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手机系统(ubuntu手机系统最后的版本)

http://www.itjxue.com  2023-02-21 06:07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这个史上最垃圾的手机操作系统,却曾经让无数人为之沸腾

发布于2012年的Nexus4,2013年的Nexus5,2014年的初代一加手机、魅族MX4和魅族MX4 Pro,2015年的Fairphone2“公平手机”……听到这一串“古董”名单,如果你是一位智能手机的玩机老手,可能回因为勾起了遥远的美好回忆而微微一笑;但如果你是近两年才接触智能手机的年轻用户,则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陌生和错愕。

没错,我们三易生活也想问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们并不是对这些老手机感到不解,而是对于它们竟然是2019年8月23日刚刚更新的,某个“最新手机操作系统”的支持机型这件事感到疑惑、遗憾和无奈。

是的,这个操作系统,正是曾经大名鼎鼎、雄心勃勃的Ubuntu Touch。而如今依然拥有着“众多支持者”的它,却已然用一地鸡毛的现实向所有人昭示,手机操作系统,真的不是那么好做。

对于大多数电脑或者手机爱好者来说,Canonical或者UBports可能都是陌生的名字,但说到Ubuntu,只要是稍有“玩机”经验的朋友多少应该都还是听过它的大名的。毕竟作为Linux操作系统当前在全球最成功的发行版之一,Ubuntu可以说拥有了其他所有开源操作系统想要拥有的一切优秀资源和成果。

从技术上来讲,Ubuntu背后的Canonical公司创始人马克·理查德·沙特尔沃思(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展露头角的计算机天才。他22岁就创办了旨在开发互联网验证码的企业Thawte,29岁以平民宇航员的身份登上了国际空间站,并在那里以远距离通话的方式与曼德拉进行了交流。而当他在31岁回归Linux行业时,编程实力、行业地位、金钱储备都令Ubuntu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同行的尊重和帮助。

有技术、有行业地位、有钱,PC版的Ubuntu操作系统还有疯狂的用户支持,作为一个比Android或者iOS起步都更早的开源系统,Ubuntu早在2015年实现了超过10亿人的全球用户总数。在当时的Canonical和Ubuntu支持者们看来,这个Linux先锋兵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那么强大。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此前在PC上的发展实在太过顺利,蒙蔽了Ubuntu主导者对于行业趋势的洞察力。总之,当他们意识到手机将会是未来重要的智能终端形态,并且首次提出为智能手机开发操作系统时,已经是2012年了。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当Ubuntu终于试图推出一个手机上的操作系统演示版的时候,他们发现同样基于Linux的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且更糟糕的是,无论是硬件设备厂商还是软件开发者,都已经习惯了以Android系统的技术作为参照来推出新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Ubuntu没有选择另起炉灶,而是宣布将会把Ubuntu移动版开发成一款“能兼容Android,还能带有浓重Ubuntu风格的自主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和Android采用相同内核,然后在界面、底层逻辑、软件商店上,都使用Ubuntu的技术和美术风格,同时还附带了看起来很新颖的跨平台功能。在最初的设想中,当消费者把这样的“Ubuntu Phone”连接到显示器或者电视上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变成和桌面版Ubuntu系统一样的UI,从而大大强化这一新款移动设备的生产力和办公属性。

客观地来说,这样的商业和技术决定是十分明智的:一方面来说,Ubuntu Touch技术底层上和Android共享,保证了未来系统的至少不会没有软件用;而在外观界面、标志性功能上它又与Android和iOS存在差异性,这也保证了Ubuntu Touch不会那么轻易被埋没。

有技术大佬带队、有充裕资金支持、有长久培养出的成熟软件生态、庞大用户群体作背书。踩在巨人肩上的Ubuntu Touch手机系统曾经一度被视为未来之星。然后在2015年,Ubuntu母公司Canonical就已经正式宣布放弃研发Ubuntu Touch,转而就将其扔给了开源社区UBports。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其实问题并不复杂,只不过是Canonical意识到了两条现实情况而已:一是自身虽然已经在PC操作系统业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但在很多技术细节、开发实力上其实根本还无法与谷歌、苹果甚至老对手微软相比。譬如说之前构想十分美好、作为Ubuntu Touch标志性功能的跨平台界面,就始终无法研制成功,这让这家老牌公司真正看到了自己与巨头们的差距所在。

而更重要的,就是手机硬件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桌面PC,这意味着操作系统的开发者需要得到硬件供应商的大力支持,才能及时针对最新的硬件进行系统适配。如果不这么做(或者没有这样的实力、得不到支持的话)就会出现研发出的系统永远落后于市场,永远只能用在老型号甚至是过时的手机上的局面。而这样的手机操作系统,是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生命力的。

明白了这两点的Canonical果断放弃了Ubuntu Touch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并且把它扔给了UBports这个开源社区。不得不说,UBports的开发者精神上很令人敬佩。他们靠着个人的技术力,就像“愚公移山”一样用缓慢的速度,但丝毫不放弃地继续了Ubuntu Touch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

然而,这种刻苦、坚持的研发得到的成果是什么呢?就是本文开头所述,最新版至今依然只支持2015年的老设备,而且依然BUG成堆的那个Ubuntu Touch OTA-10版本。它依然无法胜任日常使用,依然得不到任何市场化的支持,更糟糕的是,它还束缚了一帮原本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的开发者的精力和视野,让他们在2019年依然忙于解决五年前的硬件设备的驱动、兼容、续航、拍照等等问题。

说实在的,做到这个地步,Ubuntu Touch手机系统已然不只是一个失败的技术案例了,它更像是一个对 社会 资源、对高技术人才的严重浪费企划。而且这个浪费现在依然还在持续,也依然还用它自己的生动遭遇提醒着我们,做好一份手机操作系统,到底有多难。

ubuntu手机系统是基于安卓的吗

Ubuntu和安卓没什么关系。

Ubuntu手机,基于的是Ubuntu的Mobile版本,内核是Linux;Ubuntu原生应用应该是二进制码的,性能快过同样硬件条件的Android手机。

安卓也是基于Linux内核,不过跑了一层Java虚拟机;

ubuntu18.04是安卓系统吗

不是。Ubuntu18.04系统是2018年4月份推出的长期维护支持的Linux系统的Ubuntu发行版本,其中Linux系统是谷歌开发的,适用于ios系统,不是安卓系统。安卓系统英文简称为Android,截止到2022年,是全球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由美国知名的谷歌公司开发,其系统都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如何在手机上安装Ubuntu系统

不要问什么样的手机能安装ubuntu linux,没有意义,andriod就是linux的一个发展版本,准确的说是为移动互联网打造的操作系统,ubuntu也是linux之一,都是用linux内核,(最近3出来了,所以isc也出3的内核了,原来大家都用2.6,官方出内核,个给linux拿去改,比如红旗,google出andriod,又被厂家改比如htc)所以能安装并不奇怪,只是硬件和软件磨合的问题,现在的ubuntu基本上是基于x86框架,也就是我们常用的PC处理器所用的框架,而手机基本上是用arm框架,我们常说的嵌入式。要想把pc平台的ubuntu移到手机,其修改程度一定很大(主要是内核,内核与硬件关系仅次于bios,可以去看看rookit的之类的文章)。网上的不是硬件超牛,就是ubuntu严重缩水。

手机就那么点东西,虚拟机就不要想太多了,当然andriod自身就是靠java虚拟机!

所以开发andriod基本上都是搞java的!

Ubuntu for phones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性

例如向右滑动切换至喜爱的程序、在界面底部下上滑动切换出具体的控制操

作、在顶部手机状态栏左右滑动切换具体的控制栏目等,随着硬件屏幕的增大和人们对点击这种老土交互方式的抛弃,在屏幕上大量使用手势操作应该是将来的发展

潮流,甚至手势可以是通过感应器触发而不只是屏幕;

非常重视Web应用,它可以像原生应用一样使用系统功能,例如系统通知等;对OpenGL也做到了全面支持,同时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本地开发环境QML(刚才QML);

强大而智能的搜索功能,如果你搜索的是人,则提供人的信息,例如FB/TWITTER的信息,而如果你搜索的是电影,则会提供电影的信息,它总能找到你想要的那个;

可以根据用户/企业需求自由订制系统,无论是订制界面风格、数据内容、应用程序等都可以轻松支持,还可以做到云端订制,同时支持多达40多种语言,真正的全球性解决方案;

Ubuntu手机可以和Ubuntu电视/电脑端结合的更紧密,例如你的应用程序一次编写后,将有可以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系统默认提供Ubuntu One云空间,我认为这个有可能成为Dropbox/Google Device的对手。

ubuntu手机系统怎么样

系统程序界面上Ubuntu很简洁,Ubuntu整个系统的学习成本高(其系统的交互操作便是由一大波滑动而组成),系统逻辑上比较普通。Ubuntu起家在桌面系统。由于移动设备的兴起,桌面系统已经不是主要的战场,因此理想状态是当Ubuntu系统的移动设备接上键盘、鼠标等外设的时候,其也能够当作桌面系统使用,这便是手机也能驱动PC的设想。

但目前来看,Ubuntu很难发展起来,系统还不够完善。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上一篇:没有了

推荐Windows服务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