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观察:知乎的魅力
“知乎”成了近期IT业内几乎无人不知的关键词,知乎是一个中文问答社区,组织形式与Quora类似,目前处在内测当中,需要邀请才能注册。虽然目前用户还不过3000,却引发众多关注。实际上,当知乎仅有100名用户时,就有人在社会化网络上求知乎的邀请码了。知乎的魅力何在?
一、注重产品细节
知乎模仿的是“Quora”,这是无需证明的。但是,正如Keso所说,创新不等于无中生有,山寨也不等于全盘照搬。知乎并不是全盘照搬Quora,而是在细节方面做了很多改进:
1、知乎可以在首页“不感兴趣”一个问题
2、在一些答案比较少的问题中,知乎默认推荐了一些潜在的回答者
3、知乎会给新问题推荐一些可能的话题
4、知乎针对汉字阅读体验方面做了很多本地化工作
知乎在细节的追求上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举两个例子:
1、打开知乎首页的时候右上角不会马上弹出问答或者关注的提醒,需要等几秒或者刷新一次才能显示,原以为是知乎的Bug,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知乎的产品设计师有意为之,就是让用户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在问答上,不让任何外在因素干扰。
2、在知乎的问题页面,如果你点了一下回答问题的框,即使你没有输入任何一个字,知乎也会自动为你保存为草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知乎的产品设计师认为,既然你点了回答问题的框,就说明有回答的欲望,至少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所以为你保存草稿。
二、从零开始打造高质量社区
至少就目前来说,知乎上的问题和回答水平是很高的,这在论坛式灌水之风盛行的中文互联网实属不易,为什么知乎的内容质量能如此之高?这里面有2个原因:
1、提高用户门槛
“能给我一个邀请码吗?”
这几乎成了近期IT业内听得最多的话。没错,知乎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邀请码制度,提高了用户加入社区的门槛。
采用这样的机制,对打造高质量的社区有很大的好处。一方面获得邀请的人会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名额,会大量参与社区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控制,将潜在的“潜水者”隔开,从而提高整个社区的用户活跃度。
2、社会认同心理
看到一群人看着天,也会跟着去看;看到乞丐碗里有很多钱,就会跟着去放钱;看到一个地方很干净,就会自觉地讲究卫生……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或者叫做从众心理。
知乎的前辈用户们已经营造了一个很好的、高质量的问答氛围,知乎用户谌斌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微博之乱耳,无SNS之劳形”形象的描绘了知乎的社区氛围。给我邀请码的老师一再叮嘱,一定要高质量问答,要活跃,我唯唯诺诺,问问题之前,先Google一下看有没有答案,回答问题之时,仔细检查有无错漏之处,知乎的从众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社会认同也不是万能的,一旦有人从中灌水,就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是破窗效应。知乎应该早就意识到这种威胁,所以,一方面继续采用严格的邀请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抑制破窗效应。比如对提问类型进行了限制,允许用户举报重复、低质量的问题和隐藏“没有帮助”的答案等。当然,破窗效应的威胁依然存在,如何在用户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是知乎下阶段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满足用户分享的欲望与建立威望的需求
知乎几乎没有任何激励机制,没有积分、没有相应的等级提升体系,更没有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但用户的参与度却是很高,为什么?
因为知乎满足用户分享的欲望,同时满足了个人建立威望的人性需求。
知乎抓住了人性中的一个优点:分享。人其实是渴望分享的动物,有件趣事没有人分享就好比女人穿着件漂亮衣服却没有人问她在哪里买的一样难受,Keso说他之所以在知乎上如此活跃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在满足像我一样的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太少”,而知乎,正好给了他们一个高质量的分享舞台。
当然,分享的前提,是高质量的问题,最好是激起你回答的欲望乃至不回答都不舒服的问题。再者,这个分享其实也是有回馈的,他能让你建立威望。你回答得越多,就越显得你知识渊博,你的威望就越高。这恰好满足了马洛斯的需求金字塔中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
如果说微博、SNS等产品是满足了人的社交(社会关系)需求的话,那么,知乎等问答社区则是满足了人的最高层次的两个需求:尊重(社会承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求。尤其是在这个“往来无白丁”的精英社区,回答的问题被精英、名人所“赞同”和“感谢”,顶层需求的强烈满足感比其他任何激励措施都更加持续有效。
四、社会化问答服务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
这篇文章仅仅从产品层面出发,简单阐述知乎值得我们关注的3点。如果剥离知乎这个表体,我们更多的是在讨论社会化问答服务。
包括Quora、知乎在内的社会化问答服务正在运用群体智慧为未来的语义网架设一个“话题层”。《商业价值》的“Quora改变了什么”有一段能很好得阐述社会化问答服务的价值:如果Google在某种程度上被替代,就像它替代雅虎等模式一样,那么替代它的一定是更经济而高效地为用户提供答案的公司。正是沿着Google的车辙,我们现在同样看好社会化问答的商业前景。只要它能把建构语义网上“话题层”这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和方法继续发扬光大,它也许就是下一代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的入口。有一天,它的市值会超过亚马逊和eBay。
作者:supergeek
文章来源: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