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关键还在人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2 11:53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如果报纸上的消息还可信的话,中国干网络编辑这行的现在居然达到300万人,多么可喜又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如果平均每个编辑一天编发一篇稿子的话,用户就有300万篇可看(包括博客,相片和视频在内),完全可能被淹没在网络资讯的汪洋之中。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网上也没什么东西可读呢? 

首先,300万这个数字是很可疑的。4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的编辑全加起来,应该不超过1万人左右。100家中等规模的垂直网站的编辑平均就算每家100个编辑,也在1万人左右。1000家办得还比较认真的小型网站算一家10个编辑,也在1万人左右。这3万人应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民营网络业的编辑阵容了,其中还应该包括了各种传统媒体的网站编辑在内。靠这3万人再加上搜索引擎的贡献,应该可以在网络资讯总流量上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果再把各级政府网站,各种官办网站,各类企业网站的编辑统统算进来,30万人应该打住了。那剩下的270万网络编辑在哪里,靠什么为生呢?总不会把到处跟贴的五毛党,八毛党也称为网络编辑吧(参见王跃文的官场小说“苍黄”)?他们应该算是市场推广人员吧?更不会把专门负责枪毙网络资讯稿件的人也算成网络编辑吧?他们应该算是网络清洁工,和网络编辑玩的是零和游戏吧? 

其次,如果300万这个数字可靠,那网络业的队伍也就太臃肿低效了。按正常网络公司人员结构的平均数算,300万编辑至少需要300万技术人员配套,再加上300万运营销售人员,还有100万行政管理人员,网络业岂不是千万大军了?我估计今年网络业的总收入在600-700亿之间,那按人头一除,人均年产值才6000-7000元,比农业还低啊。其实,中国到今天还没有过万人的网络公司。龙头老大腾讯据说现在也只有8000人左右,而今年的总收入我猜可以摸到120亿左右,人均年产值150万。如果利润率在33%左右,那人均年利润就是50万。除了个别垄断企业,腾讯的表现同各行各业相比应该还可以吧?其他上市的网络公司就算比不上腾讯,人均产值30-50万还是有的。上市公司的总产值应该占到整个网络业产值的60-70%,盈利但没上市或有一定收入的网络公司占20%,那剩下的10%是270万编辑和他们的公司创造的?不可能盈利啊。想想也合理,传统媒体的网站靠老大养着,成本算市场费用;企业网站靠公司主营养着,成本算销售费用;政府网站靠纳税人养着,成本算管理费用。 

第三,即使是3万人的网络精英部队,战斗力也在下降。且不说各网站每天发的稿件70%重复,很少有原创和独家,就算是栏目编排上各有特色,其中有多少是为了民用,多少是为了商用和御用真是很难说。近年来一个奇怪现象是相当一部分有分量,有新意,有突破的资讯不是来自资讯门户,而是来自官方网站,例如人民网,环球网,或者来自中小网站,例如天涯,凤凰。所以某些想操控舆论的人(例如西安某官员)今天喊的口号是占领天涯,而不再是占领某某门户了。也许是这些门户早就被占领了,也许是这些门户主动弃守了,也许是半推半就。难怪有人说网上没什么可看的,难怪有人说要看点东西只能靠搜索引擎,到边边角角的地方去搜寻。 

第四,现在比较好看的文字只能靠个人博客或BBS了。但博主们都是业余写作,有感而发,算不进网络编辑的行当中去。所以,依托社交网站里的朋友关系获得资讯推荐和导引,或者使用GOOGLE READER这样的工具订阅资讯就成了传统资讯网站之外的一个重要资讯来源。资讯网站,搜索引擎和个性化平台或工具在获取信息方面正在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其结果之一就是网站品牌越来越不重要,栏目导航越来越不重要,而个人品牌和主题关键词越来越重要。用户不再为读一篇文章而去买一本杂志,不再为听一首歌曲而买一个CD,不再为看一个电视剧而守在一个电视频道。传统媒体(包括传统网络媒体)作为资讯操控者,信息贩子和资讯中间商的角色正在一步步地被弱化,地盘正在一块块地被蚕食,收入来源(包括订阅费和广告)正在一点点地被分流。在这种大趋势下,天知道怎么算出来的300万网络编辑们绝对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就是目前人均产值很高的3万精英编辑们也有重振精神,寻求突破的必要。 

基于如上所述,我劝传统媒体的编辑们不必咬牙转型网络编辑了,因为网络编辑这行当已经人满为患了。300万再多个几十万又能怎么样呢?不如潜心学习研究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后发优势,直接学做新媒体编辑算了。也许有一天网络编辑们还要向你们讨教呢。难度也许大了些,但胜算也许也大了些。新媒体现在远未成熟,大家都在摸索。正如网络媒体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一样,路是人走出来的。事在人为,关键还在人。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网络创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