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曾得1分 竟成不懂互联网的IT狂人(2)
创建阿里巴巴
1999年1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杭州。此后的两个偶然事件,让他开始酝酿心目中网络帝国的雏形——马云团队离开北京前,游长城时发现很多石砖上都刻着“xxx到此一游”,他从中隐约看到了BBS的影子;在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他又发现,所谓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其实是金发碧眼的欧美人占绝大多数,亚洲市场上并没有适合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
和其他互联网精英不一样,马云的构想和当时所有的电子商务不同——他不做15%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他清楚地意识到,大企业有专门信息渠道和巨额广告费,小企业却什么都没有,它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有了自己的想法后,马云把同事、学生、朋友等人请到家里,对大家宣布:“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他掏出身上的钱往桌上一放,“启动资
金必须是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在场的人一共凑了50万元本金,阿里巴巴诞生了。
登上《福布斯》封面
阿里巴巴成立恰逢互联网在中国遍地开花之时,而那时的马云最需要的跟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风险投资。
当时的互联网公司颇受风投的青睐,阿里巴巴吸引了30多家风投公司,但马云一直在等待最合适的。直到遇上高盛和软银。在获得高盛等投资商500万美元投资后,2000年1月,软银孙正义又向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同年,马云登上《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杂志对马云的评语是: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在欧美名声大噪,来自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陡增。阿里巴巴也在这一年被选为全球最佳B2B网站之一。
遭遇互联网寒冬
2001年,互联网世界进入可怕的“寒冬”。当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狂跌,几乎所有的网络企业都陷入困境。阿里巴巴也在2001年10月份以前的那4个月经历了最痛苦的一段日子。
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像很多网络公司一样,阿里巴巴面临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有很多其他的机会。但马云坚信,阿里巴巴必须朝着既定方向往前走,绝不能受外界干扰。阿里巴巴将目标瞄准了公司商务,潜心全面改写技术平台,并且几乎每月都有新产品出来。这时的马云,把本钱都押到公司商务上,他打算孤注一掷。坚持的结果是,在大部分网络公司销声匿迹的寒冬,他们建立了独特的技术平台。
经历这场生死之劫后,马云毫不掩饰地称,阿里巴巴能生存下来,靠的是运气、努力、务实,更是永远都不放弃的信念。
规划电子商务版图
坚持着活过来的阿里巴巴开始迅猛发展,马云也开始规划他的电子商务版图。
2002年底,互联网开始转暖,当短信业务、网游业务显现出巨大的盈利空间时,马云却仍然初衷不改,坚持他的电子商务路线;2003年,创建淘宝网,正式进军C2C;2003年10月,阿里巴巴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投入使用,为网上交易进一步提供了信用保障;2005年8月,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包括雅虎门户、雅虎一搜、雅虎IM(即时通讯)、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上所有的资产,雅虎则以近10亿美元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
至此,阿里巴巴终于让我们看到其电子商务版图的完整轮廓。以B2B(企业间交易平台)业务为核心,阿里巴巴集团还拥有淘宝网(C2C个人交易平台)、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雅虎中国(门户和搜索引擎)等平台,一个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已经成型。
面对亲手打下的王国,马云曾经这样描绘他理想中的电子商务世界:“雅虎利用自己的内容去影响用户的消费倾向和习惯,然后有了需求之后的用户就可以在淘宝上交易,而他们的货源可以从阿里巴巴上获得。搜索是这些用户通向淘宝和阿里巴巴的通路,而支付宝则是一切交易的支付平台。”正是因为涉足互联网所有的领域,阿里巴巴几乎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