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定位、豆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7 21:19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我们都知道豆瓣相对于人人网、开心网这些目前市场占用率较高的web 2.0 SNS来说,在内容的原创性、文章质量及社区环境等诸多方面有着鲜明的优势。今天我想从人们使用这些Web 2.0产品的主要目的的角度来谈谈对豆瓣产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理解与思考。

豆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首先,从人们使用的主要目的来分,目前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1.用来维系线下的好友圈子。如Facebook、人人、开心等。

2.通过他人对信息的筛选,以达到高效获取有价值信息的目的。如微博、豆瓣。

基于这两类不同的目的,用户的核心需求也有本质的不同:

1.第一类产品的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人”。(他们的好友最近好吗?他们都在关注什么东西,以此来加深对“人”的了解)。

2.第二类产品的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事”(信息)本身。关注兴趣相同人或者业内名人对这些用户来说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信息的载体。(他们扮演的更多是信息筛选器的角色)我想,这可能也是豆瓣为什么要改版采用单向关注的模式的原因吧。

至于我为什么把豆瓣归入了第二类,是因为大部分豆瓣的用户,是使用豆瓣来查看书评(影评、音乐、小组、同城活动……)。他们希望其他兴趣相同的人来帮他们筛选信息,并把真正有用的信息留下来(被推荐越多的帖子排在越前面的原理)。

所以,我认为,对豆瓣来说,所有的产品线都是应该是为了帮用户解决如何高效获取信息的问题,无论从产品的设计还是架构方面都应该围绕这个点展开吧。

各产品线间的关系

对于豆瓣读书(电影、音乐)与豆瓣社区、九点这些不同的产品线来说,虽然功能各有不同,但是它们服务的是相同的一群用户—豆民,对豆民来说,只要来到豆瓣,所有的这些产品都是大豆瓣的。所有新产品的试用都是基于对豆瓣这个平台品牌的认可和热爱。所以,豆瓣这些产品的整体一致性就变得非常必要。无论是从视觉设计还是交互上说,这种一致性对于豆瓣的品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所有的产品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豆民可以更加高效的获取有价值的(他们需要的)信息。所以如何将这些个产品打通,使得各产品可以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使用户能够自然的在豆瓣的各产品间游走,去使用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产品,也是豆瓣能够更加壮大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产品间的这种关系,我认为可以在产品设计上略作调整:

一、用户操作交互的一致性。在豆瓣的不同产品间,他们的交互方式并不一致。比如说九点跟豆瓣电台一样,都是用弹出窗口显示的豆瓣子产品,可电台可以通过点击右上角链接直接返回到豆瓣音乐和豆瓣首页,九点却只能回到九点首页(虽然它是以弹出窗口的方式出现的,可这种交互方式会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有些违背,而且不利于保存产品间操作交互的一致性)。

标签一致性。

1)标签UI视觉的统一。在不同产品中,希望表达同样功能的标签并不总是一致的。比如“推荐”吧,在小组、读书、九点三个地方的按钮长了三个样子。(表1)

2)各产品中使用的一组组标签的一致性。可以通过表1看到在不同产品线中的各组标签在设计的视觉风格和功能使用上各自为政。

3)每组标签内部在设计逻辑性上有待进一步推敲。比如在同城活动的板块中,“我感兴趣”+“我要参加”与“推荐”是否有些语义重叠呢(会让用户有些费解。“参加”有“感兴趣”的意思,“推荐”也有感兴趣的意思。用户可能会想,我是单纯的“感兴趣”还是想“推荐”给别人,“推荐”给别人后自己还有没有必要再去点“感兴趣”按钮呢),或许可以在前两项点击时弹出对话框,加一个勾选是否“推荐”的复选框?

二、产品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我做过一个小型的焦点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基于多年互联网产品的教育,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豆瓣”中应该可以看到我所有的豆瓣产品的动态。它该包括我读(我看、我听)、豆列(评论推荐等)、我的小组、我的同城活动、我的豆邮、我的订阅(九点RSS)。

加强收藏功能的建议

很多人最开始接触豆瓣时,都是从上面找书评、影评开始的,那个时候豆瓣对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知识获取的工具。但随着使用的增加,人们开始在豆瓣上安家了。建起了自己的读书记录、购书单、九点RSS订阅等一系列记录着自己知识学习的成长历程。这时候的豆瓣,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承担起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功能,从知识的获取、保存、分享到输出。也就是说,豆民们对知识保存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着,而且越发强烈的。而且知识保存是也是一个社区可以黏住用户的另一法宝。但是,目前的状态是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独立承担起这个个人知识管理功能的产品。豆民们将自己的知识散乱的安置在Google Reader、Blog、微博、人人、豆瓣等各式各样的平台上。所以,让豆瓣成为豆民的知识管理器,帮助豆民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既是用户的需求也是符合豆瓣的自我定位和价值观的。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