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1美元用来做marketing,不要花在PR上

http://www.itjxue.com  2015-11-01 11:03  来源:小E自编  点击次数: 

  前一段时间《只剩一美元用来做marketing,我会花在PR上》文章因为有了徐小平老师的背书,因此在朋友圈中迅速传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同样具备投资人背景的Mark Suster ,著名险投资机构GRP Partners的合伙人。一时间,被众多创业者奉为圭臬,也使得众PR们着实受用了一把。但,冷静之后,我们不仅要问,PR真的那么牛逼吗?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讲“传播”价值的内容,但因为缺乏具体有效的方法论而显得可草参考的价值并不高。文章所讲的是PR的“长尾效应”在招聘、筹集资金、企业销售等业务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但这些影响都只是好的一面,而忽略了传播的具体实现。

  没人不认同“对于早期公司而言,其实PR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工作”这个观点,因为这是一句没有任何漏洞的废话!在互联网越来越扁平化的现在,PR的确可能比客服更加深入,比广告的速度更快,但也只是“可能”。在这之前,我们应该需要把PR看得更清楚些。

  1、不要迷信PR

  互联网在不断的上演四两拨千斤的戏码,于是大家都在变着法的炒作,人人都是段子手。没有人不想一夜暴富、挥斥方遒、功成名就。尤其是在创业阶段的创始人们,这是人之常情。但现在的大众已经不是“审美疲劳”而是“审美呕吐”了,靠几个段子、几个女忧是建立不起品牌的,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事情,并不高明的炒作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创业公司的CEO才是社会化媒体的重度使用用户,他们更乐于分享鸡汤、分享好的成功经验,“别人家的”心理也更为强烈。但请相信,你不是雷军,微博的时代也已经过去,朋友圈也正在沦为“广告圈”、“逼格圈”,不要期望社会化媒体会让你一夜成名,即使成了名,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儿。这一段文字,送给图样图森破的85后CEO们。

  此外,如果你需要一名PR人员,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去大公司找一个品牌专员,而不是去科技媒体找一个商务。后者虽然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绝不是可以持久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品牌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一点,可以用“痛心疾首”来形容,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动摇了传统PR赖以生存的根基,传播的声音更加多元化,传播渠道更加扁平化,但随之而来的传播噪音,却掩盖了传播中最核心的东西——品牌。所有的传播都必须建立在统一的品牌调性之上,品牌的建立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令人伤心的是,很多创业型公司竟然没有基本的VI体系,公司名和品牌名傻傻分不清楚,甚至一个logo就有很多不同的展现形式,你确定这样的传播真的好吗?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因此请多花一些时间,了解你的品牌,了解你最希望让用户记得的内容,从第一天就开始构建你的品牌,然后用时间去积累它。

  3、每个人都要学会讲故事

  首先,相比于大公司,创业公司需要更加的扁平化,传统的“职位负责制”需要“岗位负责制”来取代,不是你的职位决定了你能力,而是你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来适应这个岗位。说的在绝对一点:文案、品宣等职位在创业公司是不需要存在的,如果你连讲故事的能力都没有,又怎么奢望你的产品、你的思想去感染到其他人。

  其次,传播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分享好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你有权力做点广告。这就是为什么在创业公司的PR传播中,CEO的声音最为重要,也最便于传播。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传播绝不是CEO一个人的事,不管什么时候,好内容都是稀缺的,在你苦苦寻找媒体资源的同时,他们也在苦苦寻找好的内容。相比于新闻通稿,PR们还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你的产品、运营、技术甚至是招聘的同事聊一聊,他们身上一定有可以打动人的东西,即我们所说的“干货”。成为一个所谓的自媒体并不是一件难的事儿。

  相信我,如果你的市场预算只有一美元的话,能买点啥买点啥吧,别花在PR上。

  (本文由多备份PR负责人口述,本人整理完成)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网络媒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