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络内容段首空两格是很好的分隔段落的方式(2)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7 20:59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pilcrow

在首行缩进的分段办法推广以前,西方就已经使用(¶)作为段落号(paragraph mark),其构成方法是把字母P[aragraph]翻转过来,在象征眼睛的弯曲部分用墨涂满,所以又称为“盲P号”(blind P sign)。

(¶)用作段落号最初见于1182年左右的一个法国写本,用红色,从13世纪起被推广。英国出版社的《约翰·曼德维尔爵士航海及旅行记》(1499年)、《十诫之精华》(1521年)和《大圣经》(1539年)等书籍,一段开头是顶格排的,特加(¶)作为分段标志。这个段落号西方国家有些书籍至今仍在使用。例如,美国《韦氏新传记词典》把(¶)用于子条目的开头,便于读者在大条目中查找小条目。

后来为便于印刷,这种分段法被简化,空位置仍保留,其后的首字母改用普通的大写铅字排印。这种段落首行缩排法是意大利出版家马努提乌斯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在所出的图书中推广的,从17世纪起成为西文书籍分段的标准形式。

段落首行缩进(paragraph indention/абзацный отступ),苏联学者伊·维·费多罗夫娜称为“分段号”(знак абзацного въ?деления)。她在所箸《俄语标点的历史与原理》一书中指出“许多语法学家认为这是特种标点符号”,并强调“如果认为段落是标点符号,那么这个符号将是‘最有意义’的,然而应当承认它最难用好,因为如何分段并没有任何成规可循”(列宁格勒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16页)。

段首空格的作用

段落停顿(to mark a pause)。

段落标识(setting the paragraph apart from what precedes it)。

网络内容要不要段首空格

1、万维网的默认对齐方式是靠左对齐。

2、网络内容尤其是博客内容编写时也常用左右对齐。(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从而使得页面看起来整齐。

3、段首缩进在大多数中文排版中被使用。

4、在新的段落没有明确标题标识的情况下,需要标识出段落来。如果段落有了标题标识(比如粗体标识),段首缩进不是必需的。

5、基于共同排版风格的考虑,段首是否缩进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时候,段首缩进就内容整体而言,看起来更好一些。

6、汉字的可读性。汉字字形复杂,但这不影响它的可读性,更不存在阅读的压迫感之说。汉字阅读和理解的容易程度难于英文是由汉字本身的语言难度所决定的。影响可读性的因素包括词句的长度,以及非常用词的出现频度。

汉字的易读性。对易读性的研究在19世纪晚期就已经发布,但普遍的共识是:人的阅读过程惊人的强悍,以至于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因此比较研究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或者齐行与不齐行,到底哪个更好,始终无法得出定论。 但是段落的分明可以增强内容的易读性。(此条部分观点来自维基百科“字体排印学”词条http://zh.wikipedia.org/zh-cn/字体排印学 )

7、用户需要页面内容具有显而易见的排列方式,希望不同类型的文本有着清晰的起始位置。而段首空两格(缩进)不失为一种很优雅的办法。

8、右侧留白分割段落显然不如左侧的一致性空格分隔段落好。左侧留空格分隔段落更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除了部分语言的阅读习惯,比如阿拉伯文或希伯来文等。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还是从左向右阅读的,这也是(¶)用在段落开头而不放在段落结尾的原因吧。

9、段首不管空两格还是空一格(比如日文有时的首行缩进),只要一致性地呈现出段落类型即可。有些报纸和杂志因为关照到页面内容呈现宽度有限,如果每行段首空两格,内容容易被扯得零碎,对易读性没好处,所以缩进程度的大小只要能区分段落即可。

10、段首首字放大(initial)不失为段落标识的一种好方法。英文通过首字母大写或者放大来表示段落的开始,对于中文,首字放大(下沉)即可。

11、段落间增加空行取决于你的内容编写,简单的内容层次增加段落空行有益于阅读。

12、段落增加空行我认为基本不会给阅读带来信息获取的障碍,而且长段落间短小的段落空行的确可以缓解长时间阅读带来的压迫感。问题在于,段落空行的过多出现会对文章内容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行间距的易读性产生冲击。所以段落中的空行并不可取。(关于标题易用性设计的更多资料可以阅读《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中“设计易用的网页”章节)

13、网络内容的编写需要照顾到以上所说的第12点。编写简短的段落,较多使用短语,将一些信息使用“列表”和“表格”呈现出来可以很好地改善内容的易读性。

最后总结一下,大多数中文网络内容段首空两格(缩进)是很好的分隔段落的方式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