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使用和软件配置的经验(2)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3 22:15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5. 程序/软件的快捷键功能

  考虑到用机习惯,结合各种应用软件的运行特点和调用频率,我们可以将所有软件的快捷方式分别存放在四个不同的地方,既保证软件调用的方便性,又不过分占用硬盘空间。这四个地方分别是:A.“鼠标右键的环境菜单”;B.“开始-->程序”项;C.“电脑的桌面”和D.“任务栏-->快速启动栏”。

  不管是调用频率相当高的程序,还是通过文件关联关系可以自动被调用的程序,甚至是相对路径比较深、调用频率比较低的程序,我们都希望能够在“开始-->程序”项中看到它们的身影。特别是现在流行的绿色软件号称是只需要copy和delete,而不需要进行安装和卸载,也就是说它们的安装、卸载以及使用都不对注册表产生影响,留下痕迹和垃圾。对于这些不产生“污染”的绿色软件,我们就更应该将它们的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程序”中。

  如果我们不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快捷键的排列,那么当程序的快捷键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程序”项中的快捷键将非常的混乱,我们也就无法迅速地查找到所需的程序,使快捷键反而不快。所以我们应该象存放文件那样进行“总目录-->子目录-->快捷方式”的分类,保证调用频率特别高的程序排列在第一层次,与总目录并列,调用频率其次的程序排列在第二层次,与子目录并列……或者说处于第一层次的程序可以放在“任务栏-->快速启动栏”中,处于第二层次的程序可以放在桌面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三个层次之内找到我们需要的程序,同时也就把存放快捷键的四处地方给统一起来了。

  6. 输入设备

  这里我们所论述的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输入笔/输入板,扫描仪等。

  我们平时使用鼠标时,往往设定为缺省方式,即:单击左键为选定,双击左键为“打开/执行”,单击右键是弹出环境菜单,一个好好的鼠标用到后来往往是左键报废,右键却完好如初。为了延长鼠标的寿命,我们建议您在“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夹选项”中把Windows的桌面设置成web的风格,也就是当鼠标指向文件选项时是选定,单击时是“打开/执行”,鼠标移到某选项上时变成手型,并且该选项带下划线,这样的话,我们单击鼠标就可以进行“执行”操作了,增加了鼠标的点击寿命。

  作为输入设备,鼠标的运用是相当灵活的,但是它不可能进行“所有”的操作,我们要配合更基本的输入设备——键盘来进行完全的操作。如果你希望更加高效地进行电脑操作,不妨试着使用一些键盘上的组合键(如ctrl+c,ctrl+v,ctrl+s)。

  手写笔、手写板之类的工具也是一种输入设备,但是笔者却不太喜欢这种家伙,虽然它们的广告上说它们有多少多少功能,甚至可以将鼠标、键盘以及各种中英文输入法都统统的代替,但是我总觉得它们是华而不实的。

  7. 对电脑资源的查看

  查看电脑中的文件资源时,我们推荐您使用“资源管理器”,而不要用电脑桌面上的“我的电脑”。这两者虽然都可以方便地查看到您电脑中的资源,但是“我的电脑”采用的是从上到下的,局部变全部的,逐层分解的方法,每往下深入一个层次,就打开一个窗口。你所看见的窗口中的文件资源都处于同一层次中,所以访问不同盘、不同层次的文件时就比较麻烦。

  在“资源管理器”中,类似的访问就方便得多了。因为它采用的是一个“左右框分开,内容对照显示,左边是总体结构,右边是局部内容,文件树型排列,文件夹逐项展开”的方法,具有“父子关系明确,层次清晰,结构明了,切换方便,跳跃灵活”等特点,对于跨层次的文件访问十分便利。

  在查看文件资源时,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包括系统文件和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类型的文件,在窗口的标题栏中显示完整路径并且当鼠标指向文件夹时能够出现相关的提示信息。这些设置可以在“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夹选项-->查看”中完成,虽然不是很简单,但是我相信您能够找到相应的选项的,在此就不再熬述。

  8. 调整常驻内存程序项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系统会在开机后自动地加载一些程序,并且常驻于内存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开始-->程序-->启动”菜单和“开始-->运行-->msconfig.exe-->启动”选项的编辑或修改达到要求。通过对前者的编辑,我们可以增加、删除需要随Windows而启动的软件,而对于后者,我们可以通过复选框来进行适当的选择或放弃(没有增加的功能),确保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实时扫描功能、E-mail监测软件以及备忘录软件等在计算机启动好后常驻于内存。对于那些比较消耗内存和机器性能的大型应用软件,笔者建议就不必随着Windows的启动而启动了,只有当需要使用它们时,我们才将它们手工启动,这里必须遵循一个好用、够用、适用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机器硬件和性能总是落后于我们的要求的。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