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盈利模式分析和微博客可能给传播环境带来的变化(3)
2.广告
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模式,一个平台只要积累了足够的用户和流量,就具有了广告价值。以Twitter为例,其目前全球网站综合排名第12位(2009年11月~2010年1月平均),2009年11月全球独立用户访问量为6030万,这个数据,已经具有足够的广告价值。
3.品牌服务
使用微博客的不仅仅有网民个人,也有各类企业。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可以借助微博客网站的平台来宣传自己的品牌,而这一需求则为微博客商业价值的延伸奠定了基础。而微博客所具有的互动、整合等产品特征,加上网站强大的运营推广平台,又为品牌网络营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微博客网站完全可以通过为品牌提供一揽子服务获得收入。
举个例子,新浪微博目前针对名人和媒体机构等推出的V认证服务,完全可以复制到企业领域:一旦针对企业微博客营销的产品服务体系研发成功且时机成熟,则可以在企业缴费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实名认证(例如在企业微博客名称上加上V字母或A字母)。这些被认证的企业,则类似于拥有了淘宝的星级认证。目前,Twitter已开始尝试针对部分商用户提供VIP服务,相信这一模式将来也会成为微博客的收入来源之一。
4.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可以看作是“品牌服务”的一个分项,由于电子商务整体上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市场规模,而且本身具备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因此在这里笔者把它单独列出。微博客网站能为品牌提供的一揽子打包服务,从技术角度可以有多种可能,但适合微博客产品特性、并受到网友欢迎的,将只是部分功能。其中,电子商务似乎是比较典型的一种。通过微博客的平台,企业得以与网民建立互动关系,这首先就为消费者在诸多商家中寻找适合的一家奠定了基础。
5.虚拟产品
微博客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购买虚拟产品来装扮自己的微博空间形象,还可以通过参与一系列的在线游戏进行虚拟交易,或者享受高级别的产品模块服务。而网站则会通过提供虚拟产品和服务获得收入。
如上五大盈利模式,只是笔者对目前微博客发展的初步认识。也许,随着微博客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和微博客产品研发的不断深化,新的产品和服务将不断涌现。而最适合微博客的商业模式也将被开发,相信微博客还会有更为宽广的市场道路。
微博客可能给传播环境带来的变化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媒体传播的格局,一方面,门户网站和各地新闻网站通过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为网民提供了快速、全面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传统媒体寻找新闻线索和内容来源的巨大宝库:WEB1.0时期的典型代表是论坛,WEB2.0时期的典型代表则是博客。直至今天,这两大平台仍在为传统媒体提供着丰富的内容:传统媒体从论坛中发现新闻线索,再进行深入挖掘;而新闻当事人、网民评论家则直接通过博客发布事件进展、新鲜热评,并被传统媒体广为引用。
从传播的四种类型角度进行分析,微博客在四种传播类型上都有其用武之地。第一,微博客用户记录自己状态、想法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传播,类似日记的功能;第二,“你在做什么(What are you doing)?”的定位,又决定了微博客内容希望与别人进行分享,跟随与被跟随的过程,可以看作一种虚拟的人际传播;第三,微博客的跟随性特别便于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伊朗大选期间民众通过Twitter发动游行的案例,充分证明了微博客在组织传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第四,一旦某位微博客作者拥有了大量的跟随者,这时他所发布的信息,就具有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可以一对多地快速传遍所有的跟随者,微博客的威力开始显现。
目前,微博客的商业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开发,显现更多的仍然是信息传播工具属性并兼具一定的媒体属性。但微博客作为一个新的交流互动平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相比博客而言,微博客使用更加简单,用户所付出的单位成本、精力投入都更少,写作门槛更低,用户扩展更为迅速,为可能实现的媒体信息传播积累了庞大的通讯员队伍。同时,整合各类工具尤其是手机短信的优势,微博客具备了实时传播的特性,在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时,微博客的报道速度往往能领先于传统媒体。例如在迈克尔杰克逊逝世还未经证实之前,已经有大批歌迷赶到他就医的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原因就是Twitter上的消息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讲,即时性是微博客作为媒体传播最显著的特征。
微博客碎片化的内容特征,使得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方面(或许再加上后续简短的跟踪报道),而不太适合于进行深入报道。即微博客的报道符合新闻传播关于快速的要求,但未必符合全面、深入的要求。同时,微博客作者既不像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那样经过专业的新闻业务培训,其所发布的信息,也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专业的流程审核。因此微博客所传播的信息不确定性很高,甚至会存在作者故意散布虚假消息的可能。
从如上角度来看,微博客内在的信息生产、筛选和传播机制都尚未健全,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来讲,在现阶段还远未成熟。但不可否认,微博客已经具备了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的基础条件,随着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它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所能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将来完全有可能成长为媒体新闻信息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并将纳入国家监管的视野。例如,2009年11月1日,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透露,将加强对微博客服务的管理,协会将制定《微博客服务自律规范》。
同时,传统媒体不单在对微博客的崛起进行报道,以及从微博客中选择新闻线索,还正在把微博客作为自己的另一个推广传播平台。《纽约时报》在Twitter上的官方网站已经有90多万名关注者,《华尔街日报》也有5万名关注者,他们将新闻在Twitter上实时更新。在英国,134家一线杂志都开辟了Twitter账号,其中《新科学家》《NME》《Dazed & Confused》等杂志的关注者都在2万以上。 而在新浪微博上,《三联生活周刊》的粉丝数已经超过9万,《中国新闻周刊》的粉丝数已经超过8万,新浪头条新闻的粉丝数甚至超过了40万。
当手机刚出现的时候,很难想象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变化。而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手机报也已成为4000万中国移动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一些政府部门也逐渐开始使用手机短信这一方式,来发布政务信息、拜年短信。同样我们可以想象,微博客将在不久迎来其发展的一大高峰,成为WEB2.0时代人们互动交流的一大平台。而微博客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价值,也将逐步被认同并得到开发,更加完善的游戏规则将得以建立,更多的新闻将通过微博客得以迅速传播。(作者系新浪河南网执行总编)
注释:
悠游:《微博客热浪袭来 互联网下一次应用革命到来》,硅谷动力网2009年7月15日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媒介方法》2006年第5期
姜晓明:《“我知道你在做什么”——欢迎来到twitter时代》,《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26期
谢文:《Twitter的创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a2b800100dpjb.html
田志凌:《Twitter时代:人人都可发新闻》,《南方都市报》2009年7月12日
作者:卢金珠
文章来源: 《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