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观点:非专业不复杂
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设计师话语权的问题,应该是有很多小白没看懂,或者报着看了也做不了什么的祥林嫂心态,有激动着声称:“要获得话语权的第一步就是要表现得专业” — 这个逻辑基本上没什么错误。而当我想到“什么程度才是专业的时候”,部分群众的意见把我彻底雷倒了。
每当我看到某些团队因为设计出一套复杂繁琐的流程而娇羞,调研了上百名用户得出的数据报告而潮红,面对复杂的用户体验公式(现在冒出一个帮派,拿着统计学里面的定量分析公式来套用在定性研究上)乐此不疲的时候,我觉得这并不是所谓“专业的事情”,有时候,在我们这个行业的这个阶段,做事彷佛变成了做秀 — 但秀是不是要做呢?偶尔是要做的,不过你老是假装高潮其实并不会自娱自乐。
在大家都浑水摸鱼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爱党忠国的决心 — 很多小白抄起了类似大字报的专业武器,使用了很多看起来专业,既迷惑了自己也迷惑了公司,甚至迷惑了用户的方法。这就好比古代人的生殖崇拜一样,可惜我们好像挑错了对象,因为公司和产品不会配合你的演出。
伪专业的体现
喜说,喜用专业名词。这是伪专业同学的第一个大炮,其实这个现象不难发现,很多研讨会,讲座,演讲的现场直播或转播我们都能看到。当某“专家”回答观众问题的时候,一旦他发现自己拿不准,那么他这个时候就会开始讲专业名词了,比如:启发式评估。这时候可能有超过50%的现场观众开始自问“什么是启发式评估?”,如果不巧,提问的兄弟比较醒目知道它的意思,也没关系,“专家”可以把问题的后半段绕到“评估”这个词上,而对“启发”这个问题懒得考虑了 — 观众们也很释然,恩,对,我们要听的就是如何评估。
所以,掌握大量的专业名词并准确的了解它的定义,是一个伪专家成功的第一步,这类设计师只要熟练使用google和wiki百科即可,一招鲜吃遍天。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万一翻不过去,还有英文专业名词等着你,再不济,还有英文专业名词的缩写等着你,你不泄都不行。
没有自己的看法和总结,擅长引经据典。这类泼辣的作风是“专业名词”的2.0版本,需要伪专家有一定的阅读量,当然了,也不需要太多,只要你比观众看过的书多一两本足以,以至于观众问道:“请问你信奉的UI设计原则是?”,你可以坦然回答:“XXX说过 XXXXX, 所以我XXXXXX” — 这样的回答中不但告诉了观众“我很好学,我爱看书”,而且透露了“我的原则师出有名”,最后还表达了“希望你也看看这书”的殷切希望。
更和谐的场景是,当你提问到“。。。。。。关于我们公司目前的设计困难,请问您的建议是?”,伪专家们会立即搜索阅读过的案例(当然必须得是外企的,如果谈到国企,有可能会露馅),告诉你:“曾经在微软公司的XXX部门,遇到过和你一样的难题,他们是这样解决的。。。。。XXXXXX。。。。。”,每当我不小心听到这种回答时,我真恨不得跳起来X了伪专家,可惜我是个文化人,做不来伤风败俗的事情。
什么才叫专业
专业在于解决了问题。什么才叫专业呢?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管你是不是挂着国际机构的认证,还是拿着烫手的文凭,抓不到老鼠的猫都是死猫。专业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我们的企业中已经出现过太多的问题,而且很多和用户体验有关,这些东西不是专家写两篇报告能解决的,我们的制造业已经开始痛苦呐喊了“我们需要支持,需要方法”。
对,我们需要方法,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你能帮助企业和团队的最大有效功,就是你能解决问题,作为用户体验研究人员,你要能准确把握你接触到的用户的“无差别体验”和“有差别需求”;作为视觉设计师,你要能设计出赏心悦目,没有逻辑错误的界面;作为交互设计师,你要保证任务过程中的通畅性和操作的便捷;作为信息架构设计师,你必须深谙遣词造句的门道,规划信息组织的具体表现给出方案。
最最不重要的就是以点概面,拉着一个BANNER设计硬扯出国际设计流行风格,我知道很多人是看smashingmagazine的,但我们要清楚,它首先是一个设计类的媒体网站,而不是一个设计方案提供商。
专业在于合情合理。用户体验的设计流程和团队的组织要循序渐进,不少所谓专业人员最爱犯技术幼稚病,比如:如果你给我10个人,如果你给我部门20W的预算,如果你给我配APPLE的电脑,如果你帮我找20个用户测试,如果你按照这个职能划分,如果你使用这个设计流程。。。。。。一切一切的都是如果,建议中没有可行性预估,没有投资回报比,没有财务分析,没有产品阶段性研究,这些空想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吃不到奶水就会发狂。
有时候UI/UE设计师(你们喜欢说用户体验,我就说用户体验吧),做的工作和建筑设计是一样的,周围的环境,人群,体制,习惯,潜规则,构成了你妙趣横生的职场生态,追求专业并不可笑,可笑的是只有片面的专业,而认为“我只要做好设计,做好本分就够,其他的公司会帮我安排的”简直就是……. 傻B,对不起,我说粗口了。
专业在于设计的智慧。我很早就说过,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需要设计的,很多低端用户需要的是“买得起的,我认为合理的东西”,不少中国设计师都躺在“设计”中睡大觉,做游戏的在YY暴雪,做产品的在YY苹果,做电影的在YY好莱坞,做娱乐的在YY迪斯尼…….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心态随着市场经济的膨胀,越发的让我们的设计师变得浮躁,什么是根源?我们聚焦于设计的产值,而缺乏设计的智慧。
为所谓高端的暴发户做设计,为什么就比给月收入1000元的工薪阶层设计要显得专业?设计的精神就是服务于大众,很多小白意淫的“apple的设计师才是专业的设计师吧”,“听说SONY的设计师为了研究都全世界跑呢” — 行了,你的目标其实并不是专业的设计,而是那些专业的待遇,抱有这种心态的货色,早已远离了设计。
设计的智慧是有服务大众的同理心,创造高效,美观,环保,低价的产品,凡是有这种设计智慧的公司都是成功的公司:ZARA, 宜家,苹果(它在欧美并不贵),沃尔玛,FEDEX…… 而他们的设计师表现出来的专业只有一个,就是不断的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专业在于对人的思考。过去我们呐喊着为用户考虑,企图从用户身上找到企业生存的蓝海,我们也好像在思考着人,不过却发现时至今日,大多数产品仍然缺乏对于人的思考。不少公司有用户体验部门,有大量的分析,有大量的数据,有大量的设计概念,但我们的产品有什么改变么?好像并没有?…….是的,最后我们祭出了杀手锏,“这TM都是老板的原因,老板根本不懂”,在中国“NO BOSS, NO UED”。
好嘛,大家到是把责任撇得挺干净的,但我认为这可能正是我们的误区,这个误区引起了我们的失败 — 并没有所谓用户体验的价值被放大出来,却在不断被稀释。一个UED部门,一个UI设计师,一个面向用户体验的工作者,应该首先不是创造表格,数据,分析,论证,而是引导一种“全公司关注用户”的文化,建立起服务于大众的精神,摆脱工程师化的技术幼稚病。一旦这种文化逐渐形成,其实UED部门的存在并非那么重要。为什么会需要我们来做这个事情?无非是我们比别人更了解“普通人”一些罢了。
其实大家都应该看得出来,真正能够让你在公司级别获得话语权的能力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更多的是你的感染力和专注的精神,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我希望别人不再技术化的对待我的工作,如果公司的同事提到“用户体验”,说的是“周陟很专业,找他”,我认为是我的失败 — 面对产品的某个问题,“这样做体验不行喔,叫XXX先改一下,评审会记得叫周陟一起参加”,我觉得我就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