段中,测试TCP服务器进程进入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

3)第三次握手:TCP客户进程收到B的确认后,要向B给出确认报文段,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TCP连接已经建立,A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

当B收到A的确认后,也进入建立连接状态。

序列号和确认号的关系:

第一次握手序列号seq=x;

第二次握手序列号seq=y,确认号ack=x+1;

第三次握手序列号seq=x+1,确认号ack=y+1;

序列号seq是上一次的确认号,而确认号是上一次的序列号+1;这是因为SYN=1的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所以下一个报文段要+1;

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到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这种情况是:一端(client)A发出去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并没有丢失,而是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在某个网络节点上发生滞留,导致延迟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另一端(server)B。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是B收到此失效的报文之后,会误认为是A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B端就向A又发出确认报文,表示同意建立连接。如果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B端发出确认报文就会认为新的连接已经建立了,但是A端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去向B端发送数据,B端没有收到数据就会一直等待,这样B端就会白白浪费掉很多资源。如果采用“三次握手”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B端收到一个过时失效的报文段之后,向A端发出确认,此时A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所以就不会向B端发送确认,这个时候B端也能够知道连接没有建立。(知乎上对上面的解释的评论:这个解答不是问题的本质,这个课本很多知识比较片面。问题的核心在于保证信道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避免资源浪费仅仅是一个小的弱原因,不重要。)?

从客户端到服务端释放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四次报文传输。

TCP四次挥手过程

1)A的应用进程先向其TCP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FIN=1,序号seq=u),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接,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等待B的确认。

2)B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即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确认号ack=u+1,序号seq=v),B进入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此时的TCP处于半关闭状态,A到B的连接释放。

3)A收到B的确认后,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B发出的连接释放报文段。

4)B没有要向A发出的数据,B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FIN=1,ACK=1,序号seq=w,确认号ack=u+1),B进入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A的确认。

5)A收到B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对此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seq=u+1,ack=w+1),A进入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此时TCP未释放掉,需要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2MSL后,A才进入CLOSED状态。

大概就是A和B:

A:“我不和你说话了”

B:“知道了”

此时A单方面不和B说话,当B也没有话对A说的时候

B:“我也不和你说话了”

A:“好的”

两个人互相不说话了

TCP四次挥手总结

客户端发送FIN后,进入终止等待状态,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就立即给客户端发送确认,服务器就进入CLOSE_WAIT状态,此时TCP服务器进程就通知高层应用进程,因而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连接就释放了。此时是“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不可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发送给客户端。

此时,如果服务器没有数据报发送给客户端,其应用程序就通知TCP释放连接,然后发送给客户端连接释放数据报,并等待确认。客户端发送确认后,进入TIME_WAIT状态,但是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然后经过等待计时器设置的2MSL后,才进入到CLOSE状态。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简单理解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ing)

1.背景:TCP位于传输层,作用是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为了准确无误地将数据送达目的地,TCP协议采纳三次握手策略。

2.原理:

1)发送端首先发送一个带有SYN(synchronize)标志地数据包给接收方。

2)接收方接收后,回传一个带有SYN/ACK标志的数据包传递确认信息,表示我收到了。

3)最后,发送方再回传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代表我知道了,表示’握手‘结束。

通俗的说法

1)Client:嘿,李四,是我,听到了吗?

2)Server:我听到了,你能听到我的吗?

3)Client:好的,我们互相都能听到对方的话,我们的通信可以开始了。

四次挥手(Four-Way-Wavehand)

1.意义: 当被动方收到主动方的FIN报文通知时,它仅仅表示主动方没有数据再发送给被动方了。但未必被动方所有的数据都完整的发送给了主动方,所以被动方不会马上关闭SOCKET,它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给主动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主动方,告诉主动方同意关闭连接,所以这里的ACK报文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2.原理:

?1)第一次挥手:Client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Client到Server的数据传送,Client进入FIN_WAIT_1状态。

?2)第二次挥手:Server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Client,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Server进入CLOSE_WAIT状态。

?3)第三次挥手:Server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Server到Client的数据传送,Server进入LAST_ACK状态。

?4)第四次挥手:Client收到FIN后,Client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给Server,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Server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通俗的说法

1)Client:我所有东西都说完了

2)Server:我已经全部听到了,但是等等我,我还没说完

3)Server:好了,我已经说完了

4)Client:好的,那我们的通信结束l

TCP三次握手原理

本文主要内容

1、TCP数据包格式

TCP数据包格式如下:

注意到中间还有几个标志位:

数据包格式当中,最重要的是理解序号和确认序号。TCP为什么是稳定可靠的,与序号与确认序号这套机制紧密相关,这也是TCP的精髓。

2、TCP的三次握手

众所周知,TCP协议是可靠的,而UDP协议是不可靠的。在一些场景中必须用TCP,比如说用户登录,必须给出明确答复是否登录成功等。而有些场景中,用户是否接收到数据则不那么关键,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玩家射出一颗子弹,另外的玩家是否看到,完全取决于当前网络环境,如果网络卡顿,就会有玩家已经被射杀,但界面仍然刷新不出来的情况。这种情形适合UDP。

为了保证TCP协议可靠,在建立连接之时就要得到保证。

最初两端的TCP进程都处于CLOSED关闭状态,A主动打开连接,而B被动打开连接。(A、B关闭状态CLOSED——B收听状态LISTEN——A同步已发送状态SYN-SENT——B同步收到状态SYN-RCVD——A、B连接已建立状态ESTABLISHED)

B服务器进程就处于LISTEN(收听)状态,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若有,则作出响应。

3、TCP的传输和确认

TCP 传输的可靠性,可以用一句话归结:每收到对方数据,就发送 ACK 进行确定,发送方发送后没有收到 ACK 就隔一段时间重发。

就是 A 向 B 发送消息(下面将 TCP 的报文直接看做是消息,消息一词跟 TCP 报文混用),B 收到消息后需要向 A 发送 ACK。这个 ACK 相当于返回结果,没有返回结果,A 就重新发送消息。

归纳起来,A 有 3 种消息需要确认。

另外 A 也可以发送 RST 消息,代表出错了。出错消息不需要确认。RST 也可以当成返回接口,替代正常的 ACK。返回 ACK,表示消息发送并处理成功,返回 RST 表示消息处理失败。因为通过网络传输,还有第三种结果,就是不确定成功失败。这样归纳起来。就有三种返回结果。

这两种具体情况,A 根本识别不了,都只能重发。

4、TCP的序号和确认序号

A 向 B 发送消息,假如同时发送 a、b、c、d 消息,因为通过网络,这些消息的顺序并非固定的。而 B 返回 ACK 结果,这样就有一个问题,这个结果到底对应了哪个消息?另外当 A 超时重发后,原来的消息延时一段时候,又重新到达了 B,这样 B 就收到两条相同的消息,那么 B 怎么确定这两条消息是相同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对应问题,每一条消息都需要有一个编号,返回结果也应该有一个编号。TCP 的序号可以看成是发送消息的编号,确认序号可以看成是返回结果的编号。有了编号,重复的消息才可以忽略,返回结果(ACK)才可以跟消息对应起来。

当建立连接的时候,TCP 选定一个初始序号,之后每发送一个数据包(消息),就将序号递增,保证每发送不同的数据包,数据包的序号都是不同的。TCP 是这样处理的:

SYN、FIN 也需要递增序号。不然 A 向 B 重发多个 SYN 或者 FIN, B 根本判断不了 SYN 是否相同,这样就不可以忽略重复的数据包了。

当 TCP 发送 ACK 时,相当于返回结果,需要带有确认序号,以便跟发送的消息对应起来。

当发送包编号为 a,递增长度为 len。其中 SYN 和 FIN 可以看成是递增长度为 1。这条消息可以这样表示为:

现在来回顾三次握手过程。 A 发送序列号x给 B , B 回复 A 确认号 x+ 1,同时发送序列号 y, A 接收到 B 的回复后,再回复确认号 y+1,同时发送序列号 x+1。给对方的回复一定是接收到的序号加1(或者是数据长度),这样对方才能知道我已经收到了,这样才能保证TCP是可靠的。

简述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序列号和确认号的作用

(1)第一次握手:Client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J,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Server确认。

(2)第二次握手: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Client请求建立连接,Server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K,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Client以确认连接请求,Server进入SYN_RCVD状态。

(3)第三次握手:Client收到确认后,检查ack是否为J+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ACK置为1,ack=K+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Server检查ack是否为K+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Client和Server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与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TCP会话的每一端都包含一个32位(bit)的序列号,该序列号被用来跟踪该端发送的数据量。每一个包中都包含序列号,在接收端则通过确认号用来通知发送端数据成功接收

简述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1、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所谓的三次握手(three times handshake;three-way handshaking)即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怎样跟踪进行协商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定的数据确认数及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并建立虚连接。

为了提供可靠的传送,TCP在发送新的数据之前,以特定的顺序将数据包的序号,并需要这些包传送给目标机之后的确认消息。TCP总是用来发送大批量的数据。当应用程序在收到数据后要做出确认时也要用到TCP。

TCP三次握手(gold_axe)

应用程序(浏览器)调用 Socket 库的 connect :

connect( 描述符 , 服务器 IP 地址和端口号 , … )

浏览器提供了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这能唯一标识一个进程,这模式叫Socket),这些信息会传递给 协议栈 (操作系统的网络控制软件叫作协议栈)中的 TCP 模块。

然后就开始 三次握手 :TCP为了提供可靠的传送,客户端和服务端先发送无内容只有头部的包,来确认能力没问题, 这样就证明连接是通的, 可以正式发数据了. 并且核对了Seq值

主要是为了防止 服务器开销的浪费

2次握手以后, 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 的通信。

这个全双工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如果没有第三次,就是请求方的返回, 不确认 请求方真的可以收到数据 (可能延时导致客户端放弃收这次响应了),

不知道对客户端来说连接已经创建失败了,服务端就一直傻等客户端的永远不会发生(客户端认为已经失败,重新开始握手)的正式发生请求,太浪费了, 会被攻击

包含很多字段,重点是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端口号,和控制位

客户端(发送方)的套接字准确找到了服务器(接收方)的套接字,也就是搞清楚了我应该连接哪个套接字。

将 头部中的控制位的 SYN 比特(TCP头控制位的其中一位)设置为 1 ,表示连接开始.

TCP 头部创建好之后,接下来 TCP 模块会将信息传递给 IP 模块并委托它进行发送。IP 模块执行网络包发送操作后,网络包就会通过网络到达服务器,然后服务器上的 IP 模块会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递给 TCP 模块,

服务器的 TCP 模块根据 TCP 头部中的信息找到端口号对应的套接字,也就是说,从处于等待连接状态的套接字中找到与 TCP 头部中记录的端口号相同的套接字就可以了。当找到对应的套接字之后,套接字中会写入相应的信息,并将状态改为正在连接.

上述操作完成后,服务器的 TCP 模块会返回响应,这个过程和客户端一样,在 TCP 头部中设置发送方和接收方端口号以及

SYN 比特,设置为1,表示Seq已设置,

ACK 比特((TCP头控制位的其中另一一位)设为1 ,表示ACK确认号(告知对方收到数据的第几个字节的,这次是发生方的Seq+1)有效,已经收到对方之前发的数据了,

将 TCP头部传递给 IP 模块,并委托 IP 模块向客户端返回响应。

然后,网络包就会返回到客户端,通过 IP 模块到达 TCP 模块,

通过 TCP 头部的信息确认连接服务器的操作是否成功。如果 SYN 为 1 则表示连接成功,这时会向套接字中写入服务器的 IP 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同时还会将状态改为连接完毕。

最后一个步骤,客户端也需要 将 ACK 比特设置为 1 ,表示ACK号生效(值为服务端发来的Seq+q),并发回服务器,告诉服务器刚才的响应包已经收到。

当这个服务器收到这个返回包之后,连接操作才算全部完成。现在,套接字就已经进入随时可以收发数据的状态了,大家可以认为这时有一根管子把两个套接字连接了起来。当然,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么一根管子,不过这样想比较容易理解,网络业界也习惯这样来描述。这根管子,我们称之为 连接 。只要数据传输过程在持续,也就是在调用 close 断

开之前,连接一直存在。

建立连接之后,协议栈的连接操作就结束了,也就是说 connect 已经

执行完毕,控制流程被交回到应用程序。

SYN flood洪水攻击 防范 待看

保活机制: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Flash实例教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