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看好你的作品集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7 21:59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说到底,设计师是创新和改造事物的一帮家伙,相比于其他职业来说,设计师更容易拿出一些工作上的成绩,这些东西有实际的产品,也可能是一些视觉的图形,或者一些项目文档和策划方案。除了一些科班的朋友能够附加一些学位证书以外,对于设计师的水平认定无外乎行业口碑+作品集,而作品集是最为客观和实际的。

基本上在任何招聘或者猎头过程中,作品集都是代表设计师目前水准,并且有可能决定其薪资待遇的重要武器,因此我们应该对它有足够的重视。在洒家拿着自以为牛B的作品集去面试,到洒家翘着二郎腿看别人的作品集 – 这个媳妇熬成婆的经历里面,我发现就算是设计师(某些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面对自己作品集的处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当然也有不少可以学习的经验。

今天我就聊聊这个作品集的前世今生,了却部分朋友的一个渴望,希望这些东西对你们日后工作中有所帮助。

作品集的功用

当然,作品集并非只是找工作才需要的,但这是它一开始诞生的目的。作品集可以系统的展示你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便于节约雇主的时间更好的认识到你的水平,以给你安排合适的岗位。作品集在针对企业的时候,往往是大而全,多而泛,很多设计师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全部稀里糊涂打包到一起,以便叙述一个观点:“兵器在手,江湖我有”。

而作为一个工作室或者SOHO设计师,作品集则变成了商务谈判的利器,基本上所有的工作室性质(当然有少部分已经转变为公司)的官方网站,都是围绕作品集与客户名单展开的,作为服务型行业,这种做法不仅仅是设计师才有,比如:发型沙龙,健身会所等都不难看到。

作品集另一个功用就是出版,国内外各种组织和机构对于扒拉一堆设计师做集体亮相的事情乐此不疲,展示什么呢?就是其代表作品,按国家,类别,血型……分类完毕,全部把作品集一堆,精美印刷配合着高昂定价,出版社就等着收钞票了。

作品集还是一个宣传渠道,基本上设计师都是希望有成就感的,成就感从何而来?从别人的赞美和肯定中来,那么发表作品集就变成一个个人品牌的打造过程,并且在国内它还有一个边缘化的效果就是:“哥几个!这些东西是我做的,看清楚了,以后有抄袭的你们也要门儿清原作者是谁”,几乎有一点自我要求和自我臭屁的设计师都喜欢每年做一次总结,回头笑看风云淡。

作品集并非只有作品

设计作品不是白菜,不是摆在摊位上就有好这口的家伙扑上来的。作品集的组织,逻辑关系,呈现方式,包括浏览的顺序,频率,心理引导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个也许有人从来没有想过,没有关系,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想过。

作品如果只是简单的呈现,会显得过于廉价,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你去买衣服,其实作为衣服本身,只要拿一串衣架挂上,摆在街边也可以卖对吧?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做一个店面?并且店主费尽心思让店面呈现出高档的感觉,然后把店内最具代表性的衣服作为模特(塑料人偶)身上的展示单品?老外卖衣服更华丽了,是百年老店的一定要保持其传统的高贵,就算没有百年老店的也要找个百年老店的壳来借上,就算之前这家是卖酱油的都无所谓?

这一切都是在运营自己的作品,作品集的创作过程也是在运营作品,显得它更有价值,现在的社会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作品的编排技巧

说道这是一场运作,就需要掌握合理的运作技巧。首先的原则是:作品集的作品一定得是你自己的作品!如果是合作的,也应该把合作人的名单写出来。对作品的真正所有权决定了作品集的价值大小,工商产品中哪些东西既有美誉度,又有知名度呢?就是那些始终坚持手工打造,强调品味的事物吧?比如劳斯莱斯。

其次,删去那些看上去不够优秀的作品。作品集的分量不但在于数量,还在于质量,当质量和数量受到容量限制的时候(比如打印的页数,WEB页面的层级),质量应该首先放在第一位。如果你是一个应聘的设计师,你应该控制你的作品在20个以内,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设计经理会在看过20个作品后,仍然不清楚你的水平的;如果你们是一个设计工作室,可以按照你们的主要业务方向,把每个业务环节的设计作品控制在10个以内。

重要的是,你应该突出作品的思考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给出一个视觉上的结果。大多数设计师在编排作品集的时候都喜欢直接放上成品,我们要注意,我们不是卖蛋糕的,用户和观众们对我们的作品没有过往的经验,很难准确了解作品的意图,甚至有些完全看不懂。我们给出的那些视觉冲击,至多能够唤起一些同行的称赞,实际上对我们的目的没有帮助。因此,在作品的本身以外展示思考的过程,包括:头脑风暴记录,手绘稿,流程图,低保真模型,思维导图等都是很好的。一个逻辑性的思考过程会让用户知道你在设计中做了些什么,从而判断你的价值。

这和你吃披萨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简单的给你抬上来一个披萨,你会觉得这个破玩意卖这么贵?但是让你看到半开放的厨房,设计精美的厨具,长得颇帅的鬼佬厨师,整洁并且灵巧的制作过程,丰富新鲜的食材。。。。。。 这些东西让你觉得你真的应该掏钱了!

社会人员与毕业生的不同

无论是面试一个新的设计师,还是客户挑选一个合作伙伴,他在内心必然有一个既定标准,而浏览作品集的过程就是在判断你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因此作为社会人员(离开学校有段时间,从事了1-3年设计工作的朋友,面临跳槽或者SOHO的选择)和毕业生(刚从学校疯出来,两眼一抹黑 – 我指的是大多数)是不同的。

我这里专门给毕业生朋友们说说吧,作为一个真实意义上的菜鸟,我不指望你能提供什么优秀的作品集的,因此有一些建议也许你们用得上:

1. 首先,不要抄袭或者挪用别人的作品集的外观,面试你的设计经理不会都是傻X,也不要冒“不可能所有设计他都看过”的风险,设计师的敏锐判断力是超乎老百姓想象的,而求证的作用在这时也会小宇宙爆发;

2. 放你的实习期间的案例,或者毕业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在你玩网游,打群架,喝酒泡吧,谈恋爱的众多社会活动中,我相信你仍然是有时间去做一点实习的,认真把握这些实习过程中你的“作品”,哪怕你在这些作品中只是扮演一个打印的工作,你可以从细节上了解到商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在你的毕业作品中用上它;

3. 很不幸,你天真(或者说懒惰)到大学4年完全没有实习过,那么你至少应该有一些模拟案例。所谓模拟案例比如:你参加了一个XX可乐的户外活动,比如你发传单好了,作为设计专业或者喜爱设计的家伙,你至少会关注活动现场的步骤还有印刷品吧?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回家做好,再结合现场的照片来一次模拟策划设计,虽然那是假的,但是创作的过程是真的。你在面试时可以说:“我曾经的设计实验是为XX可乐做户外活动的整体包装。”,至少给人的感觉比你说:“我的平面造型课考试得了98分”要好接受一点。

4. 参加比赛或联合举办校园设计展。设计是具体的实践,一些更好的实践虽然不带有商业目的,但是可能展现出你的创造力。一些比赛或者联合展,可以通过校方支持,拉赞助,借助媒体宣传的方式进行,这不但体现了你的设计水平,还体现了社会活动的协调能力,作为“跨媒体”思想的介入者,我本人是赞扬这种做法的。这些活动的过程,照片,策划方案,宣传品设计不就是你最好的作品集么?

5. 绝不要在作品集中放你的个人练习。个人练习,特别是做得不好的个人练习,简直就是作品集的噩梦,你注意看国外设计师的很多sketch作品,其练习本身是作为一种新思路的研究,或者一个作品的原型,而且很多sketch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艺术。如果你要放练习,就要先自问为什么要放,它能够有什么帮助?如果你说不清楚,那么请删掉它,不要主动的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耐心(一个未完成的作品,过于急躁的展示给别人,就是一种缺乏耐心的表现)。

在线作品集与打印作品集

在线作品集就是可以通过一个网址访问到你的作品集网站或者博客(当然上面要有你的portfolio),在线的方式更为灵活,你需要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也别忘记了以下信息:你是谁(介绍你自己),你是从事什么领域的设计工作的(便于相关用户决定是否挑选你),你的工作经历(你的经验),你的在线联系方式(我应该怎么找你),如果可以直接留言当然更好,你的一些社交网络信息(比如:flickr,twitter等),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者说你能够解决哪些设计方面的问题),让你的作品集网站上呈现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绝对不要在作品集网站上放你的个人生活相册,或者一些酸不溜就的浪漫文章,那样很不专业,最可怕的是我看过一个设计师的个人作品集网站上,公然在留言板中和浏览者吵架。在线的优势是:信息量大,快速,随时随地的访问。挑战在于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你的作品集网站随时畅通是重要的,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客户什么时候会访问它。

而打印的作品集则不同,一般来说从事广告业,平面设计行业(包括字体,包装,海报,标识等)的设计师是需要一份打印作品集的,因为这些领域的设计师与印刷的关系相当密切,而是否能够游刃有余的拿捏印刷技术也是该领域设计师的专业,一份好的打印作品是一个艺术品,通过更好的编排与包装,可以掩盖一些作品中的瑕疵。

如果是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他/她们的作品集也许就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了,我听说过有面试工业设计的设计师直接骑着自己设计的摩托车去的,那岂不是让人印象深刻么?

作品集远远不止展示作品这么简单,它代表的是创造这些作品背后的那个人,因此我必须强调,作品集的成功关键词:简练,有效,成熟,印象深刻。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