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市场:豆瓣社会
拷问豆瓣,其实是拷问阿北,因为我们仍然把豆瓣,看做是阿北的豆瓣,也就是他按照自己的理念打造的一个东西。尽管豆瓣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已经越来越多地独立承担产品的设计和运营,但别忘了,这些人也是阿北选定的,他们几乎都像阿北一样低调、内秀、相信技术、相信数据。
实际上,在周五的5G白话,现场也没有多少真正的拷问。毕竟,大家都喜欢豆瓣,即使不是豆瓣的用户,也会沉迷于豆瓣在中国互联网上独特的探索、创新路径,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以及阿北的人格魅力。
这半年来,随着豆瓣第二轮融资成功,我们明显感觉到豆瓣加大了产品布局的力度。无论是豆瓣电台的正式发布,还是读书、电影和音乐频道的拆分,以及前几天引起轩然大波的用户关系简化,5岁的豆瓣的长大冲动,似乎正在冲击我们对豆瓣固有的认识。
中国有300多万个网站,其中能够让你爱、让你恨的,并不多,豆瓣是一个。我非常同意,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漠然。豆瓣用户的某些激烈表达,其实恰恰在证明,豆瓣是一个让我们付出情感的网站。
阿北说,其实豆瓣的某些基本理念从来没有改变过,你看“关于豆瓣”的那些叙述,几乎跟五年前一模一样,没什么变化(当然近期可能会做些修改)。
喜欢书的人,仍然把豆瓣当成一个读书网站。但阿北认为,书只是豆瓣进入市场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就像亚马逊当年选择以书切入,今天却成了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豆瓣的目标是成为城市生活社区。当然阿北并不喜欢“社区”这个名称,因为BBS在中国的异常发展,提起社区,大家都会想到BBS。就像Facebook、人 人网、开心网固化了SNS概念,提起SNS,似乎就只能是Facebook那样的。我建议豆瓣社区改叫豆瓣社会,阿北说不敢叫社会。
不管叫不叫社会,Man is a social animal。13亿人群居在一个叫中国的社区中,2200万人群居在一个叫北京的社区中,其中绝大部分人,我们一辈子都无缘相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相处,并发生某些我们不曾知晓的关联。豆瓣只是从中选取城市生活趣味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构建一个数字化社会的生活基础设施。
麦田认为,一,社区做不大;二,社区最好的运营方式是无为而治。阿北的回答是,一,社区仍有太多未知的可能等待人们的探索,豆瓣有志于此;二,无为而治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通过产品的调整和细节的设计,影响用户的行为,就像Google通过调整算法来抑制spam,而不是直接手动删除spam。
阿北说,豆瓣就像一锅98度的水,还差两度就开。豆瓣知道一定会达到100度,但并不急于快速加热。风险资本的到位,缓解了豆瓣必须养家糊口的紧迫性,让豆瓣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从容构建它构想中的数字化社会的生活基础设施。所以针对老白所说的,豆瓣品牌已经具备足够的变现能力,应快速变现,以提高豆瓣在商业关系中的话语权,阿北只是笑笑,表示需要但不紧迫。
我一直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将让豆瓣成为直接受益者,同时,像豆瓣这样的消费者社区,也将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就像阿北说的,生活和商业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城市是生活,也是商业;中秋节是生活,也是商业。尽管阿北没有 说,但我能隐约感到,豆瓣社会的那张蓝图,其实很宏大,很令人兴奋而且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