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网站上产品经理:满足自己数据控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7 21:17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轻度数据控,胡言乱语话知乎

我习惯于睡觉前逛会“知乎”,这源于大约两周前我所蜗居的公寓楼突然整体换了宽带运营商,从电信变成了联通。在这之后,每次我睡觉前想逛会XX网站,都会弹出一个窗口告之,我当前所浏览的网站内容有不健康内容,为了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稳定,巴拉巴拉必须关掉。于是,原本第二选择的知乎网站,扶摇而上坐稳了第一把交椅。当然,如果某天“知乎”也不幸进入联通黑名单的话,我也应该能够及时找到下一家网站,,兴趣广泛的人果然不怕和谐。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知乎上有这么多产品经理”?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但没有数据就没有说服力,于是非常蛋疼地给知乎首页做了简单的数据统计,小小满足一下自己数据控的需求,可以贻笑大方是最好的。

在知乎首页上一共会显示60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排位是实时更新,如果问题有被人添加了一个答案就会被推到首页,依次反复。统计的数据是在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23:34完成的,为了统计的方便将知乎上的问题分为五大类,依次是:it的闷骚,pm的自艾,圈内八卦、天外飞仙、知乎知乎。

简单来解释一下类型问题的分类,所谓it男的闷骚,是包括诸如“有什么方法可以彻底忘记一个人”这样的知音体情感话题。这类问题在首页中一共出现3道。所谓pm的资源,是包括诸如“产品经理是一个悲剧群体,是不是”这样有关于产品经理展开的话题。这类问题在首页中一共出现了17道。所谓圈内八卦,是包括诸如“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李开复”这样圈内人士扯淡的话题,一共出现了26道。所谓天外飞仙,是包括诸如“颜色的名字是如何被定义的?为什么叫“红,黄,蓝……”?这样牛逼哄哄小众范热衷的话题,一共出现了10道,所谓知乎知乎,是包括诸如“知乎里的提问虽然不显示提问者,但是通常第一个关注者便是提问者,是不是这样?“这样扯上知乎关系的问答,一共出现了4道。


知乎首页问题分布

圈内八卦占43%的比例,说明知乎上讨论话题多过于寻找答案,圈内八卦的话题只适合火热朝天地讨论,不适宜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当然八卦总是人类永恒的需求,这不关乎于性别、年龄还有工种。

Pm的自艾占28%的比例,这应该可以回答博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Pm总是新鲜产品最为积极的小白鼠,对于知乎这样一款产品,既能喷喷抒发长期工作的压抑,又可以寻觅到职业模糊定位带来的同感,是非常适合pm这个群体滋长的。

排在第三位的天外飞仙,常常可以碰到很多跟圈子无关,但是非常有意思的冷门问答,这是非常有趣的现场,同时也给小弟留了一丝遐想,这个遐想先买个关子,在博文结束后再发出来,一起讨论下。


首页问题用户参与的倾向

以每个平均回答数量这个数值来看,“it男的闷骚”以每个问题接近25个问题数量,将其他各类型问题抛在身后,这也跟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这个行业愈加闷骚的气息不谋而合,it届果然还要在闷骚中继续前行。比较有意思的是,“pm的自艾”和“圈内八卦”,大家对于前者的参与积极性超过了后者,话题中感同身受的情怀似乎更加能够参与的积极性来。这样的数据表现,作为一个披着问答外衣的社交网站来说,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圈内八卦”的问题数很多,但是用户的参与性不高,每到问题8.8个的回答是最低的,涉及到行业八卦和产品pk类的问题,虽然用户普遍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主动爆料分享意见还比较少,停留在隔岸观火这个层面的用户数量还比较多。

个人猜想

1.知乎,现在用户群体和产品类型都高度聚集在互联网这个圈子中,但即便如此类此“天外飞仙”这样的冷门问题还是受到了相当的欢迎,是否可以依据此判断,运营某类垂直内容也存在可行性,比如心理、科幻、情感,重点是这类用户能否有pm在互联网产品上的高度活跃性,但考虑到长尾理论和互联网群体的庞大基数,这似乎又不是问题。

2.知乎的实质还是社交网站,参与话题的存在感远远大于寻找答案的需求。参与问题的用户在现实中的身份和职业背景,更有助于他们参与话题,所以实名制其实是个好东西。

3.如果按照目前严格邀请机制运营下去,pm这个群体将在知乎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于网站来说,普通用户发起话题的门槛进一步加高,知乎会不会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网络沙龙,大伙儿一顿胡吹乱侃,但这好像并不是什么坏事,也许可以产出高品质的输出内容和观点。但我的疑惑是,成为一个内容高度集中的问题站点,是知乎想要的么?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