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微博:微博上面的用户都在谈论什么
这两天豆瓣上热推了好几篇反思微博的文章,诸如沈宏非的《微博改变饭局》,维舟的《我为什么不想用微博》和熊阿姨的《微博无罪,技术有理》,无非是在谈消费社会、群体压力和技术异化的问题。
先说说沈宏非的那篇。饭局2.0是个有趣的现象,这学期的视觉文化课上班上有位同学的论文选题就是这个,它的火爆与数码相机的普及(尤其是带有摄像头的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站的流行密不可分,同时也与餐饮业这两年来越来越主题化和注重视觉效果(饭店装修和菜系外观)有很大的关系。你说你吃碗牛肉面,啃两大包子会想到要拍照吗?唯有你在一些环境优雅(高档餐厅,彰显身份)或者有趣(个性餐厅,体现品位)的地方,你才会想去拍照留念。
第一,我不觉得饭桌上拍照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当然,要适可而止。如沈先生说的,“但见那,林立的手机取代了本应如雨下的筷子;但听得,四起的快门声取代了答吧嘴;上汤,拍汤;上菜,拍菜;上黄瓜,拍黄瓜;上胸脯,拍胸脯;上脑袋,拍脑袋;上苍蝇,拍苍蝇;上马屁,拍马屁。你拍一,我拍一,直到把一拍成了二,把二拍成了三,把热菜拍成冷菜,把冷菜拍成热菜,方才肯告一段落。”也太过夸张了,如我跟朋友出去聚餐,有时带相机就会等菜上齐拍照,有时还来几张人菜摆拍(当然挺作的,我们也知道!= =)但是,权当一个影像纪念和娱乐项目了,拍完就该大快朵颐,谁这么煞笔就只顾卡擦快门啊?拜托,不举筷子,菜很快会被抢光的好不好?!
第二,我也同意作者对于饭局2.0的某些批驳。你说,你愿意让饭桌上的一切都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随时间流逝留下淡淡朦胧的影子,要远比用一堆被刻意处理和修饰的照片来得珍贵,来得自然,这点我在《客体化记忆》里也说过类似的意思,技术为人类行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行动本身“贬值”,让记忆客体化的同时也使意义流失殆尽,当然这里用到的“使”的因果关系并非绝对,我更喜欢麦克卢汉式的语法,这里不过是譬喻,而不是写实。当然换个角度讲,这未尝不是一种对无可挽回的旧日时光的虚幻的乡愁,有了电话以后我们怀念写信,有了短信以后我们怀念电话,仿佛之前的旧媒介就意味着更加本真自然的沟通,更加亲密无间的关系。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诞生导致旧媒介成为了艺术形式。我想用种更确切的说法:新媒介的诞生使得一些旧媒介转变自己的功能和定位,变得更“贵族化”或者更“精神化”。前者可以想想现在一些爱好收集黑胶唱片的都市金领,后者则可以想想我们现在寄明信片的行为。但其实,这种“贵族化”和“精神化”的趋势,都不过是人自己给其媒介使用行为主观赋予的含义罢了。在一个新媒介的参照系下,仿佛过去的媒介就更加优雅和高级,而我的理解是,这种意义的赋予背后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带来时间的升值。
木心有首诗《从前慢》很好地传达了这个意思:
现代社会讲求便捷、快速、简易,媒介技术(广义的,参见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的定义)的变革使之成为可能,大巴、火车、高铁、飞机每种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在用空间的加速移动来消灭旅途的时间,麦当劳、肯德基等等都市快餐店在减少顾客等待的时间,淘宝、京东、凡客等无论B2C还是C2C的网络购物在压缩上街购物所需要耗费在路上和闲逛的时间,电话、短信、电子邮件、IM在方便随时随地沟通的时间(对比书信或者面谈)……然而,但是,你会发现,一方面,时间如此轻而易举地被压缩、挪移和消灭,另一方面,它就会被抬举成了一种无形资产。
过程变成了多余的东西,从前的目的变成了如今的手段,那种依靠大量时间堆砌出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于是在“浪漫派”的眼里变得弥足可贵。(当然我有时也把自己当做无可救药的“浪漫派”中的一员)。所以对技术带来的记忆客体化或程式化就会持一种非常反感的态度,沈宏非的那篇文章真正想讲的也是这个问题:在饭局上拍照,非常的傻比,非常的庸俗,非常的程式化,非常的不优雅,非常的,不浪漫。
但是,如我之前所说,这是浪漫派在通过对当下的满腹牢骚来表达对过去的乌托邦乡愁。然而过去真的有这么浪漫吗?如果丧失了这些新媒介技术的参照系,如果真的让他们回到过去,书信是唯一可能的远程交流方式,没有手机、相机和微博,你吃饭只能是吃饭,喝酒只能是喝酒,就一定比现在你多拍了几张饭菜照片发到微博上跟朋友得瑟一下,更有趣更美好更优雅?
谁来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更高尚的更值得追求的?
从前和现在都未必如你想得那么美,同样,也未必真的那么糟。又不由想起happy师评价我室友的话,没有缺点,只有特点。
放在这里也一样适用,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点,只不过是受不受你待见罢了。
维舟的《我为什么不想用微博》和熊阿姨的《微博无罪,技术有理》,两篇文章要放在一起对比着看才有意思。说实话,其实两者对微博的观点并没有根本的差别,只不过是态度的差别。
前者主要说了他不想用微博的两点原因,第一,对他而言,并没有追逐这种时尚潮流的动力,因为微博根本上只是一种互联网产品,它的使用价值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是真的必要,微博普及的原因与它被当做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一种社会关系的映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群体压力的影响,个人为了避免落单于是选择跟风注册微博,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获取日常生活的信息,维持现实的人际关系,等等。如维舟所言,所谓的多功能就是多余的功能,这个可以有,当然也可以没有。它不是不可缺失的,也不是不可取代的。第二,微博的媒介使用特征很容易造成时间的碎片化和注意力的涣散,比如很多人诸如我,走路坐车吃饭上厕所等等凡是有一丁点无所事事的时间就会刷手机微博,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无他,习惯性点开浏览器键入我最常去的几个SNS网站和新浪微博,察看好友的新鲜事和微博动态,包括在处理工作也要间歇性地刷一刷微博页面才觉得舒服,几乎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可有时候真的没那么多值得花如此多时间去阅读的信息,“刷”的行为本身成了它的意义。
当然维舟同志是商务人士,工作繁忙,繁忙之余还要看大量的书,写大量的学术散文,这样的能量不是普通人能够具有的。时间对他而言是稀缺物品,所以不想浪费在微博这样更大意义上是低效率、娱乐化和碎片化的互联网产品上。为什么要用“低效率”、“娱乐化”、“碎片化”来评价微博?单看一下微博最根本的特征就明白了。
140字的限制,能够讲述什么?精巧的妙语、搞笑的段子和有趣的图片视频,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言碎语,明星大腕的私生活点滴,这些无疑都是为了轻松娱乐的目的,哦,还有你们说,它的进步意义,短新闻的即时更新和观点的交锋(大家管它叫公民新闻和公共空间)。但,我不免想泼一泼冷水。
对于前者而言,你真的需要那么快知道新闻吗?这里我要很装比地挪用一下鲍德里亚和麦克卢汉的“内爆”概念:微博上的新闻是“内爆的新闻”。新闻报道的时间内爆了,新闻的发生和传播可以几乎是同步进行,微博上可以进行事件进展的即时更新,但是海量的碎片化的新闻信息对于你,真的有意义吗?对于事件现场的只言片语,不同人以不同口吻拼贴出一幅残缺的新闻画面,你就看到了真相吗?我个人的感觉是,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比如之前的钱云会事件)。未经加工和把关的事实元素直接铺陈在观众眼前,我们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去辨别真伪和优劣,而其实你完全可以等一等,等到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出炉,经过一套专业的新闻采编体系生产的新闻报道,比微博上零散混乱的新闻更新更为全面、连贯、深入和可信。当然我没有否认,微博上对新闻细节的讨论和即时更新,有时是提供新闻线索、揭露新闻真相和突破新闻管制的利器。但是对于远离新闻现场的无知群众,需要耗费这么多时间在凌乱的新闻碎片上吗?
对于后者,我想说,真正严肃深刻的讨论是无法在微博上展开的。140字本身就是它的致命伤。我赞同魏武挥在《微博适合讨论什么?》里的观点,微博只适合讨论两类问题:简单事实的问题和“脑筋急转弯”式问题。而理念性问题则会遭遇瓶颈,比如意识形态话题(参考染香、李牧、程益中等人在微博上的骂战,这类问题从根本上是源自价值观甚至信仰的不同,左右翼学者写了无数本书也没解决的问题,更不可能靠几句话就可以达成共识)、比如学术观点的讨论(很多概念往往有着复杂的内涵外延和历史衍变,难以三言两语概括,而双方理解的不一致形成的分歧,很可能两个人讨论辩驳半天,发现讲的是同一个道理。我自己就经常遭遇这样的情形,最后实在说不清楚就干脆写篇日志来解释,这也说明微博讨论的巨大局限)。
至于熊阿姨在她那篇文章里通过自己青藏旅游在微博上搜索信息的行为来反驳维舟的观点,我只想说,auntbear亲,你那可是非常肥猪流的微博使用方式哟。有多少人会想到通过微博来搜索日常生活信息呢?大部分的人在网上更多地是靠百度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或者BBS讨论版来寻找生活实用信息,至少在目前,这种微博使用方式并不普及。来,我再装个比,show一组官方数据,这是新浪2010年底公布的《新浪微博元年白皮书》里的图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无论男女,关注的资讯内容以生活点滴、生活状态、社会人文热点新闻、热门政治经济话题的人数最多,而信息资讯类(女性、购物体验、时令健康、体育、汽车、财经)则相对要少很多,而且如auntbear如此聪明地通过tag方式主动搜索信息资讯的恐怕就更加少了(例如我自以为是围脖深度用户了,之前都未曾想到还可以这么玩围脖!我深深地凹凸了)。微博使用的主流就是娱乐、社交和新闻,而信息资讯搜索则是进阶的玩法,大部分人民群众还木有掌握此类技能。或者根本就没把微博当做信息资讯的来源,大家玩微博不过还是如维舟说的,图个乐子,弄个噱头,打发时间,派遣寂寞。所谓“上瘾”,大概也不会是对搜索信息资讯上瘾,而是对黏附于微博上的人际关系和娱乐休闲的上瘾吧。其实还是内心太浮躁,所以晚上看到兔耳倒的回复,我不能认同更多,她说:
“所谓大众就是以全部的精力来打发无聊的人,所以尼采崇尚超人。每天陷在网上的或者其他什么媒介上的都是大众都是庸人其实今天的形式变化了放以前或者说是在最新的媒介技术达不到的地方消灭无聊时间逃避寂寞是人类这个物种的天性只有查拉图斯特拉才在最高峰上看着这个最真实最冷漠的自然”
之前在讨论微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日志《关于围脖的扯淡》里我写道,“技术不断地篡改我们的生活方式,侵入我们的现实世界,重塑我们的行为甚至思想,而这一切似乎是种必然,我们在欢欣鼓舞它携带的便捷和新意的同时又无可奈何地接受它造成的缺失和病态……在这个信息化高歌猛进的时代里,我们都同样深度卷入,无可逃遁。也许我们都是那个贪婪地想抓住糖果却把手卡在糖罐里的孩子,放开手便可自由。可并不是人人都舍得切断电源的。”
所谓的解决方案:Inner peace,我想,大概只有Master Shifu 这样的高人才会拥有吧。而Master Shifu 可能根本就木有微博。
文章来源:立早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