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交互设计:小豆是豆瓣唯一与“积分”沾边的东西
目前,小豆的确是豆瓣唯一与“积分”沾边的东西,不过可以如果把它看作豆瓣用户成长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传统UGC的“虚拟等级”或“虚拟币”。
虚拟等级:用户通过日常操作,或得到赞同而获取成长值,不同成长值对应不同等级。高等级可以享受更多特权和更好的服务;
虚拟币:虚拟币在电商类网站中通常靠购买行为直接获取,在UGC中通常也与用户行为密切相关。虚拟币可以用于购买虚拟物品、享受更强的功能(不同网站对更强功能的成长体系匹配不同,比如有的是升到10及可以有10G相册空间,有的是100虚拟币购买升级10G相册空间),或者直接用于购买优惠券和享受折扣;
回到小豆,不难发现,实际的小豆新增渠道中只有“使用购书单”一种(感谢和捐赠相对小豆的货币总值不对变化,而官方赠与是豆瓣经济宏观调控的隐藏的手),购书单是豆瓣与其他B2C电商的合作方式,也是豆瓣除了广告外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杨勃:豆瓣网有一个很好的功能“价格比较”,比如每本书在豆瓣网都能够看到在当当、卓越卖多少钱。用户通过这些连接去买书时, 我们会得到一个百分比的回报,大概不到10%。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不会因此多付钱,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价值的汇报,这是我们现在主要的收 入来源。
因此不难理解,小豆相当于变相的消费积分回馈。
任何稳定的经济体都离不开发行、流通、消费的铁三角支撑。因此说完了货币发行,我们再来看看小豆的流通和消费。小豆的流通非常简单,靠“他人的感谢”和“安装小豆捐赠后获取的捐赠”。换句话说,豆瓣鼓励用户产生高质量的内容或维护高质量的小站,对于这些踏实勤奋又乐于奉献的同学,豆瓣的豆友们会给予小豆以资鼓励(谁说豆瓣不运营?用户在帮豆瓣运营,或者我邪恶的猜测,豆瓣的产品经理看到谁的小站好,自己就过去赠豆了)。
小豆的消费有四块:
1、感谢别人——强调豆瓣的高质量、奉献分享、感谢的社区环境;
2、小豆集市优惠——与豆瓣的盈利模式重合,即渠道合作;
3、功能强化——终于发现了一个小豆与传统成长体系的对节点,可以消费用于提高小站房间数上限;
4、增值服务——去阿尔法城开店,相当于“虚拟等级对应的获取优先体验权”和“虚拟币对于的购买增值服务”
回到问题,我依然坚持最开始的观点:小豆是豆瓣用户成长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豆瓣不强调小豆,没有做“小豆等级”、“小豆排行榜”、“小豆勋章”之类,豆瓣希望用户不要把心思放在小豆上,但当做了豆瓣鼓励的操作时,会得到一个小小的惊喜。
用户可以完全忽略小豆的存在,因为豆瓣价值观和生态环境中,一直强调“兴趣和分享”。当你进入一个人的主页,看到他的书、他的电影、他的足迹和分享,这是最好的“资深”证明,而非一个虚拟的排名。这种价值观造就了豆瓣这个“慢公司”,豆瓣也成为了纷杂互联网产品中的一朵奇葩。
我不是文艺青年,我从来没有在豆瓣上狠泡过,但当我忽然想到什么时,会偶尔上一下。我想,豆瓣要得就是这样的效果。
更对成长体系的分享:用户成长体系漫谈。
作者:韩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