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中国搜索引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中国搜索引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余建斌
“至今拥有市场认可的独立搜索引擎技术的国家只有4个:美国、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强调了中国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的世界地位。他认为,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用户和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和更长远、更深层次的网民的知情权。10年前,李彦宏回国创立的百度已经发展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但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中国,而是全球。李彦宏说:“我相信下一个10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化的真正机会。”
搜索引擎没有进入门槛
环球时报:中国很多行业都爱用“做大做强”来给自己定目标,但现实是中国还缺少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您觉得中国在互联网领域能取得突破吗?
李彦宏:作为非常朝阳的互联网企业,我们一直是通过自由市场的竞争成长起来的。我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有责任去做全球化或者说国际化的尝试。随着互联网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我相信下一个10年也正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化的真正机会。
环球时报:您曾经预言,大约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全球第一之后五年多的时候,中国会出现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现在您觉得这个预言是否在逐渐向现实发展?
李彦宏:互联网的任何技术革新,都是由需求来推动的,市场推动需求,并相应地让人去找到解决方案来进行创新。而由创新产生了新的应用,新的应用又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推广到全球,从而产生世界影响力。
2008年中国网民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现在已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我们看到这两年来中国互联网正在走向成熟,中国网民的数量从2亿到超过4亿,网民年龄结构也更趋合理,他们的需求和购买力明显增强。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开始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我相信未来几年真正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将在我们这一代企业中诞生。
环球时报:搜索引擎的作用正越来越被看重,不仅作为一项技术,更被视为一个事关本国政治经济安全的战略工具,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在这一领域的自主研发。您怎么评价搜索引擎的作用和未来发展?
李彦宏:搜索引擎的问世,拉近了各种地域、阶层和职业的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在消除信息鸿沟和加速知识进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具备更加精准、高效、低成本、高覆盖等特点,搜索引擎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营销观念和模式,成为众多企业首选的营销推广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我认为,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用户和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和更长远、更深层次的网民的知情权。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但至今拥有市场认可的独立搜索引擎技术的国家也只有4个:美国、韩国、俄罗斯和中国。
中国的搜索引擎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我的预测是,未来至少5年左右时间,中国搜索市场仍然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国互联网其实没有特别多的进入门槛,谁要想办一个搜索引擎,估计没有人拦着。所以只要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只要这里面不断有新的机会出来,不断给人们以希望,就不断会有创新出来,不断会有新的竞争加入。因此,我认为,这将是未来一个竞争激烈的产业。
未来10年内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化
环球时报:很多文章都在探讨互联网的边界问题。有人说,互联网上自由流动的信息正在冲击着民族国家的边界。这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互联网的监管。您认为互联网是不是应该有国界?
李彦宏:互联网本身并没有国界,因为WWW的定义就是World Wide Web,指的是世界范围的网络。虽然互联网没有国界,但互联网的内容需要尊重和遵守当地的法律和人们的风俗习惯。
环球时报:去年是人类实现互联网技术40年,您怎么看中国互联网近年的发展?还有哪些领域,中国还没有实现突破?
李彦宏: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到今天,中国互联网发展已有16个年头。记得1999年我回国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时,还只是有少数人刚开始在名片上印上自己的电子邮箱,当时谁能想到十几年后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人口数量第一大国。10年前,百度刚成立时,中国网民数量只有八九百万,到现在已经突破4亿,网站数量也超过了300万个。网民数量的增长意味着互联网在促进网民获取信息、拓展人际交往、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实际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
未来中国不仅应该是互联网人数第一大国,还应该是互联网强国,我们需要突破的是产生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环球时报:中国在互联网等技术上要加强自主研发的力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您有什么建议?
李彦宏: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任何国家发展自主创新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和高增长产业尤为重要。目前中国的电子信息类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很多,但如何能针对性地培养,以及如何能发挥他们的价值,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加强高校和企业的互动将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以搜索引擎为例,在我国当前现有的计算机教学和培训体系中,涉及到搜索专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少之又少,针对搜索引擎技术的系统讲授和相关应用案例更是远远不够。百度过去两年先后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开展了搜索引擎技术基础的课程,并在很多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目的就是共同培养搜索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提供给技术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也很重要。在百度,即使是一名实习生,他的技术创新也可能有机会被几亿中国网民体验和应用。
环球时报:您怎么看网络黑客?
李彦宏:黑客首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黑客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违法的。
搜索引擎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环球时报:有人预测,互联网最终将取代纸媒,但这一说法也遭到相当多人的质疑。您怎么看这一问题?您认为未来10年,报纸等平面媒体将在多大程度上受互联网的影响?
李彦宏:关于纸媒发展的问题,去年我到美国访问时注意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美国的各大报纸变得薄了,当然这并不都是因为互联网的取代,而是和当时的经济危机有很大关系;二是我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记者问的很多问题都是网友在网站上提出的。从中可以看出,互联网这个新平台也给传统纸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纸媒纷纷开始互联网化,这种融合趋势在四五年前就已开始显现,很多纸媒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同步登出平面上的信息,甚至与读者在线互动。可以说,通过互联网,纸媒找到了更多读者,也更高效地传递了更多内容。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国网民在应用互联网上有什么变化?趋势会怎样?
李彦宏:有两个数字可以参照:4年前,10个中国老百姓中只有一个是网民,而现在10个人中有3个是网民;4年前,70%的网民年龄小于30岁,而现在接近40%的网民年龄要大于30岁,年龄更成熟、更具消费能力,他们成了互联网商务应用的主流群体。这使得中国互联网未来在商务应用方面将越来越多。
具体来说,中国网民过去10年在互联网应用上发生了很多变化。10年前,使用最多的3项互联网应用是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软件下载,现在则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
由于主流网民年龄结构、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发展程度的不同,各国百姓在利用互联网方面必然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美国,搜索引擎刚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而中国搜索引擎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从这些差异中我们也能够去观察和分析中国互联网在需求和应用上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