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论(供求论文)

http://www.itjxue.com  2023-02-27 17:19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从需求与供给理论分析“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调节作用

“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机制来指引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供求关系,价格高则供给量大需求量小,价格低则供给量小需求量大。比如:当某个商品价格过高,就会吸引更多商家投入,从而增加此商品的供给,商品供给的增加进而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商家会因为成本和利润等问题放弃此商品,从而供给减少,此商品价格上升。

“看得见的手”是政府出台的种种政策对经济的干预行为,是国家宏观调控。比如铝生产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污染物,直接排入了空气、水域中。对生产者来说,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会考虑这些污染的影响。此时政府出面,干预铝行业的行为。比如对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这样增加了铝生产者的成本,使得其生产更少的铝,供小于求,就会导致铝价格上升。

拓展资料: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是由供求关系衍生的理论。或者说是供给量与需求的关系理论。供给量指的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某一市场要售出的商品量,供给量的多少取决于生产量的多少。本期生产量与上期价格相关:上期价格高,本期生产量会增加;上期价格低,本期生产量会减少。供给量随着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需求指的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不同价格情况下的需求量,需求主要与收入相关,偏好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需求。当供给量的变化率dQ/Q小于需求的变化率dm/m时,价格上涨;当供给量的变化率dQ/Q大于需求的变化率dm/m时,价格下降。这就是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

结合均衡价格形成的供求理论分析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趋势

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国际贸易中国家间的收入分配关系问题。见仁见智,如果这方面有缺口,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部分: 1、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特别是对已经贷出的巨量资金进行跟踪处理。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应该说。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头老百姓不懂什么是“地产泡沫”;专家学者懂泡沫,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贸易自由化及其对社会不平等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已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依据是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经济结构调整将相应地影响就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中国要进行结构治理,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以及相关的政策。往往从不同人嘴里出来的是不同的概念。乱成一团的主要原因是参照标准问题。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1.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 )劳动分工能使生产率提高并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852 宏微观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内容一.供求理论1.需求、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2.供给、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5.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的运用二.效用论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线4.消费者的均衡5.中国究竟有没有地产泡沫,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

不如直接动用外币储蓄补贴石油。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 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

。从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开始,1.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问题 在当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目前,

时下流传的房地产泡沫说,后经李嘉图修正,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对这方面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深化。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是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

如何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尤其是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852 宏微观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内容一.供求理论1.需求、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2.供给、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4.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5.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的运用二.效用论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线4.消费者的均衡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生产论1.生产函数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4.等成本线5.规模报酬 四.成本论1.成本的概念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4.长期成本曲线5.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6.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五.市场论1.不同类型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及厂商的均衡3.垄断市场特点及均衡4.垄断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的均衡5.寡头市场特点及分析模型6.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六.生产要素价格决定1.引致需求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4.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七.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理论1.一般均衡理论2.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3.帕累托最优状态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政策1.市场失灵及主要表现2.克服外在性的对策、收入均等化政策宏观部分考试内容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和相互关系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 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乘数理论4.两(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的含义及其形成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的含义及其形成5.两个市场同时均衡:IS-LM 求解、调整6.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四.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影响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五.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新古典增长理论及模型3.内生增长理论及模型4.乘数-加速数模型5.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六.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及其成因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3.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4.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推荐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2007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2007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选择或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论述题 853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政治经济学1.考试内容①导论 :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性质与意义。 ②商品经济 :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商品与货币 ( 商品的二因素。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信用。地租及土地价格。 )③经济制度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积累和两极分化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④经济运行 :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市场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财产所有制和微观经济运行。企业制度。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 )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⑤经济发展: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本大纲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准确理解大纲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专业术语。运用所掌握的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 , 比较、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3、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等(2002年出版)二、西方经济学1.考试内容微观经济学:供求与局部均衡。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厂商均衡。博弈论的类型。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本大纲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准确理解大纲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原理、专业术语。运用所掌握的西方经济学原理 , 比较、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3.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主编(2005年出版)

约翰·斯·穆勒提出了什么了什么理论?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年)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长子。穆勒幼小时,老穆勒就给予极严格的训练,3岁时由老穆勒亲自教授希腊文及数学;8岁学拉丁文;稍后又学几何学、代数学、化学及物理;12岁学逻辑学;13岁在父亲的指导下学完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和斯密的《国富论》;14岁到法国学习,先后寄宿在边沁和萨伊家中,受到他们两人思想的影响。1822年,进入他父亲任职的东印度公司服务。1828年任助理检察官,1836年老穆勒去世后接替父亲的职务。他在东印度公司服务35年,于1858年该公司解散时才退休。1865—1868年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提出妇女参政权、比例代表制、爱尔兰土地改革等主张。

穆勒的著作主要有:《逻辑体系》(1843)、《政治经济学未解决的问题》(1844)、《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论自主》(1859)、《政治、哲学及历史论集》(1859—1871)、《功利主义》(1863)、《自传》(1873)。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穆勒所著《政治经济学》一书,被认为是集古典学派理论之大成的著作。该书包括生产论、分配论、价格论、贸易条件的决定等方面内容。

他综合了当时的各种经济理论,修改了斯密、李嘉图关于经济规律普遍性和永恒性观点,把经济规律分为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两类,认为前者是永恒的规律,不依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后者受人类意志的支配,取决于社会的习惯和法律等,因而是可改变的,为他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纲领提供了依据。

穆勒在形式上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同时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融进了他的价值理论中。他在论述价值决定时把商品分为三类:(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如古董等,其价值决定于供求关系。(2)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而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如工业品。其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其市场价值是供求的结果。生产费用具体地说即为工资加平均利润。(3)供给数量可以增加,而其单位生产费用也会随之提高的商品,如农产品。它的价值受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由生产所必需的供给量的最高生产费用决定。

在工资问题上,穆勒把李嘉图的自然工资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结合起来说明。在利润上既接受李嘉图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观点,又接受萨伊、西尼尔等人的观点,把利润分为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分别用节欲、风险报酬和资本家劳动报酬来说明。其地租理论基本上沿袭了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不同的是认为地主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不是绝对对立的。

穆勒在方法论上企图调和抽象法和历史方法,认为前者具有局限性,因而把历史方法引入经济学。穆勒还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人口、国际贸易及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都做了论述。穆勒用折衷主义综合了各种经济学理论,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在几十年内被英国经济学界视为“无可置辩的圣经”。他的理论体系被视为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DNS服务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