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的Twitter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在Twitter风靡海外的时候,新浪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微博,虽然还在内测,却已引来了众多网民的关注,不少名人也纷纷捧场,李开复、姚晨、黄健翔等人的微博已经拥有18万多的粉丝。网友们甚至亲切地称其为“围脖”。通过和美国微博使用现状的对比,让我们来探索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1、 新浪“围脖”开了个好头
和之前的叽歪、饭否相比,新浪“围脖”在内测时就有如此影响力,原因之一是新浪博客成功地为“围脖”沉淀了大量潜在用户。笔者身边很多使用“围脖”的人都是新浪博客的老用户。而美国pew的最新调查也显示:SNS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微博。在美国,使用myspace、fackbook等社交网站的网民中,有35%的人也使用Twitter等微博。而不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中,只有6%的人使用微博。
SNS网站从2008年开始在中国迅速兴起,注册用户不断攀升,庞大的用户群极有可能成为微博的潜在用户。如果新浪“围脖”发展顺利,那开心、人人等SNS网站以及大型门户网站势必会着力发展微博。
2、移动互联网是潜在推动力
虽然微博可以用手机直接发帖而无需上网,但美国pew的调查仍然发现:用无线上网的人群更倾向于使用微博。在美国,有25%的无线网民使用微博,而仅有8%的非无线网民使用微博。(详见下图)
如果这一趋势也适用于中国,那么3G发牌后日益壮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及1.55亿的现有手机网民,无疑为微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用户群。
3、盈利模式尚待验证
Twitter的风靡引发了人们对其盈利模式的探讨,广告和运营商分成看来是最可行的两种模式,星巴克、戴尔这样的大牌企业也纷纷进驻Twitter,但目前Twitter官方仍没有确切数据来说明问题。
国内的微博也面临同样问题,类似英特尔、摩托罗拉这样的企业,甚至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都已进驻“围脖”,广告极有可能成为其重要的盈利模式。微博独具的随时随地的特性,以及和手机的完美结合,也在呼唤着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4、内容监管是一大挑战
伊朗大选将Twitter推上了风口浪尖,暴露了微博在内容监管上的缺陷。如果缺少内容监管机制,那么微博的状态会是: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任何想说的话——让所有人看见。在中国,网络环境净化已经受到政府领导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微博厂商而言,如何自己建立一套有效的内容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
注:文中引用的美国数据来源为美国pew调查数据,2009年9月。
作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王京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