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针灸的入门方法(正确的扎针手法)

http://www.itjxue.com  2023-04-05 21:45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针灸初学者该怎么练针

针灸初学者该怎么练针:

1、速刺练习法:右手持针,利用指腕力,垂直快速刺入,疾出疾入反复练习。

2、捻针练习法: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将针刺入,然后拇、食二指捏持,向前、向后在原处来回捻转。要练到捻针的来回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一致,每分钟捻转150-200次为准。

3、捻转进针法和捻转退针法练习:右手拇指向前,食指、中指向后捻转针柄,同时迅速刺入皮肤,先刺入浅层,然后进行“多进少退”的反复练习;当针达到相当深度时,将针以“多退少进”的方式退到浅层,如此反复练习。

4、提插练习法:提插又称捣针,是连续直提直插的手法。右手持针,直刺入练习物,用中指垂直固定于针旁附近,只用拇、食二指捏针上下提插,但要做到针体垂直,同一针孔,同一方向,提插的深度距离相同,指力相等。

练针并不困难,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在工作余暇,休息时间,甚至在走路、谈话的时候都可以利用时间练针。手里有针可以练,无针用空手作捻转提插动作,使手指灵活,也有益处。只要朝夕不懈,持之以恒,自然就会“巧”了。

总之,“练针”作为针灸基本功之一,非常重要,但是其练习方法却简单易行,只要下定决心,耐心地反复练习,一般能有百日功夫就差不多了。如能长期坚持久练,当然更好。

自学针灸的入门方法

1.提插法

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动作,使针反复上下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

作用:促使得气,加强针感。

要求:保持针身垂直;幅度一致(3~5分为宜);频率均匀(60次/分为宜)。

注意:本法痛感较小,但易刺伤血管,多适用于四肢穴位。内有重要脏器处腧穴不可提插。

2.捻转法

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操作手法。

作用:促使得气,加强针感。

要求:频率要均匀;角度要一致(180°左右),不可单方向捻转。

注意:本法容易引起肌纤维缠绕针身发生滞针,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部位。

【方法源于医学教育网】

零基础如何学针灸

第一步,要学习中医的相关基础课程。比如说《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针灸学》等这些最基本的课程都需要全面学习和掌握。这些你对基本的理论掌握了,才能够明白中医的一些基础架构和思维方式,接下来做其他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一些了。

第二步,针灸一定要记住穴位。记穴位,就跟我们平日学习外语背单词一样,可能会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又容易忘记。但是穴位是必须要记牢的,所以大伙在这方面一定要加把功夫,认真记住各个穴位,千万勿要搞混淆了。针灸的歌诀和中医的方歌一样,属于基础必背的知识。当然,歌诀只是辅助记忆,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必须加以理解才真正有用。针灸的歌诀主要是穴位的定位歌,特定穴的歌诀。知道穴位的位置和哪些是特定穴及其作用,是步入临床的基础,否则永远只会是外行看热闹。

第三步,练习进针。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开始练习进针了,此时可以先在棉球或者纸球上好好练习一番,待有感觉了、熟练了后,才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此时若是害怕的话,不妨求助专业老师,这样你就不用担心针灸不到位,或者针灸会疼了。

第五步,学习用针灸解决病痛的问题。做到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因为如果你的中医理论基础不扎实,做不到辩证诊断病情的话,是很难到达治疗这一步的。所以,刚开始入门的朋友,请注意多跟自己的师傅旁观学习,注意做好笔记,这样才到某天自己单独实现针灸治病的理想。

怎样自学针灸

问题一:自学针灸 一般在手足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都很安全。当然会有可能刺到血管和骨头,刺到血管可能引起皮下出血导致皮下血肿或者起针时出血,这些问题不大,起针时注意按压针孔。扎在骨头上就可能直接导致折针或者弯曲。扎针时多加注意就是了。你自学的话还是现在纸团上练习手法再在人体上练。我们当初学习的供候也是这样的。而且关于取穴及针刺注意事项以及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的处理须得好好掌握。切不可随便什么人就扎,如果有些人晕针不及时抢救是很危险的。

列缺穴可以向上与皮肤呈45度刺入0.3到0.5寸,向下与皮肤呈15度角刺入,又称为平刺0.3到0.5寸。

问题二:怎样自学针灸 买一本 中医针灸入门书 先学。 等有兴趣了 在买一本 医宗金鉴 书 再学。买一张人体穴位图。

问题三:怎样在家学好针灸 中医针灸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普通人都可以自学针灸。学习针灸可以分几步走。

草根针灸 原汁原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11月16日决议,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本人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我们家的针灸有400年的历史,有20代了。

随着针灸在国际上的升温,针灸在国内也一定会出现学习的 *** 的,学习针灸知识,提高人民健康,从今天我在百科的第一篇文章开始,我就带领广大的针灸初学者和爱好者来一起学习我们的国粹针灸。

学习针灸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难,但要学好针灸,又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么容易。中国的古代文化都讲究功夫,因此,要想学好针灸,一定要下一番功夫。

那么,我们就开门见山的说,学习针灸首先就是要记住穴位,记穴位就像我们背英语单词,或记中药名称功效,非常容易忘,必须反复的记忆复习。但只要我们的功夫到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把穴位完全准确的记住的。

记住了穴位,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进针了,我们可以先在棉球或纸球上练习,等熟练一段时间后,就要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了,害怕了吗?有我在,不用害怕,我会告诉你怎样针灸不疼的。

记住了穴位,又会扎针了。那接下来就是开始用针灸学会看病了。这里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会用中医基础理论辩证诊断,因为只有诊断正确了,才谈的到治疗啊。第二部分就是如果根据中医辩证诊断来用针灸治疗。

问题四:针灸怎么学习 一、你必须要看的书

1)《黄帝内经》

2)《难经》

3)《针灸甲乙经》

4)《针灸大成》

5)《针灸大全》

6)《灸绳》

7)《灸法秘传》

8)《刺血疗法》

9)《董氏奇穴针灸学》

10)《针灸心悟》

11)《针灸心传》

。。。。。。。。。。。。

以上这些书要经常看,做到“手中有书,心中不慌”,以后再上升到“手中无书,心中有书”。至于像“肖友山老大夫针术真传录”等资料,我会按你的进度不停地给你的(很多,我们要分析和理解,不能硬记)。

二、学针灸的方法

很多人学针灸,往往化很多心血在“寻穴”上,虽如此,效果却不佳。人身穴位,如星罗棋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你我来说,只要按图索骥,不是难事。如手法不明,徒知穴位,还是不能医病,即便偶尔治愈一亥二病,终难成大医。

因此,你得先学手法,次学辨症,最后的“寻穴”,只要多观图或实践,不是难事。

三、如何辨病

对针灸医生来说,如何辨病,十分重要。传统的“望、闻、问、切”固然重要,但你还可以用下面的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达到准确的辨病效果:

1)用气功感应:经过练习后,一般可在一年内有辨病的功能(快的半年即可)非常准确,而且可以知道未病。

2)用针试:你一针下去,感觉像针掉到水桶里了或像碰到豆付一样,你以为是什么呢?你对气的感觉?

3)通过找病人身上的反应点来判断。如何找?你想一想。找到后,又该如何处理?

四、各种手法

你把《内经》、《针灸大成》和《难经》中的有关针法整理一下,并要分析异同点。

五、“阿是穴”

古人对“阿是穴” 的定义和解释与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的是否一样,区别在哪里?今天的人们错在哪里?

六、有关“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问题

你看一看我在“伤寒论坛”上有关这一手法的文章。你要思考几个问题:

1)你认为梁的文章中那方面他是没搞清(或他故意未说)?

2)你觉得所有跟帖的人里,哪些人是自己试过,哪些人只是照书上抄抄而已?

3)我没讲的最后一点是什么?你能悟出多少?

注:这是我二零零六年初给一个朋友的邮件中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是自己用针灸给自己或者家人治疗某些特定的病,就没必要那么系统,真要是想系统的学,也不一定和楼主说那样 学针灸能速成别把学针灸的路子搞的太难了!看看我的针灸速成教学法是怎样快速学会针灸治病的.

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怎样接待疼痛性病人,怎样诊断,怎样选穴,怎样操作.治疗过程中,老师跟病人怎样沟通.在施针过程中,症状有那些变化,最后是怎么完全止住了痛的.在神奇的疗效产生之后,患者必然赞扬疗效的神奇,也就必然激发学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就会产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直接教学操作方法.会操做了,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让学生针灸最有把握的病症.老师的处方,准确的穴位,学生正确的手法,必然产生好的效果.好的效果必然也能得到患者的赞扬!也必然鼓舞学生学好的信心.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手治好了病(止住了痛),你说他能不高兴地跳起来吗?!

当学生能治好病的时候,再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能治好病.

这时再让学生从有关的书本中探求理论根据.有了理论指导,更能能动地操作了.结合临床学理论,好理解.理论的知识放在以后慢慢地积累.学生的学习热情永远不会低落.

没有兴趣就出不了人才!...

问题五:怎样学习正确的针灸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同等的重要。几千年来,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经络学说不仅是生理、病理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作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准则。这个准则,不但在临床上指导着针灸疗法的实践,就是其他各科在诊疗方面的实际运用中,亦无不以此作为指针和依据。所以历代医学家,不论是否从事针灸事业,对经络学说,

问题六:自学针灸,扎针时需要掌握哪些要领 首先你要准确了解人体的穴位。要知道如何进针,例如,角度,深浅,等等。 不要乱扎,会扎坏的。我建议你到学校学一学。

问题七:针灸怎么学习 可以买一本《针灸腧穴学》,然后看针灸讲课视频,然后锻炼。如果单纯了解,可以看中医讲座,百家讲坛之类的中医普及视频。买一张针灸图谱或者针灸模型家人也很好。也可以来找灵枢针灸黄晓晨老师,在长沙开了培训班,有名师指点对我们学习很有帮助

问题八:自学的针炙理疗怎样才能取得医师资格证 如果你的确在这方面有天分,可以跟随专业人士进行学习,然后参加师承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

或者是你符合医师资格证报名条件直接报名参加考试。

要不然你就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的考试。

问题九:各位老师,想自学针灸应该怎么入手 看书,先学会找穴位

或者你可以参加针灸方面的培训班

问题十:怎样在家里自己学习针灸三 手太阴肺经穴位 手太阴肺经都有哪些穴位? 我们学习记穴位可以准备一个橡皮人模型或针灸穴位图片书,随时用来对照找准位置,而且最好能从自己或别人的身上练习找到记住,这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练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很容易的找到穴位了。因此建议大家要多练习,而且要在自己身上多找找。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有以下11个(一)中府,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的交会穴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斜刺或平刺(二)云门定位: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缘凹陷中取穴 斜刺(三)天府定位: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下3寸,肱二头肌外缘 直刺(四)侠白定位:天府穴下1寸,肘横纹上5寸 直刺(五)尺泽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直刺(六)孔最 手太阴经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脘横纹上7寸处 直刺(七)列缺,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向上斜刺(八)经渠,手太阴经所行为经定位: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直刺(九)太渊,手太阴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定位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直刺(十)鱼际,手太阴所溜为荥定位: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直刺(十一)少商,手太阴所出为井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浅刺,或点刺出血 这些穴位最好一个不落的记住,因为穴位是各有各的用处,要知道病魔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每个穴位当然都有它的用处。

如何自学针灸

有些朋友经常使用 针灸 、 推拿 等传统方法治疗 疾病 ,或者有些朋友对于 中医 十分感 兴趣 ,那能不能 自学 相关知识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自学针灸

针灸治病,粗略看来,大体不外两个要点:选取恰当的部位,施行恰当的手法。自学针灸,无非从这两方面入手。所谓选取部位,又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选,二是取。选的目的,是 决定 到哪去找;取的目的,是找到那个点。以下分别来看:

一 选部位

要选择恰当的部位,首先需要了解,人体一共有哪些部位可以供选择?按现代通行的说法,这些部位主要集中在十四经上,即十二正经加任督脉。这个说法当然不错,但有一点,这种按十四经划线方式对针刺部位所作的区分,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值得商榷。

举个例子。承泣穴,在眼球与下眼眶之间,主要治疗眼病和面部疾病,如面瘫、面肌痉挛。在十四经体系中,承泣穴分属于足阳明胃经,而且是该经的起始穴。问题是,这个穴的主治内容,只是集中在该穴所在的局部,即眼和面部(确切的说,是眼周;更确切的说,是眼的下方)。而足阳明胃经的治疗范围,则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如胃肠病、神志病等。那么,将承泣穴归入足阳明胃经,还有多大意义呢?因为所有穴都有局部治疗作用。

实际上,翻看宋代及宋以前的针灸书,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会发现腧穴排布的早期形式并非如此,以十四经统周身穴。而是首先区别躯干部与四肢部,四肢部按十二经作区分,躯干部则没有这样的特点,最多标注“××脉气所发”。站在针灸医生的角度,这样的区分方式,无疑与临床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切合临床实际。换句话说,自学针灸的朋友,要确定如何选择部位施行针灸,首先可以把握的原则就是:躯干部就近选穴,四肢部按经脉选穴。所谓就近取穴,换成更直白的话,哪疼扎哪。从临床结果看,很多时候,只是靠这个简单的 办法 ,已经可以取得还不错的效果。

不过,如果针灸疗法的内容仅仅如此,恐怕针灸一门很难流传至今。因为这种选穴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有时很危险,比如胸闷,针刺局部很容易出现气胸,甚至刺中心脏;有时不方便,比如腰背痛,但针刺时没有床可以躺下;有时不能刺,比如皮肤局部有水疱、血肿;当然,更多时候,是效果跟不上,比如 胃痛 ,单纯从胃局部治疗,效果经常不理想,甚至会加重。这时就需要“四肢部按经脉选穴”的原则了。按经脉选穴,会涉及两大理论,即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

经脉理论,几乎任何一本针灸学教材中,都会放在首要位置上,足见其重。对经脉理论的学习,有几本书可以推荐。浅显的,如《零起点学中医》中“经脉原理”一章;想要进一步探个究竟,了解经脉来龙去脉的大体轮廓,可以读黄老师《黄龙祥看针灸》;再深入下去,就要涉足专业研究领域,推荐赵京生老师《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相信哪怕只是草草翻看后,对经脉的认识,就不会再是一种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印象了。当然,希望了解当下主流正统的经脉理论,最好的选择莫过于《针灸学》教材。这部分内容,各版本教材大同小异,无需特殊推荐。

针对经脉理论中的部分要点,无疾这里不妨再稍作提示:

1 对针灸疗法来说,经脉理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勾勒出人体内不同部位(上下、内外)之间存在联系,这样一幅图景。举例来说,针合谷治牙疼,靠的就是经脉理论。

2 经脉特征,主要体现在四肢部,尤其是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躯干部更多体现局部治疗作用,其经脉特征不明显。

3 六阴经与五脏之间,存在相对特异的联系。其规律为:在上的手三阴经,与胸腔中的心肺二脏联系密切;在下的足三阴经,与腹腔中的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回到主题“选部位”,经脉理论的价值主要是,断此症病位在何经,即所谓“经络辨证”。

腧穴理论,是针灸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说经脉理论为“选部位”提供了经线上的依据,那么腧穴理论的作用就主要是给出纬线参考。如此一经一纬,部位就确定下来了。举例来看,有这样一类穴,分布在手指、足趾末端,即所谓同一纬线上。又具有相似的治疗特点,即对急证、热证、官窍病取效甚捷。在腧穴理论中,将这一类穴统称为“井穴”。原穴、合穴、郄穴等,均属此类。当然,腧穴理论中也有不少例外,如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理论。这里篇幅有限,不妨从以下参考书中寻找答案。

对腧穴理论的浅显讲解,可参考谢锡亮编著《针灸基本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对此论述相对深入,可参。《针灸学》教材中,对腧穴理论的讲述同样乏新可陈,草草过目即是。无疾这里倒是还有一本好书推荐:李鼎老师的《针灸学释难》。该书针对针灸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详加考证,令人耳目一新。

再对腧穴理论要点略加归纳如下:

1 腧穴理论注重对同类穴的部位与主治特征的归纳,为针灸“选部位”提供精确到点的方向指引。

2 躯干部腧穴主要体现局部治疗作用,四肢部腧穴更主要体现经脉+腧穴的治疗作用。

3 腧穴系统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作用在于:使对人体体表部位的表述更加方便,这一点对针灸 教育 与传承颇为重要。比如发现某点治疗某病证效果很好,但没有名字,就很难把这点 经验 告知后学。

此外有一点,这里有必要稍作解释。上面关于经脉理论与腧穴理论的介绍中,无疾刻意绕开了“气”。绝不是因为不重要,或者有问题。而是因为对初学者而言,把“气”加进来,很容易把人带进云里雾里,看不清方向。市面上借此故弄玄虚者比比皆是。故意不谈,籍以纠偏。

有了对躯干部“就近选穴”的原则,以及四肢部“按经选穴”的认识,加之对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的学习,面对一个病证,可以大体判断出,需要朝哪些部位着手了。但问题是,马上又会发现,很多穴都有治疗此病的功能,到底该取哪个?

二 取穴

记得无疾自己读大学时,面对这个问题,同样是一头雾水,持续了好几年。比如 咳嗽 ,单从教材上看,胸部、上背部的穴基本都能治,手太阴肺经的穴也几乎都治;此外,足少阴肾经上的部分穴,写着能治“咳血”,那能不能治咳嗽?一个人如果出现咳嗽,是需要把所有能治咳嗽的穴扎个遍,还是随便挑一个针就行?这样的治疗,能有效吗?

实际上,这些困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代针灸教学中,忽视了一个对针灸临床极为重要的环节:取穴。不讲取穴,手下就没有凭据,心里就没有把握。

和 中药 疗法相比,或者和各种西医 治疗方法 相比,针灸疗法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诊疗合一。取穴过程,就是诊疗合一的典范。所谓诊疗合一,诊察时,在指下发现的异常部位,就是要针刺的部位。所谓取穴,就是在可供选择的多个部位中,取定一处或几处,作为针刺部位;选取的原则,也多是上面提到的,“异常”。怎样就叫异常呢?

按陈日新老师的说法,“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颇为认同。同一个人,同一个部位,在不同的时间,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这是 自然 的规律。比如胃,在不饥饿且没吃东西时,表现得很安静;感到饥饿,听到肚子里咕噜噜叫时,表现得很躁动;吃了一些不洁净的、刺激性强的、令人作呕的东西,会表现为强烈的痉挛收缩,引起呕吐。

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足三里穴上。胃里安静里,足三里按上去可能没有任何特殊感觉;胃里躁动时,再按足三里可能会觉得有点酸胀;胃里波澜壮阔,奋力逐邪外出时,足三里可能会变得非常敏感,一碰就疼。当然,这里只能说可能。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反应。有人反应在足三里,有人可能在三阴交,还有人或许在公孙或内关。这些反应,就是陈老师所谓的“敏化”,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到的敏化现象,其判断依据是患者的感觉。对针灸医生而言,仅靠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临床多了就会发现,人和人的感觉,或者说敏感程度实在相差太大。有人轻轻一按就喊疼,到处都疼;有人无论怎么用力按都说不疼,哪都不疼。应对这种尴尬的局面,需要学习针灸者练就一双巧手,巧手离不开心灵。

用灵心巧手做什么呢?去探察那些经过选择之后的部位中,哪里出现了诸如结节、条索、僵硬、柔弱等异常反应。这部分内容,不像前面的经脉腧穴理论,是知识,可以学习。对这些反应点的探察,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获得;也是一种感觉,感觉只有经过体验,才能意会。

关于取穴,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交待清楚:针灸取穴,安全第一。初学者尤须谨记。不久前一位同学出现胁痛,自己直接在局部取穴,刺入后才打电话咨询。当时无疾自己惊出一身冷汗,这也太危险了!

三 手法

针灸手法,尤其是针刺手法,是学习针灸的重中之重,也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一个常见的事实是,同一个病人,同一种病证,同一组腧穴,不同的医生针刺,结果有天壤之别。关键在手法。也正因此,针刺手法历来都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似乎只有得道成仙才能了然。其实未必。

针刺手法,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类:技法和心法。我们平时在教材和专业书上能看到的,主要是技法。所谓技法,主要讲操作过程与方法,注重技巧。技法方面的内容,在宋金元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在明代达到巅峰。可以参考陆寿康编《针刺手法百家集成》。经过宋明的繁化,针刺手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趋于丰富。但法、术层面的成绩,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即道层面的内容开始变得隐晦。实际上,技法离不开心法。不重心法的技法,难免步《灵枢·小针解》所论后尘:“粗守形者,守刺法也。”这里推荐《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中“刺灸术式的立意”一节,尝试用解读心法的方式,重新审视技法。相信对理解针刺手法会有启发。

所谓心法,原是佛学术语,后来用的泛了。无疾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当我遇到一个新问题不知所措时,我该怎么办?心法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举例来看,比如火。右寸滑硬的火怎么办(咽痛)?右关大而无伦的火怎么办(面赤长痘)?右尺无力的火怎么办(冷饮)?左寸浮滑的火怎么办(艾火)?左关弦滑的火怎么办(周身痘)?左关弦细如钢丝怎么办(失眠)?左尺细弱的火怎么办(口糜)?脉象上没表现的火怎么办(郁证)?如果我对这一团火的治疗方法无效怎么办(牙痛)?

无疾这里把自己既往治火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简单来说,火势未猛烈到“硬”的程度,尽量从气走,发出去。见不足象,草木之火,收于土;龙雷之火,收于水。诸如此类的只言片语,就是对这一点心法的总结。而这种粗陋的或者晦涩的文字,教材上是不会出现的。医生的经验集中,通常也很少会记录。

针灸毕竟与方药有别。单纯靠读医案,可以成全江瓘,却不可能造就杨继洲。关键就在于,手法需要实际操作,心法需要不断揣摩。所以,对针灸初学者来说,跟师很重要。从观察到模仿,从倾听到领会;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

当然,条件实在不允许,或者确实无意从师学习,自行练习也是可以的。不过仍要再次提醒,针灸入门,安全第一。没有把握时,不妨轻一点,再轻一点。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excel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