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自顶向下第七版电子版,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pdf百

http://www.itjxue.com  2023-01-21 14:56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多久看完

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开APP

不吃牛油果

关注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 原创

2021-12-08 14:43:31

2点赞

不吃牛油果

码龄3年

关注

目录

1.1 什么是因特网

1.1.1 具体构成描述

1.1.2 服务描述

1.1.3 网络协议

1.2 网络边缘

1.2.1 接入网

1.3 网络核心

1.3.1分组交换

1.3.2 电路交换

1.3.3 报文交换

1.4 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1.5 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

1.1 什么是因特网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描述因特网

1.1.1 具体构成描述

端系统(主机):与因特网相连的设备

端系统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连接到一起

通信链路由不同的物理媒体组成,传播速度用bit/s来计算

分组:当一台端系统要向另一台端系统发送数据时,发送端系统将数据分段,并为每段加上头部字节,由此形成的信息包叫分组

分组通过网络发送到接收端系统,在那里被装配成初始数据

分组交换机从它的一条入通信链路接收到达的消息,并从它的一条出通信链路转发该条消息

最著名的分组交换机: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

路由器通常用作网络核心

链路层交换机常用在接入网

一个分组所经历的一系列的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称为通过网络的路径

端系统通过**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接入因特网中

每个ISP本身就是一个由多台分组交换机和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各ISP为端系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接入

端系统,分组交换机和其他网络部件都需要运行一系列的协议

因特网最重要的协议TCP/IP

IP协议定义了路由器和端系统之间交换的分组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2 服务描述

分布式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涉及在多个相互交换数据的端系统,故称他们分布式应用程序。

与因特网相连的端系统都有一个套接字接口,该接口规定了运行在端系统上的程序请求在因特网基础设施向另一个端系统上特定的目的程序交付数据的方式

因特网套接字接口是一个发送程序必须遵守的规则合集

1.1.3 网络协议

在因特网中,任何两个以上的远程通讯实体的所有活动都受协议的制约

协议定义了在两个通讯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的格式和顺序,以及报文的发送或接收一条报文或其他时间所采取的动作

1.2 网络边缘

位于网络边缘的主机又分为两类:客户和服务器

客户通常是桌面PC,智能手机等

服务器是更强大的机器,用于存储和发布Web页面,邮件等

1.2.1 接入网

接入网:是将端系统物理连接到其边缘路由器的网络

边缘路由器 是端系统到任何其他远程端系统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

家庭接入有两种最流行的类型:数字用户线(DSL)和电缆

1.3 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 又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

1.3.1分组交换

端系统之间彼此交换报文,报文可以执行一种控制功能,也可以包含数据

为了从源端系统向目的端系统发送一个报文,源将上报文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称为分组

分组以链路的最大传输速率的速度通过通信链路

多数分组交换机在链路的输入端使用存储转发传输,是指在交换机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受到整个分组

每台分组交换机和多个链路连接,对于每条相连的链路,该分组交换机具有一个输出缓存,它用于存储路由器准备发往那条链路的分组

如果该链路正在传输其他分组,那么该分组必须在输出缓存等待,这叫排队时延

一个到达的分组可能发现输出缓存已经满了的情况,此时将出现分组丢包的情况

每个端系统都有一个IP地址。当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一个分组时,源在该分组的首部包含了目的主机的IP地址

1.3.2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在这个发送者可以发送信息之前,电话网络必修要先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一条连接。这是条真正的连接,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交换机都是维持着的。

当网络把这个电路建立好之后,在这个网络中的链路的传输速率也是维持好的。所以发送者可以以稳定的速率传输数据给接收者

链路中的电路是通过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来实现的

对于FDM,链路的频谱由跨越链路创建的所有连接共享。在连接期间链路为每条连结专用一个频率。

在电话网络中,这个频宽通常是4kHz,该频段的宽度称为带宽

对于TDM,时间被划分为固定的帧,每个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隙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

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1.3.3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

一个应用发送信息的整体就是一个报文。

在数据交换过程中,要以整个信息作为一个整体,一次性转发到下一个邻接路由器上,路由器再把整个报文接收到,再决定这个报文怎么转发,从哪个接口转发出去,直至目的主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我们希望因特网服务在任意两个端系统之间随心所欲的瞬间移动数据而没有任何数据损失,但那时不可能的,

所以计算机网络要限制在端系统之间的吞吐量:每秒能够传送的数据量

当一个分组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该分组在沿途的每个节点经受了不同的时延:节点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这些时延累加就是节点总时延

节点处理时延: 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该分组导向何处需要的时间

排队时延: 在队列中,当分组在链路上等待传输时,经受排队时延

传输时延: 路由器推出整个分组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 将分组传播到另一个节点需要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达分组时发现队列满了。由于没有地方存储这个分组,路由器将丢弃该分组,形成丢包

一个节点的性能不止可以从时延看出来,也可以从丢包率看出来

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被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额定速率的限制。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所发送的第一个bit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时延带宽积个bit;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bit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往返时间RRT

在许多情况下,因特网上的信息不仅仅单方向传输,而是双向交互;

我们有时候很需要知道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用来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网络利用率: 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会迅速增加,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丢包率

丢包率即分组丢失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

分组丢失的两个主要原因:分组误码,结点交换机缓存队列满(网络拥塞)。

1.5 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

网络技能树首页概览

22919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打开CSDN APP,看更多技术内容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笔记02_A橙_的博客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学习笔记02:运输层。 运输层介于应用层与网络层之间,为应用层提供了直接的通信服务。在应用层时已经介绍了两种运输层协议UDP和TCP,本章主要介绍这两个协议和运输层的原理及实现。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学习整理_TiSam的博客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学习整理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1)英特网(2)网络边缘(3)网络核心(4)时延、丢包、吞吐量(5)协议层次2、应用层(1)应用层协议(2)Web和HTTP(3)SMTP(4)DNS3、运输层(1)运输层服务(2)无连接运输:UDP...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自顶向下方法来自于计算机算法的其中一种思想结晶。当然在我们所了解的算法中还有许多种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工具/原料递归网络程序方法算法方法/步骤自顶自下主要是一种算法的实现,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之下,使用一种方法进行演算,得到一种正确的结果,也就可以命名用自顶向下的思想进行实现了。在方程式内,对于未知的结果也就是进行一种推...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一)——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不要成为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写在前面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打算把自己的学习笔记转化为博客,以便于更好地复习,也便于大家一起学习与交流。 参考课程:中科大-郑老师《计算机网络》 参考书籍:《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七版 什么是Internet? 因特网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即它是一个互联了遍及全世界数计算设备的网络。 具体构成及描述 计算设备 : 主机(端系统)、运行的网络应用程序 节点: 主机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 例如:手机、平.

继续访问

最新发布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笔记)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7版)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 通信网络笔记(自顶向下的方法)from top to the botton of MIT

网络利用率大并不是好事:会导致网络很堵,速度变慢。时延变长。 第一章计算吞吐量: 考虑下图,其中有一个机构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假设平均对象大小为900,000位,并且从机构的浏览器到原始服务器的平均请求速率为每秒15个请求。还假设从接入链路互联网上的路由器转发HTTP请求到收到响应所需的时间平均为3秒。对于平均接入延迟(access delay),即从互联网路由器到机构路由器的延迟,可以建模为,ta是通过访问链路发送对象所需的平均时间(也就是机构网络到原始服务器网络的时间,圈起来的部分),b是对象到达访问链路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Wireshark lab(一)

Getting Started Wireshark:A packet sniffer for observing the messages exchanged between executing protocol entities A packet sniffer captures (“sniffs”) messages being sent/received from/by your computer; it will also typically store and/or display the con

继续访问

热门推荐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学习笔记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 什么是因特网 1.1.1 组成描述 1.1.2 服务描述 1.1.3 协议 1.2 网络的边缘 1.2.1 接入网 1.2.2 物理媒体 1.3 网络核心 1.3.1 分组交换 1.3.2 电路交换 1.3.3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对比 1.3.4 网络的网络 1.4 分组交换中的时延、丢包、吞吐量 1.4.1 分组交换...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文章目录学习本书的目的一、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二、使用步骤总结 学习本书的目的 主要目的并不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只是,而是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解。 一、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这一章首先描述了什么是因特网,以及因特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让我对因特网很感兴趣,然后就描述了因特网中最简单的例子,两个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讲解数据传输的时候从协议到路由器最后到通信卫星,让我脑子里大致有个轮廓,就是两个端传递需要那些设备支持。由两个端的数据传输,自然将到了多端传输,多端传输一个是多端之

继续访问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网络层

? 将路由器、交换机和目前大多数网络设备的功能进一步抽 象成:按照流表(由控制平面设置的控制逻辑)进行PDU。:替换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采用存

《计算机网络(第7版)》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yn4v ?

书名: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者:谢希仁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页数:464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出版的第5版获得了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称号。2013年出版的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前2017年发行的第7版又在第6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订。 全书分为9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以及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

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谢希仁,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有:1986年完成总参通信部局域网办公系统项目;1987年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新进展”;为国内首次介绍分组数据通信;1991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组交换的话音数据通信系统”项目。1999年完成第一个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网管中心的研制任务及“金桥网网管技术”项目等。上述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军队和部级奖项。著有:《计算机网络》第1至第7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成为高校最受读者欢迎的本国计算机网络教材。

我们回顾在本书中使用的某些术语

我们在回顾在本书中使用的某些术语。前面讲过运输层的分组名字是报文段,数据链路层的分组名字是帧。网络层的分组名字是什么?前面讲过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都被称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与链路层交换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网络层的分组名字是数据报。

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的根本区别是它们服务于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链路层交换机基于链路层帧中的字段值做出转发决定, 服务于第二层链路层;

路由器基于网络层数据报中的首部字段值做出转发决定, 服务于第三层网络层.

2.我们注意都网络层功能可被大体分为成数据平面功能和控制平面功能。数据平面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呢?

数据平面:主要是转发。当有数据报进入路由器中,数据平面负责根据路由转发表把数据报从输入链路转发到合适的输出链路。

控制平面: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是填充路由表, 也就是决定一个数据报应该转发到哪里。

3.我们对网络层执行的转发功能和路由选择功能进行区别. 路由选择和转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转发功能是根据路由选择在路由器内部进行数据包的端口移动。用硬件实现。

路由选择是指确定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所采取的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处理过程.。用软件实现。

4.路由器中转发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数据报到达路由器时,首部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在转发表中索引,根据索引结果找到输出端口。

5. 我们说过网络层的服务模型"定义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之间的端到端分组的传送特性".因特网的网络层的服务模型是什么? 就主机到主机数据报的传递而论, 因特网的服务模型能够保证什么?

服务模型是因特网的网络层提供了单一的服务, 称为尽力而为服务。什么也不能保证,就主机到主机数据报的传递而论, 因特网的服务模型什么也保证不了, 传送的分组既不能保证以它们发送的顺序被接收, 也不能保证它们最终交付; 既不能保证端到端时延, 也不能保证有最小的带宽。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网络媒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