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开展全面的网站评估
问问题的能力,其实也就都代表了你在“此问题”领域的水准,所以行家问问题一般会很小心和用心。只有小白或者不知深浅之辈,才能问出对方没心情回答或者无法回答的问题。对于此类人...
问问题的能力,其实也就都代表了你在“此问题”领域的水准,所以行家问问题一般会很小心和用心。只有小白或者不知深浅之辈,才能问出对方没心情回答或者无法回答的问题。对于此类人群来说,最好的老师是Google(注意不是百度),机器就可以满足你们,用不着麻烦人类。
比如,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人都容易问到“有没有通用的办法做好产品&用户体验?”通常我的回答很统一“有逻辑可循代表可以用计算机处理,如果都能用计算机处理,那还要我们设计师做什么?”此类问题的出现几率,大大超出我的心理底线,特别无语。这种问题与工作经验、能力其实关系并不大,主要体现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搞清楚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用户体验设计&评估”类的问题,其实基本都是没法回答的伪命题。简单的判断只能触及表层,无法深入需求本身,而复杂的判断需要时间来验证,无法短时间内得出结论。除非有明确的产品目标,清晰的功能界定,足够的时间周期,以及合格的评估人。2007年9月写的开展全面的网站评估主要也是用来应付这类需求,但还是比较浅显,只提到了层级和分类。也读过类似“启发式评估三大纪律”、“可用性测试八项注意”的指导性文章,收获都不大,因为提供的思路都是零散点,并不具备方法论的普适性。
当然,这类问题虽然有难度,工作还是要做的。其实不管“专家评估”,还是所谓的“启发式评估”,也许大家的习惯不一样,但我们基本都有习惯性的固定模式。认真思考了自己每次使用新产品的过程,结合曾经对各类用户体验指标的判断,有两个结论:
- 体验“用户体验”与规划“用户体验”这两者存在不同象限的维度差异;
- 绝大多数“用户体验”问题是还没有真正“使用”产品时就能发现的。
反过来仔细揣摩,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节奏依次是“访问-浏览-使用”,这是互联网产品特有的固化模式。而不是我们强调用户体验的要素的“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顺序,对每个层级的清晰认识有助于规划“用户体验”,但用户完全不懂也不需要,如下分别来探讨。
访问指用户打开浏览器敲入域名到顺利打开页面的整个阶段,对应可访问性设计指标。如果这个阶段出问题,往后所有设计再好的体验都等于零,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给用户造成了阴影。互联网产品的顺利“访问”是个大话题,这里指的是广义上“访问”,而不仅仅是能不能打开这么简单。目前已完成指标细分为“站点可访问性、服务可访问性、功能可访问性、内容可访问性”四类,进行单独评估和做改进方案。
浏览指用户顺利打开页面之后,从单页面或者多页面间跳转顺利获取内容资讯,并且顺利识别理解的阶段,对应可读性设计、可发现性设计两方面指标。这个阶段出问题造成的影响,得分情况而论,互动类产品影响不大,信息类产品影响则很大。总之,任何产品都存在“浏览”行为,用户总是在“扫视”各种信息数据和交互指引。目前业内对着两类指标的总结还很欠缺,无成熟体系可参考。
使用指用户在获取内容资讯之后,所产生的任何互动行为,对应可用性设计指标。这个阶段出问题后果参考上一段,补充一点,与用户互动的虚拟现实结合,是将来互联网产品的必然趋势。但是,个人认为提升可用性的交互设计只是互联网产品中的加分题,我们评估产品不能因为“交互”不够好而否定产品本身的价值。目前可用性虽然得到了极大重视,但业内存在很大程度的概念放大和错误理解成份,并无太多成熟结论可借鉴。
总之,思路是把“用户使用”与“专业设计”逻辑对应起来,建立关联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我认为模拟用户使用产品的“访问-浏览-使用”过程来评估产品,要比做专业设计“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的层级递进更合理。而文中所列“可访问性、可读性、可发现性、可用性”四大指标,也完全可以评估互联网产品的专业设计工作。(所做链接均到个人网站相应专题,框架整理出来了,但内容还有待整理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