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帅:《Google真相》强奸Google到底为哪般?

http://www.itjxue.com  2015-06-21 19:16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最近读了一篇《Google真相:新单边主义者的帝国式傲慢》,让我感触很深,对于文中许多的观点却很难获得共鸣。笔者认为,以政治的角度去评判一家“以盈利为天职”的企业——无论评价哪一家企业——被评判者都有罪。小企业不做亏本买卖是“资产阶级典型”;大企业衡量自己的获得和付出,对自家的业务做决策,这就是“新单边主义”及“帝国式傲慢”。笔者读完该文章后不吐不快,说说自己的看法。

  在文章中提到:“……Google在世界范围的成功,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体系是成功的”。实际上一家公司有其运营原则、企业文化,不但公司如此,任很多人协作团体都需要有一致的愿景。古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而价值体系这个词汇放在这里有失偏颇。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价值体系”的: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该作者是认为 Google员工多到可以代表美国全国的价值观吗?还是将政治立场强加给无政治立场的企业呢?

  作为百度的忠实用户,我不想帮Google说什么好话。只是,在我看来Google这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没什么太多不好,可以说很多都很棒。它作为一家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和政府之间的沟通,这个问题原本是可以很好解决的,只是它所坚持的原则与中国政府的初衷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一时半会又无法调和。它本来有两个选择:一是等待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根据中国市场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二是坚持自己的经营策略,暂时离开中国。在Google看来,作为一家技术型的公司,它很有个性地选择了暂时离开。这是一件很简单的选择题,居然可以和”新单边主义”联系起来,实在是有点过了。

  而就协作态度上,剥离帝国式的阶级立场,笔者也并不认同“傲慢”的评价。企业的经营行为受到所在地政府的监管、使其合法有序发展,这是全球都认同的游戏规则;同时,任何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坚持企业的经营原则也是无可厚非。企业的原则是以市场和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追求企业短期和长期经营利益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Google的原则使Google获得今天的市场地位,继续坚持成功的经验和原则也无可挑剔。而,众多市场的共同繁荣,也足以证明,Google的经营原则是适应了这样多的国家的市场的。在中国,与中国政府的沟通暂时出现了问题,也不代表中国或者Google谁就错了,谁就傲慢了。Google对中国搜索市场行业及消费者的贡献,大众也是能看到的。笔者相信,时间会给Google提供解决困难的机会。

  Google的真相一词,还让我想起来Google与百度对待真相的态度。 “三鹿事件”中,关于“三鹿事件”的搜索结果在百度中了无踪影。最后,我们当然仍然获得了真相,可百度的做法却让我们愤恨不已。难道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或者是企业的“价值体系”——仅考虑到企业的收益,无视网民的利益和权利么?在这个事件中,却根本没有政府的所谓监察或审查牵扯其中。现在许多的我们在百度搜索不到的事件,我们可以通过Twitter、新浪微博去获得,通过QQ群或其它的方式得到,对于想获知真相的人们来说,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得这些真相,还有这样的真相是否被引导到正确的路径上来。

  无论是新闻审查制度还是搜索引擎的信息审查,笔者认为所有政府的初衷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真相能够被正确引导和解决,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不稳定因素,而不是判断那个企业就是“阶级敌人”。在本质上,消费者、政府和搜素服务提供商Google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应用、真实透明的搜索服务。

  扯远了,回到文章对谷歌的批判讨论上。我们在对Google及一些美国企业甚至是对美国这个国家批判的同时,我们是否要从市场及改革的角度进行内省,正所谓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呢?自我批评不需要引经据典,只要听听来自消费者和市场的声音。如果这样的声音已经非常多非常大,甚至你身边的人都这样告诉你,那么就有必要深入去了解这个声音是如何而来?作为舆论的一部分,大声的呼喊,都是别人的错,我们的国家最伟大,这是没有用的。真为了祖国更强大,应该警醒我们的政府之于民族忧患,应该鞭策我们的企业走正路向远看。盲目自大、扣大帽子、干扰视听的作者和文章只会为历史所抛弃。

  最后撇了一眼,“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观察家指出:‘Google之所以能够迅速强大,这主要得益于他人的钦慕。’”真是让读者哭笑不得的一句话。第一次听说一家互联网公司(或其它公司)能够迅速强大是得益于他人的钦慕。笔者觉得,天底下最应该发财的是关二哥,虽然关二哥没有做什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事情,但是倾慕收成多呀。这个所谓的“富有同情心的观察家”,也真是蛮让人同情的了……

  PS:估计了解我的朋友会很奇怪,我怎么会去读这样的文章(我确实不喜欢这种形而上,写得很国际化很外国化的文章,特别不喜欢引用一堆我不知道是谁说的关联度特别小,政治味特别浓的文章),实际上这是一个朋友带着很气愤的心情发给我的,他到现在还一直在用着Google,当然,我是经常用百度。可百度有今天的成就,扪心自问也是拜Google所赐了。

  文章来源:http://ibaidu.org/post/111.html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人物新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