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斧子幻灯片,树和斧子作文

http://www.itjxue.com  2023-01-20 00:55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关于眼睛与嘴巴或树和斧头的小寓言

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树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一根小树枝。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完好的装在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无能为力,他对身旁的柏树说:“我们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如果我们不给他那根小树枝,他就无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

嘴 和 眼 睛

从前,有一双眼睛和一张嘴,一直都相互依存着为主人服务着,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自己的用处而发生了争论。

先是嘴发言:“你说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像我,主人一离开我就无法与人交谈,你只不过是来配合我而已。”

眼睛听后整个眼珠子都涨红了,气愤地说:“你才顶个屁用!只会说说,根本不懂用心去交谈,眼神才是最好的交流工具!”

于是,他们大声地争吵起来,越争越激烈。不得已,它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只用它俩之间的一个,然后再交换,看谁的用途更大一些。

先是由眼睛先上,不和嘴一起,单独和他人交谈。一开始,眼睛就努力地对对方使眼色,可是,对方不仅没有明白眼睛想要表达什么,反而问:“你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需要去医院吗?”

看到这里,嘴不禁大笑起来,说:“看看你有什么用啊,还是让我来吧!”

然后,嘴上场了。这时候,交谈没问题了,嘴滔滔不绝地说着。可是主人还没出门,头就撞到电视柜上了,柜子上的花瓶落了下来,正中主人后脑勺。

主人就这样死了,嘴和眼睛呢?他俩都被埋到了土下。那时候,它们才哭着说:“我为什么不跟眼睛(嘴)合作呢?不然就不会这样惨了!”

树和斧头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下面是我整理的树和斧头寓言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树和斧头寓言故事 篇1

一个樵夫走进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头做斧柄。树的首领马上就答应了樵夫那温和谦逊的请求,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根小树枝。樵夫用小树枝做成了自己想要的斧柄。刚一完成这个任务,他接着就在森林里用斧头砍起其中最贵重的一棵大树。当树看到樵夫用的正是自己给他的礼物时,说:“哎呀,哎呀!我们是自己葬送了自己。给他的那一根小树枝,竟然葬送了我们大家的命。要是我们没给它,也许我们还能在这里多站几年。”

【树和斧头的故事寓意】

树和斧头这个伊索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帮助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对象,那怕是一个小小的.帮助。

树和斧头寓言故事 篇2

有个人买来一把斧头,缺少木柄。于是他来到森林里想找一根木头做斧头柄。树毫不犹豫给他一根木头。

这人很快把这根木头加工成了斧子柄,装在斧子上。这样一把又结实又锋利的斧子就诞生了。

第二天这人就拿着斧子砍起树来。这砍了一棵又一棵,很快就砍到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

就在这森林的树木遭到摧残时候。一棵老橡树看着自己同伴被砍会,却无能为力,悲伤的便对身边的一颗老伯树:“我们是自己葬送了自己啊!”

老伯树不解的问:“橡树大哥,怎么会是自己葬送了自己呢?”

橡树说:“想想看,当初如果我们不给他那根木头,他就无法装上斧柄,也就无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能更长久的站立在这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助人为乐也不能盲目。帮助了不该帮助的人,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

寓言 大树和斧子的对话 300字 初中水平的,呵呵老师就这样要求的

从前,有一个小村子,原来青山环抱,绿水飘飘,鸟儿在欢乐地歌唱。而现在,由于村民们的无知与急需,拿着一把把亮闪闪的斧子,把山上数不胜数的大树砍下到城里去卖钱。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那座山已经变得光秃秃的,而四周也变了样,少了几分绿色的点缀。村民们致富了,一栋栋小宅代替了原先的平瓦房。可是不久,远处那条本来温顺的大河变得狂野起来,一天天往上涨,后来远远超过了警戒线,终于伴着一场大雨,河咆哮起来,翻滚着,跳上了岸,不一会儿,就冲垮了几顶牛棚猪圈。人们很惶恐,惊叫着跑了,什么宅子、花瓶、畜牲一一被凶猛的洪水冲走。雨过了,放肆的洪水玩累了,也慢慢平静下来了,只是还是可以淹没房子,只留下房子的棱角在水面上。一些幸免于难的人站在比较高的山上和石头上,爬到那些遗留的、砍不动的大树上休息。这是谁造成的?毫无疑问!就是人类!我们应该保护这些造福于人类的树木,你看!那些你们砍不动的,和遗留下来的树,救了人类,我们人类也应该好好报答它,行动起来吧,让洪水从此封没在地,让沙尘暴远远躲离,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吧!

我想说一句,最开始的时候,我进入页面,只发现了“无涯·魅”的回答,没有看到其他人的回答啊……回答完毕,再查看我的回答时,才发现了他人的回答。反正我的作品绝对是我自己原创的,保证原汁原味!由于三个题材,能想到的,总是那么一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

由于作者水平的有限,希望提问者能够指出其中的不恰当!谢谢!

.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

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

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并写出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具:

字典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给大家听吗?

说说怎样学习文言文?

2、新课

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自学课文,解决不了的词句标出,在小组中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一起说说课文的意思,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屏幕出示: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学生说说句意,重点说明带点字的意思。

亡:丢失。

鈇:斧子

意:怀疑

其:代词,他的。

邻:邻居。

子:儿子。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走的。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视:看。

其:代词,指邻居的儿子。

行步:走路。

窃:偷。

颜色:指面部表情。

言语:说话。

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的姿势,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说话的腔调,像偷斧子的。举止言谈(一言一行)没有一样儿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来再看邻居的儿子,举止言谈没有一点儿像偷斧子的了。

4、朗读

自己说说课文的意思。

朗读课文,试背诵。

通读全文,背诵课文。

5、作业

思考:丢斧子的人为什么前后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篇3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词语的意思。积累句子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个盗铃人的想法错在哪里”等问题来体会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还记得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吗?

2、板书课题,齐读24 寓言二则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过一个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自学生字,练习读《自相矛盾》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文通句顺

2、自学

3、小组交流检查

4、检查

(1)读词语:矛盾锐利戳穿夸口坚固自相矛盾哑口无言

(2)理解词义

(3)交流读文

三、理解寓意,熟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关句子读读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4、再读课文

四、用上述方法来学《掩耳盗铃》

1、读词语:铃铛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盗铃”呢?)

2、读文,找出那个偷铃时是怎么想的?结果呢?

3、你觉得这个想法错在哪儿?

4、揭示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5、读这则寓言

五、扩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

自编寓言 关于:1、画笔和颜料 2、猫和老鼠 3、树和斧头 4、蜜蜂和花 5、眼睛和嘴

《蜜蜂和花朵》

一个勤劳可爱,一个娇艳可人。它们是要好的小蜜蜂和花朵,它们每天嬉戏的很快乐。

时间久了,花朵开始厌倦蜜蜂觉得它渺小而卑微,于是花朵蜜蜂的苦苦哀求还是赶走了它!可是花朵还没有过几天开心的日子就被抛弃了,因为没有蜜蜂为它每日采蜜便日渐枯萎而成不了人们喜爱的花朵。

所以不要轻易看不起平凡的人,他可能会帮你成就美丽的人生,只有互助才能共进 ~

《树和斧子》

有一个人来到森林里,他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头做斧子柄。善良的树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了他一根小树枝。这个人用树给他的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装好斧子就砍起树来。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precious)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被砍毁的同伴却又无能为力。他对身旁的柏树说:“我们是自己葬送了自己。如果不给他那根小树枝,他就没有办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就能永远地站立在这里。”

学习:对敌人的施舍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Frontpage教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