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缓冲区溢出的方法,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
如何防止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主要是一个 C/C++ 问题。尽管在通常情况下它很容易修补。但它们仍然是一种对安全代码的威胁。不管是用户也好,程序的攻击者也好,当提供的数据长度大于应用程序预期的长度时,便会发生缓冲区溢出,此时数据会溢出到内部存储器空间。有两种缓冲区溢出不明显且难以修复。一是开发人员没有预料到外部提供的数据会比内部缓冲区大。溢出导致了内存中其他数据结构的破坏,这种破坏通常会被攻击者利用,以运行恶意代码。二是数组索引错误也会造成缓冲区下溢和超限,但这种情况没那么普遍。请看以下 C++ 代码片段: void DoSomething(char *cBuffSrc, DWORD cbBuffSrc)
{
char cBuffDest[32];
memcpy(cBuffDest,cBuffSrc,cbBuffSrc);
}
问题在哪里呢?事实上,如果 cBuffSrc 和 cbBuffSrc 来自可信赖的源(例如不信任数据并因此而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大小的代码),则这段代码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如果数据来自不可信赖的源,也未得到验证,那么攻击者(不可信赖源)很容易就可以使 cBuffSrc 比 cBuffDest 大,同时也将 cbBuffSrc 设定为比 cBuffDest 大。当 memcpy 将数据复制到 cBuffDest 中时,来自 DoSomething 的返回地址就会被更改,因为 cBuffDest 在函数的堆栈框架上与返回地址相邻,此时攻击者即可通过代码执行一些恶意操作。弥补的方法就是不要信任用户的输入,并且不信任 cBuffSrc 和 cbBuffSrc 中携带的任何数据:
void DoSomething(char *cBuffSrc, DWORD cbBuffSrc)
{
const DWORD cbBuffDest = 32;
char cBuffDest[cbBuffDest];
#ifdef _DEBUG
memset(cBuffDest, 0x33, cbBuffSrc);
#endif
memcpy(cBuffDest, cBuffSrc, min(cbBuffDest, cbBuffSrc));
}
此函数展示了一个能够减少缓冲区溢出的正确编写的函数的三个特性。首先,它要求调用者提供缓冲区的长度。当然,您不能盲目相信这个值!接下来,在一个调试版本中,代码将探测缓冲区是否真的足够大,以便能够存放源缓冲区。如果不能,则可能触发一个访问冲突并把代码载入调试器。在调试时,您会惊奇地发现竟有如此多的错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 memcpy 的调用是防御性的,它不会复制多于目标缓冲区存放能力的数据
C语言中为了避免缓冲区溢出应尽量使用哪些函数
C中的绶冲区溢出是因为地址引用出界,如果出了这个程序的界就会产生异常。
没有像C++中那样的new delete等操作符的C更加灵活但也没有那样检查,所有的检查都是程序员自己完成的。
所以,没有这类的函数,比如像malloc calloc等都只是分配内存,而分配了多少内存只有程序员知道,越界了也没办法。编译程序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这样的问题。
如何注意这些问题
(1):数组定义时就定义好长度。使用时,不要超过。
(2):分配或申请内存时,也定义好长度,使用时,不能超过。
(3):对于不确定的数据缓冲,定义一个量超过时丢弃一部分不需要或可丢弃的。
怎么防止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ubuntu
防止缓冲区举出 ,可以参考 如下几点建议:
1、避免使用编译器中自带的库文件
编程语言通常都要带有库文件。如果一个库文件具有某些漏洞,任何包括该库文件的应用程序就都会有这些漏洞。因此,黑客往往会先试图利用常用的库文件中已知的漏洞来达到攻击本地应用程序的目的。
库文件本身也不可靠。虽然最新的编译器都开始加入大量可靠的库文件,但长期以来库文件为了提供了快速、简单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几乎没有考虑到安全编码的问题。C + +编程语言就是这种形式的最典型代表。而用C + +编写的程序中依赖的标准库就很容易在运行时产生错误,这也为希望利用缓冲区溢出进行攻击的黑客们提供了实现他们想法的机会。
2、验证所有的用户输入
要在本地应用程序上验证所有的用户输入,首先要确保输入字符串的长度是有效长度。举个例子,假设你的程序设计的是接受50个文本字符的输入,并将它们添加到数据库里。如果用户输入75个字符,那么他们就输入了超出数据库可以容纳的字符,这样以来谁都不能预测程序接下来的运行状况。因此,用户的输入应该这样设计:在用户输入文本字符串时,先将该字符串的长度同最大允许长度进行比较,在字符串超过最大允许长度时能对其进行必要的拦截。
3、过滤掉潜在的恶意输入
过滤是另一个很好的防御措施。先看下面例子中的ASP代码:
这是从用户的输入中过滤掉HTML代码,撇号和引号的代码。
?
strNewString = Request.Form("Review")
strNewString = Replace(strNewString, "", " amp;")
strNewString = Replace(strNewString, "", " lt;")
strNewString = Replace(strNewString, "", " gt;")
strNewString = Replace(strNewString, "'", "`")
strNewString = Replace(strNewString, chr(34), "``")
上面的代码用于目前我正在开发的电子商务网站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过滤掉可能会导致数据库出现问题的HTML代码和符号。在HTML代码中,使用""和""的符号来命名一个HTML标签。为了防止用户可能会在他们的输入里嵌入HTML代码,因此程序过滤掉了""和""符号。
如何防范Linux操作系统下缓冲区溢出攻击
Linux下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威胁既来自于软件的编写机制,也来自于Linux(和Unix)系统本身的特性。实际上,缓冲区溢出攻击及各种计算机 病毒猖獗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计算机系统都是采用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这一基本原理使得程序和数据都可以在内存中被繁殖、拷贝和执行。因此, 要想有效地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双管其下。
确保代码正确安全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根源在于编写程序的机制。因此,防范缓冲区溢出漏洞首先应该确保在Linux系统上运行的程序(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代码的正 确性,避免程序中有不检查变量、缓冲区大小及边界等情况存在。比如,使用grep工具搜索源代码中容易产生漏洞的库调用,检测变量的大小、数组的边界、对 指针变量进行保护,以及使用具有边界、大小检测功能的C编译器等。
基于一定的安全策略设置系统
攻击者攻击某一个Linux系统,必须事先通过某些途径对要攻击的系统做必要的了解,如版本信息等,然后再利用系统的某些设置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控制 权。因此,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系统设置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这些策略种类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只列举几个典型措施:
(1)在装有Telnet服务的情况下,通过手工改写“/etc/inetd.conf”文件中的Telnet设置,使得远程登录的用户无法看到系统的提示信息。具体方法是将Telnet设置改写为:
telnet stream tcp nowait root /usr/sbin/tcpd/in.telnetd -h
末尾加上“-h”参数可以让守护进程不显示任何系统信息,只显示登录提示。
(2)改写“rc.local”文件。默认情况下,当登录Linux系统时系统运行rc.local文件,显示该Linux发行版本的名字、版本 号、内核版本和服务器名称等信息,这使得大量系统信息被泄露。将“rc.local”文件中显示这些信息的代码注释掉,可以使系统不显示这些信息。
一种方法是在显示这-些信息的代码行前加“#”:
……# echo “”/etc/issue# echo “$R”/etc/issue#echo”Kernel $ (uname -r)on $a $(uname -m)”/etc/issue##echo/etc/issue……
另一种方法是将保存有系统信息的文件/etc/issue.net和issue删除。这两个文件分别用于在远程登录和本地登录时向用户提供相关信息。删除这两个文件的同时,仍需要完成方法一中的注释工作,否则,系统在启动时将会自动重新生成这两个文件。
(3)禁止提供finger服务。在Linux系统中,使用finger命令可以显示本地或远程系统中目前已登录用户的详细信息。禁止提供finger服务的有效方法是,通过修改该文件属性、权限(改为600)使得只有root用户才可以执行该命令。
(4)处理“inetd.conf”文件。Linux系统通过inetd(超级服务器)程序根据网络请求装入网络程序。该程序通过“/etc /inetd.conf”文件获得inetd在监听哪些网络端口,为每个端口启动哪些特定服务等信息。因此,该文件同样会泄露大量的敏感信息。解决问题的 方法是,通过将其权限改为600只允许root用户访问,并通过改写“/etc/inetd.conf”文件将不需要的服务程序禁止掉,最后修改该文件的 属性使其不能被修改。
总结
缓冲区溢出攻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太普遍,且易于实现攻击,因此缓冲区溢出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所幸的是,OpenBSD开发组为解决这一安全难题采用了三种新的有效策略。相信不久的将来,Linux用户可以不再为缓冲区溢出攻击而寝食难安了。
RAR文件在Linux下用起来
要在Linux下处理.rar文件,需要安装RARforLinux。该软件可以从网上下载,但要记住,它不是免费的。大家可从 下载RARforLinux 3.2.0,然后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 tar -xzpvf rarlinux-3.2.0.tar.gz
# cd rar
# make
安装后就有了rar和unrar这两个程序,rar是压缩程序,unrar是解压程序。它们的参数选项很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依旧举例说明一下其用法:
# rar a all *.mp3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mp3的文件压缩成一个rar包,名为all.rar,该程序会将.rar 扩展名将自动附加到包名后。
# unrar e all.rar
这条命令是将all.rar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出来。
编辑推荐
Linux系统下配置Netware服务器方法
嵌入式设备上的 Linux 系统开发
深度介绍Linux内核是如何工作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