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gman空间(bergman空间的正交系)

http://www.itjxue.com  2023-02-19 10:47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小乐数学科普:两位数学家荣获2020年Bergman伯格曼奖

奥尔良大学的Aline Bonami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Peter Ebenfelt被授予2020年伯格曼奖。每隔一到两年,这些奖项表彰核函数(kernel?function)理论的数学成就及其在实和复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理论中的函数理论方法,并特别关注Bergman算符方法。?2020年的奖金为24,000美元的现金奖励,由两名获奖者平分。

Aline Bonami因对多复变量和解析空间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Bergman奖。她在Bergman和Szeg?投影以及它们相应的全纯函数空间方面的基础工作格外受到认可。?Bonami的工作对复变量理论,算子理论和调和分析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并继续对所有这些领域的当今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获得伯格曼奖使我感到非常惊讶。我对此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 Bonami写道。?“我花了很多时间从事Bergman核,Bergman投影和Bergman空间的工作,看到Bergman的名字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就像是一个梦想。”

Bonami是法国奥尔良大学的名誉教授,自1973年以来一直担任教授。最初专攻调和分析,她于1970年在伊夫·迈耶(Yves Meyer)的指导下于奥尔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职业生涯的头几年,她是奥尔赛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全职研究员。

“在70年代,我被一小组从事复分析的研究人员所吸引,他们每周在巴黎第十一大学的奥尔赛会面。这对我后来的兴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回想起这段遍及Bergman核或空间的时间时,在我的脑海中肯定会出现David Békollé, Philippe Charpentier, Sandrine Grellier, and No?l Lohoué。”

Bonami曾获得法国科学院(2001年)颁发的卡里尔(Thébault)奖,小学院奖(Prix Petit d'Ormoy),2005年波兰国家合作研究教育部奖,2005年Palmes Académiques指挥官奖以及Chevalier de laLégiond'Honneur(2010)。她曾担任欧洲调和分析和相关问题委员会国际水文计划网络的协调员(2002年至2006年),法国研究部负责评估的数学科学总监(2003年至2006年)以及法国总统数学学会(2012-2013年)。她是西蒙斯基金会非洲计划科学委员会成员(2012)和欧洲青年研究人员科学奖委员会成员(2016),并在阿根廷(2008)和喀麦隆(2011)联合组织了CIMPA学校)。她曾在数个数学期刊的编辑职位中任职。

彼得·埃本菲特(Peter Ebenfelt)因对多复变量,CR几何和偏微分方程的许多重要贡献而获得了伯格曼奖。他因在CR几何中进行映射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结果,对刚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对Bergman核函数的新见解而受到认可。埃本菲特(Ebenfelt)的开创性工作对多复变量,CR几何和几何分析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一代初级数学家提供了灵感。

“我为获得2020年Stefan Bergman奖感到荣幸和谦卑,” Ebenfelt写道。 “该奖项重新激发了我对数学研究的热情,并肯定了研究的起落的努力是值得的。”

Ebenfelt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物理系的数学教授和研究副院长。在斯德哥尔摩KTH皇家技术学院获得工程物理硕士学位后,他于1994年在Harold S. Shapiro的指导下完成了在KTH的博士学位研究。他获得了瑞典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博士后奖学金,后来访问UCSD在M. Salah Baouendi和Linda P. Rothschild的指导下工作了两年。他于1996年在KTH任职,并于2001年晋升为正式教授。第二年,他以正式教授的身份加入UCSD。

“这次,我想借此机会与多年来的所有合作者分享伯格曼奖的荣誉,”Ebenfelt写道。 “我的数学之旅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更像是一项团队运动。”

Ebenfelt是普林斯顿大学关于CR几何的教科书的作者。他于1996年获得瑞典数学协会颁发的Wallenberg沃伦贝格奖,并于2000年入选瑞典皇家科学院数学系的第一个五年研究奖学金。他是AMS的会员,也是挪威艺术与科学皇家学会的外国成员。自2001年来到美国以来,他的研究一直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

关于奖项

Bergman伯格曼奖旨在纪念Stefan Bergman,他以对多复变量的研究而闻名,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Bergman投影和Bergman核函数。他是波兰人,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多年,并于1977年去世,享年82岁。他成为AMS成员已有35年。当他的妻子去世时,她的条款将规定以丈夫的名义向特别奖赏拨款,以表彰其研究领域的数学成就。

2021年奖的提名将于2021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举行。

改编自即将于2021年4月发行的《美国数学学会通告》上的一篇文章,译自美国数学会AMS官网 2021-2-11 译者zzllrr小乐 2021-2-13

什么是伯格曼式的电影?

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 伯格曼晚年对自己的创作情况不甚满意,认为自己在重复“伯格曼式的电影”。我试图以自己对他的认识,简单阐述一下他的这个说法。 哲学电影,一个难堪妥帖的标签 虽然伯格曼被一些评论家奉为“哲人”,其作品被称为“哲学电影”,但他本人对“哲学家”的“溢美之辞”从来没有作出过任何反应。我怀疑这个来历几不可考的评价不仅不够中肯,而且是否真的曾经到达过他本人那里。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拥有形而上思辨力和操持某种世界观的人还不能被称为哲人,探讨自己生命中的信仰、困惑、人性和道德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表达以电影的方式固定下来,可以被称为艺术品,但没有必要加上哲学的修饰词。之所以要为“哲学家”伯格曼“正名”,是想强调作为电影艺术家的伯格曼对于自己生命体验和思考的电影表达,而引出世界观的问题,不能过度脱离电影的文本及其承载传达的信息。 更多时候,艺术作品不是回答了什么问题,而是它提出了什么问题。我相信越是伟大的作品,它就越不是解决了什么,而是敏锐地提出了人类所感到的那些疑问和遭遇到的那些困境。 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困惑比我们的更伟大。 意识流电影,伯格曼的电影本体 《野草莓》(1957)是伯格曼式的电影时空处理的代表作,意识流作为一种电影观念亦随之确立。其实,早在《恋爱课程》(1953)中,他就对电影的时空切换与叙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一个现在进行时的叙事框架中,由大的叙事段落通过各种逻辑关联结构整部影片——这些叙事段落由人物的前史、人物关系、人物处境来决定。它为后来的《野草莓》奠定了一个宝贵的基础。 罗素已经对伯格曼的关于绵延与时间的理论做了一个精确的评价:把“回想”这样一个现在事件同所回想的过去事件混淆起来。这的确令我们想到伯格曼《野草莓》中的伊撒克教授身临其境,在童年时空与当下时空穿梭的情景。但罗素的批评还没有结束:“伯格曼叙述的是知觉与回想——两者都是现在的事实——的差异,而他以为自己所叙述的是现在与过去的差异。只要一认识到这种混淆,便明白他的时间理论简直是一个把时间完全略掉的理论。” 作为衡量电影本体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在时空处理上,《野草莓》的空间处理依据的仍然是以时态的紊乱和模糊为主的时间处理方式。这一点和费里尼的《八部半》(1962)近似。 我真正想说的是《狼的时刻》(1966)。我认为它是电影史上意识流电影的巅峰之作,无人能出其右,因为表面上它完全是线性叙事的,时态更是清晰无比。 但《狼的时刻》的叙事材质却是由两种不同质的生活层面交织而成:现实生活层面和心理生活层面,它甚至可以有两个故事梗概,其中一个只有主人公两个人物,而另一个却有十多个人物。那些看似拟人其实是人的人物关系设置,那些看似是人却是拟人的人物内心的外化呈现,在线性叙事的时间进展中却又完全失去了时间概念或者无视人类的时间经验,成为一个由纯粹空间构成的迷宫式空间结构。唯一确定的时间就是影片的放映时间了,在这一时间线上展开的,是两种不同质的空间穿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在混乱的空间游戏中一览无遗。这一在时空处理上的成就也超越了更早的意识流文学。 捕捉精神生命,伯格曼的精英意识 《芬妮与亚历山大》(以下简称《芬》)(1983)常常令我想起丹麦导演奥古斯丁的《征服者佩尔》(1985),因为都是北欧电影,第一主角都是少年,佩尔父子是来自瑞典的打工者,而且冯·席度饰演佩尔的父亲,他是伯格曼主要作品的主演。 但是,两个导演的意图大异其趣。《征服者佩尔》通过少年佩尔的成长和成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毫无疑问他过于早熟了),去展示生存的苦难、肉身的沉重、现实的残酷。这是19世纪丹麦、瑞典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导演为那些根本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姓氏的人们立传并告诉我们他们的姓氏和存在。和那些充满成功者和胜利者的历史不同,它是一部关于失败者和受难者的历史。这是一部在社会责任感上带有浓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痕迹的作品。 伯格曼的作品一向对此没有反映。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价值体系,伯格曼带有强烈的贵族气质,关心人物的精神价值,也是他自己精神生活的投射。可以说,伯格曼的精英意识贯穿着他一生的创作历程,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贫困、饥馑、战争、灾难对人的肉身形成的挤迫。 伯格曼的主人公以画家、音乐家、演员、导演、骑士、牧师、官员、资产阶级为主,连魔术师都是可以被召进宫廷表演的。 当佩尔和雇佣长工们还在与物质贫困作斗争的时候,亚历山大经历的根本不是这些磨难。《第七封印》(1956)中的骑士与死神拖延时间,只为了追寻生的意义是什么;《野草莓》中的伊萨克和家人,面临的是对亲人间感情的重新审视;《冬日之光》(1961/1962)中的圣坛与弥撒,表达的是牧师多马在简陋的小教堂中陷入对上帝的深深疑惑;《狼的时刻》中的约翰来到荒岛,隐居为了逃避世人与自己的种种情感关系;《哭喊与耳语》中的安娜,在病危之际回忆姐妹们和好如初的时光;即便是《芬》中的教授和主教,在负债累累和濒临破产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中产阶级的教养……不是没有物质贫困状况的出现,而是作者关心的不在这些方面,《第七封印》表现被瘟疫吞噬的欧洲尸横遍野,但这仍然不能阻止骑士对神的追问。 也正是因此,伯格曼的作品中罕见那种特别打动人的情感细节,比如佩尔生日时父亲赠送的小刀,那里饱含着一个老弱的父亲能给予儿子的所有的爱!在伯格曼这里,即使有情感流露也是在主人公执著于对真理的探究时所体现出的饥渴慕义,或者是冷冰冰的亲人之间的关系。伯格曼作品所蕴藏的,是一种“精英式的激情”。《芬》在伯格曼所有电影中算是最温情脉脉了。 宗教问题,伯格曼的信仰品质 从来没有一位电影导演可以像伯格曼这样,如此清晰、强烈、精彩而且诗意盎然地在叙事电影中放置宗教探讨和信仰体验。 伯格曼为什么舍弃自己的基督教信仰? 克尔凯郭尔说,“我们这个时代尽管有了信仰,有了将水变成酒的信仰奇迹,它也并未止步不前;它还会走得更远,它把酒变成水……”对于没有明确信仰背景的人来说,这个信仰地震的强度往往会被严重低估,或者被认为根本没有发生,因为水一直是水。但对于有信仰经历却不愿止步于信仰的人来说,酒变回水形成的巨大的失落感,灵魂失去了被高举的绝对力量而以巨大的落差跌落下来,脆弱的肉身根本难以承受。这需要真正的勇气。 《第七封印》中有人类最终极的疑问,即灵魂归属的痛苦疑问,但仍然“纯真而浪漫”,信仰虔诚,骑士安东尼俄斯·布洛克在面对死神时,有对死亡的恐惧与战栗,有对上帝的怀疑和追问,更有对上帝的敬畏和信仰,对生的意义的从容体验。 我反对那种可笑的“宗教三部曲”之类的说法,我认为,接下来的《处女泉》(1959)、《犹在镜中》(1960)和《冬日之光》后面的《沉默》(1962),都是伯格曼信仰品质变化的节点,但肯綮在于《冬日之光》。 《冬日之光》的叙事进程完全是按照耶稣生命的最后进程安排的: 牧师主持弥撒——耶稣设立最后的晚餐 牧师的怀疑、痛苦和无助——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神的沉默和耶稣的瞬间孤独牧师的挣扎和平安——耶稣在各各他上十字架、复活 整部影片简洁的文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基督教话语体系作为参照的互本文。伯格曼把耶稣和神有片刻隔绝的那个短暂瞬间,化身为牧师多马,放大到全片的过程中来。伯格曼得以回到了耶稣受难前的起点,一切叙事进程尽管仍然按照耶稣的主要经历来进行,却完全是一个怀疑的进程。 牧师多马跟从了耶稣基督,在影片结尾降服了;也跟从了使徒多马,在影片结尾相信了。可以说这是人的有限寻求得到了一种无限安慰,是人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做出的信靠决定;也可以说是伯格曼对于神的一次变相皈依,或者是伯格曼通过多马对神的皈依完成了自己对神的怀疑和远离。 “上帝的形象动摇了,我仍未放弃人负载着神圣目的的想法,手术终于完成了。”从宗教到宗教感,这是伯格曼不惑之年前后密集的作品凝结的信仰品质。 最后,我们仍须注意,宗教感是一种固执地认为精神大于物质的情感。没有了具体的神,但伯格曼并未失去人应有的敬畏。

英格玛·伯格曼的代表作是什么?

40年代的创作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Hets,1944),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 Alf Sjoberg 拍成影片。 1946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Kris,1946)。(1948)、《渴》和《监狱》(Fangelse,1949)等片。 中期创作 50年代初,在电影艺术上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1957)、《野草莓》(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成熟期的创作 1977年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1977)。 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Hostsonaten,1978),描写事业与 英格玛·伯格曼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 Ingrid Bergman 主演。 1982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80年代退休 自1983年完成《芬尼和亚历山大》之后宣布不再拍片,但实际上,他通过自己的剧本仍在对瑞典电影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1992年,著名丹麦-瑞典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执导了伯格曼编剧的影片《最美好的愿望》(Goda viljan, Den,1992)。这部描写伯格曼父母感情生活的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荣获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同年,伯格曼的儿子丹尼尔·伯格曼也把父亲的小说《星期天的孩子》(Sondagsbarn,1992)搬上了银幕。 1996年,伯格曼的另一个剧本《私人的谈话》(Enskilda samtal,1996)又被与他长期合作的女演员、导演丽芙·乌尔曼拍成了电视剧。 2003年,为瑞典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电影《萨拉邦德》(Saraband,2003),这是自《芬尼与亚历山大》以后20多年来惟一在电影院里与观众见面的伯格曼长片。影片在法国著名女演员让娜·莫罗的建议下,参加了昂热首映电影节组织策划的瑞典电影大师观摩展。

求关于英格玛·伯格曼的资料

伯格曼是世界电影艺术史上绝对顶级的大师,这个人,开辟了现代主义者里电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一些复杂的电影语言手段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的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伯格曼进入了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他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他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这为他日后的电影编导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4年伯格曼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阿尔夫·斯约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1948)、《渴》和《监狱》(1949)等片。

50年代初,伯格曼在电影艺术上成熟起来。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术师》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伯格曼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1977年伯格曼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英格丽·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伯格曼电影作品一览表:

1953年,《小丑的夜晚》、《爱的一课》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执导电视剧。编导电影《野草莓》、《生命的门槛》

1958年,《面孔》(美国上映时改名《魔术师》)

1959年,《处女泉》

1960年,《魔鬼的眼睛》、《犹在镜中》直译为《穿过昏暗的玻璃》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这些女人们》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时刻》

1967年,《羞耻》

1968年,《仪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纪录片

1970年,《接触》

1971年,54岁。《喊叫与耳语》(《呼喊和细语》);

1972年,《婚姻场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对面》

1976年,4月,离开瑞典,过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编导《蛇蛋》

1977年,在挪威编导《秋天奏鸣曲》

1978年,60岁。与8个子女欢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亚历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83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排练之后》;拍摄纪录片《卡琳的面孔》以纪念母亲。

1984年,导演莎剧《李尔王》。

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写完自传《魔灯》;导演莎剧《哈姆雷特》

获奖情况: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国际奖、最佳导演奖、女演员集体演技奖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魔术师》 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处女之泉》 1960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哭泣与耳语》 1972年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面面相觑》 1977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电影年谱: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诞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埃里克是斯德哥尔摩一个教堂的副牧师,他的母亲名叫卡琳。

1920年,3岁,全家迁往斯德哥尔摩。

1922年,5岁,妹妹玛格丽特诞生。

1924年,7岁,父亲埃里克被任命为索非亚皇家医院牧师。

1934年,17岁,上高中。暑假期间以交换学生身份来到德国图林根市。游览柏林。

1937年,20岁,通过大学入学考试。

1938年,21岁,服兵役,接受短期军训。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5月,第一次排演舞台剧《远航》(文恩);《幸福的佩尔的旅行》和《奥洛夫老师》(斯特林堡)等。

1939年,22岁,请求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工作,未被接受。

1940年,23岁,离开斯德哥尔摩大学。。

1942年,25岁,9月,他创作的舞台剧《潘趣之死》上演。进入电影公司。

1943年,26岁,在瑞典电影公司编剧部门工作。3月,同艾丝·费希尔结婚。

1944年,27岁,根据自己高中生活写成的电影剧本处女作《苦恼》由阿尔夫·斯约伯格拍成影片。

1945年,28岁,7月,独立执导第一部电影作品《危机》。与第一任妻子离婚。随后与爱伦·林德斯特洛姆结婚。女儿爱娃出生。

1946年,夏天,执导电影《雨中情》(又名《男人与一把雨伞》)。11月,导演加缪的舞台剧《卡利固拉》,获得成功。儿子扬出生。

1947年,导演3部舞台剧。导演广播剧《玩火》和《荷兰人》(斯特林堡作品)。编导电影《欲望岛》;导演电影《黑暗中的音乐》。

1948年,编导电影《港口的呼唤》和《监狱》。

1949年,导演电影《三种奇怪的爱情》;编导电影《喜悦》。

1950年,编导影片《夏日插曲》;导演影片《不该在此发生》。与第二任妻子离婚。

1951年,编电影剧本《离婚》。与甘·哈格堡结婚。儿子小英格玛诞生。

1952年,编导影片《女人的期待》、《莫尼卡在夏天》。

——以下均为他编导的电影:

(同时还在从事舞台剧和广播剧编剧、导演,从略)

1953年,《小丑的夜晚》、《爱的一课》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执导电视剧。编导电影《野草莓》、《生命的门槛》

1958年,《面孔》(美国上映时改名《魔术师》)

1959年,《处女泉》

1960年,43岁。《魔鬼的眼睛》、《犹在镜中》(直译为《穿过昏暗的玻璃》,是圣经典故)。同钢琴家谢比·拉雷特结婚,谢比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这些女人们》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时刻》

1967年,《羞耻》

1968年,《仪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纪录片

1970年,《接触》

1971年,54岁。《喊叫与耳语》(《呼喊和细语》);第五次结婚。

1972年,《婚姻场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对面》

1976年,4月,离开瑞典,过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编导《蛇蛋》

1977年,在挪威编导《秋天奏鸣曲》

1978年,60岁。与8个子女欢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亚历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83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排练之后》;拍摄纪录片《卡琳的面孔》以纪念母亲。

1984年,导演莎剧《李尔王》。

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写完自传《魔灯》;导演莎剧《哈姆雷特》。

如果一个人生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那样的灵魂,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

伯格曼终生处于内心混乱、纠葛的状态。这些混乱和纠葛有来自具体的因素,比如情感纷扰、工作压力、紧张或疏离的人际关系,等等,但更多的时候,他的混乱和纠葛完全出自他的生命本身。他的质地本身就是混乱的,纠葛的,也可以说,他的基因就是如此,于是,他在生命的每一个点上都站不稳,爱情不能固定他,功名不能固定他,自然的美好、日常生活的平稳、天伦之乐的温馨、站在荣誉顶峰的辉煌,都不能固定他。

这样的生命个体是相当不幸的。但是,他的混乱和纠葛,成就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能力,为世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们感激他,感激他的痛苦,虽然我们的感激对他丝毫没有作用。

伯格曼的电影自不必多说,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凡的提炼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认为,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贯通这两个艺术领域的人。这几乎可以说他拥有两个大脑。很多年前看过伯格曼的自传《魔灯》。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自传杰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自传之一。前段时间,又看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电影馆”丛书推出的《伯格曼论电影》,在这部以其电影作品为经、个人心理历史为纬织成的自传性论著中,我读到了这样的一些段落:

“我在零散的时光中漫游,事实上我一直住在梦里,偶尔探访现实世界。”

“怀着幼年时期的饥渴,我投身于自己选定的媒介,几十年来昏乱地供应梦想、感官经验、幻想、神智不清的妄念、神经衰弱、受约束的信念和纯粹的谎言,始终不厌倦。”

伯格曼还说,“我一向对混乱和秩序之间难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兴趣。”但是,“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觉得自己在锯一根支撑你全身重量的树枝时,你也会感到害怕的。”

不,事实上,伯格曼从没有在根本上感到害怕。这是他从世上所有灵魂混乱纠葛的人中间脱颖而出的原因。他的一生、他的电影、他的文字,每一页上都印着一个水纹字样:“不怕”。他在这“不怕”之上,疑惑、沮丧、疲惫、愤怒、伤心,甚至害怕。然后,他又在这些东西之上努力、努力、永远努力。他同其他同样生命质地的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被混乱和纠葛所控制,进而一天天贫弱下去。而伯格曼,他不。我喜欢他的一句豪言壮语:“我始终有能力把恶魔放在战车前。”事实上,他做到了。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照片处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