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比例与分割构成图片(构图的基本形式16种)

http://www.itjxue.com  2023-02-06 01:30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除了黄金分割比之外还有哪些美好的比例?

黄金分割比应用于摄影、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学等多个方面。

黄金分割比是在人类视觉感官的长期研究中发现的一种能够使人眼看到的画面最舒适的一种比例。

除了黄金分割比1:0.618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构图方式能够让人眼感觉到视觉上的舒适,如平面设计和摄影中的2:1和1:1构图,摄影中3:2、4:3、16:9的画幅,以及显示屏4:3、16:9的比例。

首先我们来看看1:1的平分比例,它在摄影和设计中都应用的很广泛,即把一个画面等分成面积相同的两份,我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我们一些平面设计的课程作业中,经常能应用到这种比例。中国的对称式建筑、摄影中地面景物和天空的比例,平面设计中两块不同区域面积的比例,都可以用1:1来完美分割,如Windows经典桌面就是一副很好的1:1构图。

2:1的比例,即主次关系明确后,画面中两部分区域的比例。摄影中有一种“三等分”构图,即应用的这种比例。如一副画面中,天空占2/3,地面占1/3,就能突出了天空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地面的陪衬也会使画面看上去很舒适,这个比例在其他的景物和构图中也可以自如运用。

再说一下16:9,它是所有比例中最接近黄金比例的一个比例,因此它能产生一个非常好的视觉效果。这与人的眼睛结构和视角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表明,人的两眼的视角宽度加起来和高度的比值略大于黄金分割的比例,接近于16:9,这也正是很多电脑屏幕、平板电视、照片画幅等都是16:9的原因。

平面设计肌理构成图片有哪些

1、平面设计肌理构成图片

2、平面设计肌理构成图片

肌理构成分类

1、自然肌理

自于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可见面,人的肌肤、树的表皮、叶的脉络、水的波纹、山的受、土的堆积、火的燃烧、根的缠绕、石纹、动物皮纹、烟云变换、雨雪飘零、偶然产生的瓷器结晶釉、冰花纹。可以通过拓印、摄影等方法来采集。自然肌理通过形的改造和变化,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2、人工肌理

一类是有意为之的,如刻意设计刻凿的石材表面花纹、生活电器的表面、刻花玻璃的表面等。

另一类是有意为之又偶然得之的,如水彩的渗水撒盐等效果,版画中的肌理、油画的肌理作底效果以及墨迹、扎染等。

扩展资料

肌理可以采用两类构造方法:即规则构造法和偶然构造法。

1、规则构造法:就是运用秩序构成方式,进行平面肌理的构造偶然构造法就是设计者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吹、撒、弹、压、印、染、刮、粘等不同方法来获取意想不到的、无法重复的肌理效果。

2、偶然构造法:有手绘法,拓印法,晕染法等。

平面设计表现技法有哪些

平面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

每当翻开一本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的杂志,你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即使你对其中的文字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有些精致的广告也能吸引住你。这就是平面设计的魅力,它能把一种概念,一种思想通过精美的构图、版式和色彩,传达给看到它的人。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平面设计的规律,灵活运用,我们也能做出美妙的设计。本系列文章将向您介绍十余种平面设计的常用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

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三)、平面设计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3.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4.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平面设计的构成方式。

二、元素的运用

(一)点、线、面的构成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

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3.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5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7.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8.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9.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二)渐变

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三)重复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四)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近似的分类: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五)骨格

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骨格分为:

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

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

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六)发射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发射的分类:

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

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形。

(七)特异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特异的分类:

1.形状的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2.大小的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对比,但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对比太悬殊或太相似。

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单调。

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5.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

(八)对比

对比有时候是形态上的对比,有时是色彩和质感的对比。对比可产生明朗、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对比的分类:

1.形状的对比: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

2.大小的对比: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

3.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4.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5.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

6.重心的对比: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7.空间的对比: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

8.虚实的对比: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

(九)密集

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图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向磁场一样,具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密集的分类: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放于构图上的某一点,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于这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远离此点愈疏。

2.线的密集:在构图中有一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向此线密集,在线的位置上密集最大、离线愈远则基本形愈疏。

3.自由密集:在构图中,基本形的组织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基本形的疏密变化比较微妙。

4.拥挤与疏离:拥挤是过度密集,所有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是一种拥挤状态,占满了全部空间,没有疏的地方。疏离与密集相反,整个构图中基本形彼此疏远,散布在各个角落,散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效果处理中,基本形的面积要细小,数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一些变化。在密集的构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组织,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组织涣散。

(十)肌理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个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

肌理的创造方法:

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排列,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图面上,便会形成古朴的拓印肌理。

3.喷绘:用喷笔或用金属网与牙刷,把溶解的颜料刷下去后,色料如雾状的喷在纸上。

4.染: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可用液体颜料进行渲染、侵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的肌理效果。

5.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人为的折皱,揉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十一)空间

我们一般所说的空间,是指的二维空间。空间感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点: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大小相同的东西,由于远近不同产生大小的感觉,近大远小。在平面上一样,面积大的我们感觉近,面积小的觉得远。

2.利用重叠表现:在平面上一个形状叠在另一个形状之上,会有前有后、上下的感觉,产生空间感。

3.利用阴影表现:阴影的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和物体的凹凸感。

4.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细小的形象或线条的疏密变化可产生空间感,在现实中如一款有点状图案的窗帘,在其卷着处的图案会变的密集,间隔小,越密感觉越远。

5.利用平行线的方向改变来表现:改变排列平行线的方向,会产生三次元的幻象。

6.色彩变化来表现: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冷色远离,暖色靠近。

7.肌理变化的表现:粗糙的表面是人感到接近,细致的表面感到远离。

8.矛盾空间来表现: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仲才存在。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十二)图与底

图与底存在一种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红花绿叶都反映了一种对比与衬托之间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是反转的关系。

图与底在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

2.凹凸变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图感。

3.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的有图感。

4.在空间被包围的形状有图感。

5.在静与动的两这种,动态的具有图感。

6.在抽象的与具象的之间,具象的有图感。

7.在几何图案中,图底可根据对比关系而定,对比越大越容易区别图与底。

图与底的反转现象:有时候图与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区别,这就是图底的翻转现象。(十三)打散

打散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分为各个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刨事物,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分,用这些抽象的成分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

(十四)韵律

韵律的表现是表达动态的构成方法之一,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时,会形成运动感,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韵律的表现是画面充满生机,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1.一次元的韵律表现:基本形在上下左右做单一方向的反复叫一次元的韵律。这时如果基本形的间隔相同,则韵律变化就少,如基本形价格不一,会产生复杂的韵律感。

2.二次元的韵律表现:像围棋的盘在上下左右方向作反复的叫二次元韵律,基本形可以等间隔,也可有一定的变化。

3.利用渐变表现韵律:根据数理性的规则变化产生韵律,数理比率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造成渐变产生韵律感。

(十五)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十六)平衡

在造型的时候,平衡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平衡造成的视觉满足,使人的眼睛能够在观察对象时产生一种平衡、安稳的感受。

平衡主要分为:

1.对称平衡:如人、蝴蝶,一些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形状。

2.非对称平衡:虽然没有中轴线,不是对称的关系,却有很端正的平衡美感。

(十七)基本形的各种排列

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能变化出无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

基本形的排列原则:

1.基本形线装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发展成为现状图形,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水平方向或斜线方向发展。

2.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方向排列,构成面状图形。

3.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线,使两端连接。

4.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放射图形。

5.对称排列: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排列规律、整齐。

能体现”节奏与韵律“以及“比例与分割”的平面设计作品。有什么图片?

这种就行,不过图片是我在百度搜的,你在百度搜,有很多这样的图片的。我大学也交过类似作业,一般就是打印出来,拓一下。用彩铅或者马克笔上色。

平面设计构图有几种,有哪几种?

 平面设计构图

1.平面设计构图与摄影构图

平面设计构图最初是由绘画构图发展来的,遵循绘画的构图法则,关心绘画的美学价值,不重视构图的视觉传达效果,这适应当时经济不发达,信息量小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各种媒体信息充斥人们视野的今天,平面设计必须把视觉传达效果放在第一位,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研究构图与视觉\心理的关系,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 在摄影中,构图被人们理解为经营位置,是解决形象与空间的关系,他的任务和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德形式.显然这不符和现代平面设计的第一原则的,这也是我们必须从摄影构图的思维中走出来的原因和必要性.

美与信息传达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即有利于传达的形式必须是美的,然而美的形式不一定是有利于信息传达的.如调和是一种美,但调和的形与色在调和的环境里就必然丧失视觉冲击力.因此,只有构成视觉冲击力,又有为受众所接受的形式,才是平面设计的内涵.

2.平面设计构图与视觉

构图要诉诸视觉,必须遵循视觉认识的规律.视觉注意在没有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是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的.视觉注意一般有两种形式: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被动注意是人们尚无主观意识,没有内在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平面设计大多情况下属于被动注意.所以在这样的刺激中,需要注意以下即各方面

(1) 足够的面积 同一构图中,主要信息的面积要大于次要信息的面积

(2) 适度的对比 把握对比的度,,也要避免过激

(3) 简练 简练的形式易被感知,切忌画蛇添足.

(4) 新颖 适应与视觉特点,新颖的构图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切忌墨守成规.

3.构图与心理

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青少年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女性喜欢优雅的形式,而老年人喜欢稳重平和的形式,因此平面设计要对不同的特定受众和信息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易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

4.构图与创造

设计是一门创造的艺术.独特的个性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克服思维惰式,开发创造思维的能力是现代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二.平面设计构图的构成要素

平面设计是将各种信息通过适当 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进行传播,从这一意义上将讲,其构成要素是由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两类构成

1.内容要素

(1) 内容包括文字、插图、标志

文字 文字一般可分为标题、内容、落款三部分,构图时处理好主次,引导视觉有序阅读

插图 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不受文化背景限制,有利于提高兴趣和注意力.

标志 商标,如企业的形象标志\注册码\会议标志\防伪标志等

(2).内容要素的形态转化

内容要素必须转化为点线面等形态要素,才能按照平面构成的原理构成画面..在形态化的过程中,以准确传达信息为第一要素,切忌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的美感.

文字的形态化

点线面的字母的形象组合状态表现,重要的信息文字,如商品的品名牌名等,为了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形态。

标志的形态化

标志一般呈现固定的组合,表达特定的含义,但是可以根据传达的需要,改变标志的大小、组合形态等使其呈现多样化的形态。

插图的形态化

平面设计的插图包括具象图像、装饰图形、抽象图形、摄影图形、电脑图形等

2.形式要素

构成平面设计的形式要素很多,但直接作用于构图的主要有三种,画幅、边框、和地子

(1)画幅 考虑其尺度和形态

(2)地子 画面中为了衬托主要形象而采用一定面积的色域或图形形象统称地子.平面设计中的地子有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a出血地子 画幅中不留边缘的地子,饱满充实扩张,可分为整幅出血和局部出血两种.

B留边地子 在画幅边缘留有一定的宽度的地子,有集中完美的感觉

C肌理地子 以各种材料如木布石等自然形象的纹理作为衬托主体的形象

D局部地子 单独衬托画面某一形象的小面积的地子,具有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E纹样地子 以连续的几何和装饰图案作为衬托主题的地子,装饰性强.

F图形地子 以绘画图形照片等作为的额地子,兼有地子和图形作用.

边框 对画幅的边缘进行线形处理,具有跟定画幅\强化画面\增强视觉冲击力的作用.

3.构图的关系要素

平面设计中,文字插图标志地子和边框等设计要素分别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形态.将这些不同的形态组织在一起,首先要解决好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突出和强化主要的形态,构成主次形态的视觉秩序服务与视觉传达的效果.在构图的形式中,一般存在形状、位置、面积方向、层次等关系要素.

(1)形状关系

设计要素的形态差异,如大小长短宽窄方圆曲直简单与复杂等,要控制好形态差异的对比.

(2) 位置关系

位置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注意力,还会形成相离相接相叠等关系,造成密集和疏散的对比.画面中心一般是视觉的关注点。

(3)面积关系

面积大小的视觉冲击力也不同,而设计要素的形态被称为正形,衬托正形的地子是负形,正形和负形的和是整个画幅.正负形的超常变化会造成正负的转换

(4)方向关系

形态之间横竖、正斜、平行、成角等方向差异,营造注意力力.一般的,方向对比强的注意值高,方向对比弱的,秩序感强。

(5)层次关系

层次之间的相叠会造成前后变化,在二维空间营造三维的效果.第一层突出,有前进感,适合安排主要形态,第二第三层则有后退感,安排次要形态或地子

三.构图的形式规律

平衡

指画面空间中各部分的视觉重量感构成的相对静止状态.平衡有两种状态:等形等量平衡,异形异量的平衡.具体讲,有统一平衡(轴对称平衡、中心对称平衡)和变化平衡(非对称平衡或均衡),包括变化比例均衡、变化距离平衡

秩序

形态按规律组织起来,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美感的有条理的状态.,改变形态或组织规律,会形成千变万化的秩序形态。同一形态可分为同一秩序和渐变秩序

同一秩序即重复或反复,同一或不同形态有规律的排列组合

渐变秩序 同一形态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自身的形象或组织规律,渐变秩序的形成,是*优美的数比形成的,如等差等比数列等,变化秩序又称律动。

调和 分为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

对比

统一.

四.构图的基本形式

1. 横向分割型 等分或非等分,一分为二或更多

2. 竖向分割 依照视觉规律,重要的内容放于左边或中间

3. 横竖分割 适合信息量大的传递

4. 斜置型 生动活泼

5. 轴线型

6. 交*型 层次感强

7. 指示型 或者说是导向型,方向感强,有向内或向外的张力

8. 几何型

9. 散点型 灵活,避免散乱无章.

10. 自由型

平面构成中,分割构成是不是只要一个图形就算分割画面了啊?这样算是分割构成作业吗?

平面设计之分割构成

分割是把一个限定的空间,按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的形态,形成新的整体形态。

在艺术造型活动中,分割本身只是基本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获得新的空间,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文字,图形等巧妙地配置起来重构空间,形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

其特点是“割”而不断,“分”而不离。通过分割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周密地安排,这是达到形式美的一种方法。

一、等分割

1、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给人整齐、明快的视觉感受。

2、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形的统一,分割富于变化,造型自由、复杂,给人均衡感安定的印象。

二、比例分割

比例分割是指按数量之间的比例进行分割,最常见的比例有黄金分割。

三、数列分割

数列分割也可以说是渐变分割,比如等比分割、等差数列、调和数列等等。

四、自由分割

自由分割避免了数理规则的生硬、单调;分割灵活、自由,追求方向、长短、大小、形状的变化。

你所说的是自由分割,这样是可以的。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网页文字特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