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学语文的利弊分析(用互联网学语文的好处作文800)
互联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哪些
有利有弊
好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文章作者信息、背景资料、影视资料等,扩充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涵。
坏处:大量的网络用语含有太多语病,造成学生表达能力下降
语文教育中计算机技术运用的利弊分析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逐渐成为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估中的必要内容与形式。然而,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对语文教育可谓是利弊同趋,面对当前教育的网络化发展,怎样更好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优势、避免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不利因素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主要就计算机技术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广泛应用的利弊,发表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对同行研究者们起到一些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 高校语文教育;计算机技术;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一、计算机技术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广泛运用的有利因素
(一)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语文教育更多的侧重于感性的思考,教师成功的引领学生到达语文世界的海洋,是一节优质语文课的必要前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刚好能满足这点,兼具声音、影像、文字以及图片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很直观的将课文内容展现给学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注意力,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这种影响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例如一些年代相隔甚远的文学性作品,学生对作家以及作品人物、作品背景等往往表现的十分陌生。对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相关书籍、图片向学生展示、介绍让其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种方式不但会浪费掉大量的课堂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种枯燥式的讲解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故事影片、展示相关主题照片,使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影片欣赏环节,自然而然的去感悟与课题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与作品的人物特点。例如,介绍魏晋时期名士吃药、竹林七贤畅饮等反映当时人物精神风貌的课题时,教师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法逐一列举当时的名、与他们有关的典故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很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但如果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呈现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以及一段反映当时时代特点的短片,这样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一方面容易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更加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其对课堂主题的印象与感悟。
(二)拓宽课堂教学的知识面
相对于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属于一种知识面有限、课堂进展稍慢的教育形式,一字一顿的课堂板书与语言讲解,慢速思考着的大脑。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一切便的快速化,例如,在一节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像学生展示一部文学著作的原著,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通过直观的观察一手文献资料,对于培养学生文学研究能力、加强学生“忠实原著”的意识都有很大帮助。通过让学生直接根据原著去理解课题并总结出结论,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的一些理解失误,还能够加强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为其以后进行语文教学研究与学习打基础。此外,计算机技术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相应的文史资料、人文地域风貌等让学生在了解了相关事件的背景环境之后去更好的感悟作品的内涵,在一定基础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对整个文史体系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强其文学修养与人文素质。多媒体课件在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影片、图片、文史资料、地理环境面貌以及数据表格时就已经潜在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同样是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接受到的知识要远比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为全面化、系统化。不言而喻,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相对要牢固许多。
(三)更有助于高校语文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丰富学生内心情感。相对而言,进行文学知识教学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翘板。让学生在学习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揭示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并以此来培养学生情感才是高校语文教学的根本。然而,计算机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提供必要的课堂情境,使得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更好的酝酿情感,发挥自己求知的欲望去积极探索、感悟课文内涵。高校语文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语文文本情景设置上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将多媒体课件置于专门的文化背景之中,为学生打造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观感,学者从美的意境中领悟教材的情感与学习的内涵。其次,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中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人文风貌及课文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等,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教材,并加深印象。以文本教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单纯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他们很难真正体会到作者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但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的意境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世界之中,从而更容易体会到作者当时极度颓废与迷茫。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许许多多这种类型的课文文本,例如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顾城的《一代人》等,这些文学文本在课前朗读时配上与其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视频,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对诗歌的节奏感的把握,还能够将学生带入诗歌的世界中更好的去品读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文本意境。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行的社会,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严重空泛,他们的语言文化感悟能力普遍低下,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开展更能弥补其精神文化世界的空虚,更好的将学生带进生命飞扬的精神状态下,让其得到更加深刻的心灵洗礼,丰富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其人文主义情怀,践行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好的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语文教育中计算机技术运用的弊端与反思
尽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高校语文教育带来了许多帮助,然而任何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如果在语文教育中盲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但不能为语文教学带来益处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阻碍教学任务的落实。主要弊端及反思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不清语文教学的主次,滥用计算机技术。 尽管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为语文课堂讲解提供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的画面感和整体环境,但它始终无法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性解读。当前,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育中广泛应用,大多数都是顺应形势而为,部分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大量的时间去观看多媒体视频、欣赏多媒体音乐,而教师讲授环节少之又少,这样以来真正需要学生去理解并感悟的语言文字被晾在一边,文本折射的人文艺术将很难得到真正的领悟。毕竟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存在形式是静态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那些声音、画面及相关资料只是用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教材文本,而非取代阅读与思考。当前许多教学者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过度的去依赖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便利,而忽视对教材本身语言魅力的解读,造成教学上主次不分的误区。因此,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一定是多媒体讲解为辅教师讲解与学生思考为主,让多媒体去为语文教学服务而不是去替代教师进行课程讲解。另外一点就是,如果不能充分安排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授之间的主次关系则很容易造成课件与教师教授内容脱节,使得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文本教材。因此,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解的一致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的。
第二,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定位。 通常来讲,教师应当是课堂活动的指导与参与者,其在进行知识传递、文本讲解的同时还担任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思考的引导者,而多数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味的进行PPT播放与演示忽略了身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进行的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引导。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时会受到多媒体课件的干扰,将原本的讲课环节变成了PPT课件演示。从而使得多媒体课件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用课件展示的环节取代了学生的自行阅读与思考和教师的语言讲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资料的准备时,要充分融入自己的思想,始终明确自己与课件在课堂上的立场与作用,不能成为课件的播放者。教师作为课堂活动开展的指导者,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去思考语文文本的内涵,不断累积经验,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生活的好习惯。
第三,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对象主体地位的确立。 计算机技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性技术载体,它在拓展教学空间、加快教学过程的同时也相应的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比较传统的四十五分钟紧张的知识讲解与灌输的课堂形式,这种进行图片、影片观看、文史知识介绍的课堂形式看似轻松但却危机四伏。因为这种较为轻松的精神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养成不去思考的惰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视频短片、声音图片等心生厌倦,进而放弃进行主动的反思与感悟。渐渐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将由理想中的选择性思考与感悟作品内涵变成无节制的接受,对文本中的是非、优劣以及其中折射出来的人文主义内涵也不再保持自己明确的观点。学生更加依赖其眼睛所看到的而拒绝反思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与独特见解,他们会更习惯于依照眼睛看到的现象去为自己建构文学知识模型而不是内心。课堂的主体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本身,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观看着和知识的接受者,这将严重阻碍其语言文字领悟能力提升,不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最终将危及学生身心健康。这将成为高校语文教育中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最大的弊端。所以,将计算机技术带进语文课堂的同时一定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学生自我阅读、理解文本知识能力的培养与自主意识的加强。
三、结论
归根结底,每一种教学工具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兴起的必然结果。因此,进行语文教育时要首先掌握语文教学的总体方向,再适当的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尽量避开其对教学的不利因素。正确处理好计算机教学工具与教师、学生及语文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弱化其不足,强化其优点,对此,每一个处在高校语文教育岗位的教师们都要认真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从而才能更好地以计算机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互联网教育优缺点是什么
一、网络教学的优点
1、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
2、易于拓宽大学生知识面。
3、使学业评价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4、有利于推广研究性学习。
二、网络教学的缺点
1、高校开展网络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上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转变与适应过程。
2、开展网络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而目前国内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因此也限制了网络教学的发展。
3、开展网络教学在管理上难度较大,互联网上的信息量犹如汪洋大海,这其中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一些暴力的、色情的信息也不鲜见,因此,网络教学的管理仍是一个新的课题。
4、网络教学对受教育者思想意识的培养是无法与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的,而这种思想意识的培养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5、网络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设备上都需要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投入。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和的利弊有哪些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老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己学习的天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共享性,计算机的使用和资源的网络化等技术环境,不但有益于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孕育和发展着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更多运用合作式学习的策略,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教师单一传授的方式.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
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多角度的转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因此教师就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另外,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课堂信息量的变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internet上发布的信息包罗万象、充满时代气息,几乎囊括各领域、各学科的最新内容和成果.在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因此,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极大地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语文学习如果仅仅依靠教科书、教者、参考资料等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信息技术则体现了最强的网络优势,搜集更多的语文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实现了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存.
四、学生思维过程的变化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思维的培养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现象到本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探求的问题.在传统的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侧重于对语文知识和结论的简单记忆;而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更侧重于调动各种认知策略去解决阅读和写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对概念性知识本身的记忆过程则相对减少.而且,由于教育技术具有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外化的功能,所以学生能够时刻监测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五、对教师要求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教师必须首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认知工具作用,从零开始,经过5年、10年甚至20年的试验、探索、总结、提高,才能逐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决不是一句一言难尽就可以概括了的.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
网上学习的好处与坏处
网上学习的好处:
1、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地点不固定,随时可以学习。
2、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进行互动与交流,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多,自由的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学习中简单重复操作各种内容,都可以让自己的技能得到提升。
3、所需要的费用成本比较低廉。
网上学习的坏处:
1、学生在网络背景下学习,由于自主性加大,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下意识地只注意自己的心理顺序,而忽略了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
2、教师尚不放心、不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总担心“学生自己能抓住重点吗?”、“这个问题他们能理解吗?”等等,而不敢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交流讨论、自主探寻研究答案。于是教师经常会采用传统的想法介入学生的学习。
3、网上资源纷繁复杂,尤其是还有许多不健康网站,很难保证学生学习不受不利资源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可能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学习和学校学习对比:
办学单位的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对分离的,求学者在教师指导下主要借助于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进行学习,这对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对学生运用教学的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传统学校的校园环境,主要不是采用教师面授教学的形式,而是提供网络教学的环境和学习的指导,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事实上,网络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在自学能力上往往比传统课堂中培养的学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