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在主流的几种社交网络的本质(2)

http://www.itjxue.com  2015-07-19 16:30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关系模式”分析工具:一个社交网站,是可以设定不同的关系模式的。比如在图中,我列出了目前存在的三种模式。

最常见的关系模式,是双向对等模式,也就是Facebook的Friends模式,在建立关系时,需要双方互相确认。

第二种模式,“单向请求”,即Twitter发明的Follow,这是利于发展新关系的模式,即无论对方是否同意,我都可以去Follow他,接收他发布的信息。

第三种模式,“单向指定”,是Path的关系模式,它本来是基于维护老关系的模式的,即只有单向指定的强关系People,才能看到对方发布的信息。有意思的是Google+,它在一方面发展了Path的单向指定模式,即被我单向Circle后,才能看到我发布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融合了Twitter的单向请求模式,即只要我Circle了你,即使你没有Circle我,我也能看到你发布的Public信息并share它,从而实现了用户以个人为中心的对信息的合理分发与接收。也就是说,对于我发的信息,我想给谁看,就给谁看,这比Twitter和Facebook的信息分发要更精准,而我收的信息,却不必像Path那样,只有指定我的,我才能看到,我还能像Twitter一样订阅和Share我喜欢的人的Public信息。

以上是对社交网站关系分析的三个工具。如果你仔细看过这三张图以后,你也许会发现,最好玩的是Google+,它似乎要做一种通吃的社交网络,它既要容纳强关系,也要容纳弱关系,它既要帮助用户发展新关系,也要帮助用户维护老关系,所以,Google+的野心,也许很大。

第四部分 三个信息分析工具

“信息开放度”分析工具:信息开放度,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曾多次提到,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图例中,Twitter是信息开放度最高的,也就是说,用户发布在Twitter中的信息,公开信息占主导地位,只有很少部分的隐私信息是通过Msgs(私信)来实现的。Facebook中的信息,可能隐私信息略多于公开信息,除了Facebook中小圈子谈及的私人话题,它还提供了Groups、Message和Chat Online等多种模式支持信息的隐私性,而它的公开话题,只能通过好友的Share来实现传播。Google+则仍如上述的,它允许在特定的圈子发布隐私信息,也允许用户使用Public来发布公开信息。Path的信息发布,则完全是在封闭的,也就是只有用户指定的People才能看到,它没有向其他人发布公开信息的功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交网站内的信息,首先受这个网站关系框架的影响,其次,针对信息流,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设计,来设定平台方想要的,或者是满足用户某种需求的信息开放度指针。

“信息流向”分析工具:社交网站中,信息流的方向性,也值得研究。合理的信息流设计能提高传播效率,有益社交关系。Twitter显然是信息传播效率较高的一个。一个Twitter用户,它的发布和接收的信息总量,明显是高于Facebook的,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互粉的部分,就基本已经相当于Facebook的全部信息量(互粉等于Facebook的双向确认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发布与接收部分的信息路径的收紧或放大,是值得研究的。Path的信息流量,是最小的(互指部分的重合度远大于Twitter),流向也是最单一的,它最多允许有50个People接收者,虽然Path2已经允许到150人,但150应该已是极限,因为,他们一直所遵从的“邓巴数字”(人脑对强关系的最大管理数),就是150人。而Google+,在这里仍然是在做它的加法。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考虑,信息流向与前面提到的关系强度以及关系模式,是有密切联系的,并非可以随意设计信息流向,并控制信息总量,必须要经过仔细的研究,才能找到和谐的关系与信息的组合方式。

“信息分类”分析工具:对信息内容分类的分析,可能不需要过多罗嗦。垂直本身,也许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我仍然画了这个例图,是想跟大家说,垂直的角度,实在是数不胜数,即使在看似相同的一个领域,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垂直方式。图例中,我之所以选了Flickr和Pinterest这两个网站来说明,就是因为,这两个社区,都是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侧重原创图片的分享,它的相册的模式,也已经成名多时了。而Pinterest则找到了另一个角度,它侧重兴趣图片的任意抓取,并通过瀑布流这种创新的页面模式来展现,自一出现,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注册,并迅速成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第五部分 综合比较工具

做综合比较这个图,是想跟大家一起看看在关系与信息这两个维度下,这几大社交网站是如何分布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引入时间趋势。前面我们的分析,大多是在分析一个网站的初始定位时的情况,综合比较,则可以看看它的发展情况。

Path显然是定位最清晰,战线拉得最短的一个,这样的网站架构,它的运营难度,也应该是最小的。前些天,Path推出了新版,在可分享的信息(内容)上,增加很多,People的数量也扩展到150人,但它的核心并未改变,它仍应处于强关系、低隐私开放度的区间。

再看Facebook,它的战线相比初始阶段,已经开始拉长了,但这里,有些变化,是被动的,比如,用户在Facebook上不再满足于维持老关系,也开始发展新关系、弱关系,所以,它上面的公开话题也越来越多。

Twitter仍停留在公开话题区间,它的媒体属性决定它的社交关系不会发展太快,但从国内的情况看,新浪对微博的改造是非常大的,微博上沉淀出强关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说Google+。Google+显然想利用它已有的雄厚的用户资源,直接做出一个全方位的社交网络出来,它的圈子几乎弥漫在所有区间。其他网站,可能需要发展才能做到全方位,而Google+似乎是想直接做出一个社交网络的终极模式。这里说几句题外话,我个人不认为他们会轻易成功。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社交网络本身,也许没有终极模式,无论你怎么做,你都不能包罗万象,这跟做搜索引擎不同。(跟Google有同样想法的,似乎还有腾讯);

二、当所有可能都被涵盖时,它一定也意味着特色的消失,这对用户来说,则可能意味着枯燥的开始,更何况Google本身的工程师文化,使它的社交系统有逻辑理性(有多少人在理性地规划自己的圈子,再理性地指定自己的信息接受者?),没感性,人并不是完全用理性去管理关系;

三、垂直的社交网站,在未来会层出不穷,社交的多样性将不断有更好的体现,各种创新没有止境,而对用户来说,他们也是喜新厌旧的。

结束的话

写这篇博客的目的,实际在第二部分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本文中,可能存在很多个人的主观看法,以及会有很多不严谨之处,敬请谅解,并欢迎指正。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