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厅平面设计图(博物馆展厅平面设计图手绘)

http://www.itjxue.com  2023-03-02 07:42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有没有赏析苏州博物馆景观设计的文章资料?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苏州博物馆为例

2013-04-12 作者:郑丽娜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浏览:831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文化领域出现日益趋同的现象,区域特色文化变得越发不明显。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则表现为各地规划设计中西结合、古今混搭风明显,结果导致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的雷同、地域性特色的流逝、城市文化没落、城市历史文脉断裂。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对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对以后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域特征,地域文化,景观建筑,景观环境

在景观规划设计既定的背景中,自然、文化和审美要素都具有特定的历史环境,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他们,然后才能以此为基础设计。真正的具有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功能合理之外,应充分体现该地区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只有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才是“活”的设计。

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从建筑、景观等方面研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苏州博物馆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

1.相关基础概念

1.1地域特征

所谓地域特征是指这一地区区别与其他地域的特征,是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地域文化。

融和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既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该地区原有的特色自然环境、特色文化的设计元素,使设计成果能体现该地区的特定的、独有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使设计成果是区别于其他地域,体现该地域特色。

2.设计构思

2.1地域文化的提取

地域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一定阶段又具有稳定性。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主要体现在悠久的城市格局;

——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

——成就辉煌的文艺荟萃。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苏州丰腴着吴文化。景观组织要做到以最小工程量取得最佳景观效果必然要以文化元素作为永恒的主题,其立意、布局、小品、地形、植物、水系,以及各建筑的功能布局,无处不包含文化的信息。

图一 吴风格建筑 图二 吴文化牌楼

2.2场所精神的体现

在诺伯特?舒尔兹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通过对场所的认同与定位,更能使人了解环境的意义、感知场所的精神,这也是实现场所人性化的途径之一。

如中国传统的山水风景园林便十分重视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强调提升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正与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对人们的交往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相对应。因此,要创造人性化的城市景观就应注重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营造。

苏州博物馆着重考虑到游人空间感受。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图三 庭院场所布局 图四 庭院空间

3.景观建筑构筑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地域文化。

苏州博物馆建筑布局上,主体建筑他严格控制在6米之内,贝律铭追求保持中国传统的真是院落和庭院。材料上,新馆庭院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写仿苏州传统园林意境。贝律铭希望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水院中八角茶亭采用钢结构取代传统木结构。玻璃屋面取代传统小青瓦屋面,给人晶莹剔透与轻盈的形象。传统园林中亭则通过屋顶的起翘给人以轻巧的形象。新馆由于主体建筑采用钢结构体系,屋顶得以进行自由组合。

建筑外型上,通过对几何形体和四坡屋顶高低错落的组织,形成丰富的屋顶形象,这是对传统园林建筑屋顶错落有致效果的新解读。建筑色彩则是沿袭苏州传统建筑色彩。屋面采用“中国黑”菱形片石干挂在坡顶之上,墙身采用水泥灰浆和花岗石装饰,形成粉墙黛瓦的景观形象。

建筑艺术装饰方面,庭院铺装亦采用花岗石。利用现代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模仿。灯具等小品造型简洁、色彩淡雅,与整个庭院氛围相融。新馆庭院设计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苏州园林灰、淡、雅的意境。

图五 粉墙黛瓦建筑轮廓 图六 现代建筑材料

4.景观环境设计

4.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在对地块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情况下,结合地域文化与场所特征及论坛的特殊性,强调以建筑为轴线,周边分别以两个景观意境。为核心,散布多个景观节点,将整个地块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苏州博物馆轴线——新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

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道德传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这种传统的庭院组合设计不仅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功能、景观的要求,同时赋予现代建筑以传统文化内涵。

图七 博物馆平面图 图八 博物馆鸟瞰图

4.2细部刻画

“传统的符号,现代的精神 ”将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中的各种特征性构件、造型、色彩等提炼出来,进行简化或抽象后,作为一种符号插入到现代设计中,使其成为特色装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以主庭院为例,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图九 漏窗与小品 图十 北岸“层峦山水图”

4.3植物特色

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突出园林地域特色。在南方种植效果好的树种不一定适宜北方,盲目引种只会适得其反。乡土植物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所以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还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应用于城市园林中,不仅能展示地域性特点。也可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苏州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中,竹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它能充分体现出苏州的地域特色。要克服现有园林绿地中物种多样性严重不足的劣势,同时为了降低栽培管理费用,选择合适的乡土树木加入园林植物造景是当务之急。

图十一 植物景观

5结束语

全球文化趋同之势日渐增强,如何维持具有地域特征文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的提出是景观设计应具有地域性的充分肯定。希望本文对以后相关设计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擎,李晓娟.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主义[J],价值工程,2004,29(23):89-90.

[2] 梅青,薛求理,贾巍.纯净的完型[J],新建筑,2010,5(23):106-107.

[3] 董丽,张云路.地域文化与旅游景观中的城市展园设计——以2010年台湾花博会西安园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2010, (18):29-30.

[4] 张峻,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设计谈景观设计中的乡土倾向[J],华中建筑,2008,26(1):127-128.

[5] 谢斌峰,试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挖掘及设计要点[J],城市建设,2010,(30):215-216.

[6] 汪峰.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7,(17).

故宫博物院的简单标准平面图

故宫博物院平面图如下: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筒子河)。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一说为163,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扩展资料:

故宫博物馆的主要构成:

1、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间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初建于明永乐年(15世纪初),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蕴含天下和谐的宏旨。现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来的。

2、中和殿

中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保和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是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

3、保和殿

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年间,曾遭火灾,重修后改称为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保和殿内悬挂对联:“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邦臣庶当思永保无疆”。

4、养心殿

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8位皇帝先后居住在此,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

5、乾清宫

乾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是明清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6、交泰殿

交泰殿建于明嘉靖年间,顺治、康熙和嘉庆年间重修,原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用来存放“清二十五宝”御玺。

7、坤宁宫

坤宁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代属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西端四间辟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8、文华殿

文华殿初为皇帝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为皇帝便殿,清康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为明清皇帝经筵之所。

9、武英殿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康熙四十年以后,武英殿大量刊刻书籍,图完善精美,书品甚高,世称“殿本”。

10、金水桥

位于太和门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正中的是御路桥,供皇帝专用。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

故宫博物馆官网-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馆官网-探索故宫的历史与文化

博物馆设计风格分类 你喜欢哪一种?

博物馆收藏、陈列、展示那些历史长河中掏出来的珍贵的物品,博物馆展示的时候不是简单把物品排列起来,而是进过精心的博物馆设计为我们再现了过去生活的点滴,让我们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博物馆设计要形成本身独特的风格,根据地区、环境、文化等对进行不同的设计。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博物馆设计的几种风格。

博物馆设计  

现如今博物馆设计已尤为重要。博物馆设计可以在无形之中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程度,可以让人们很容易的看出这所博物馆的特点,可以让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更为清晰。所以,在设计博物馆的时候不仅要加入历史的文化底蕴,更要加入现代文明的元素。

博物馆的现代文明因素更多的在于如何将一些现代高科技产品合理融合在展厅之中,以最新的设计理念,把各种多美体互动展项、主题与高科技声光电展示手段相结合,将过去的历史、人物、物品等重现,让参观者如同时光倒流,体验耐人寻味的科技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个时期历史文化的传播平台,博物馆展厅设计的壁纸与展架的色调搭配,展台陈设的次序与位置,以及展馆的背景因为等等都与博物馆的魅力息息相关,它决定了游客的观赏兴趣和心情。因此,一个好的博物馆设计,会让人在潜移默化地把游客引入到历史里面去,使文物爱好者在玩味历史痕迹的过程中流连忘返并且回味无穷。

博物馆设计风格介绍:

一、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是行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的一种博物馆设计风格,在现代社会颇受欢迎。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Vander?Rohe的名言“Less?is?more”被认为是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博物馆设计特点: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种优美、波状的形体图案等,体现再墙面、栏杆、窗棂和家具等装饰上。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的曲线融为一体。大量使用铁制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

适合人群:现代简约风格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几乎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可以接受并喜爱这样的风格。

二、中式博物馆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现在的中式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

博物馆设计特点:中国风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多为明清家具为主)、装饰品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包括字画、匾幅、挂屏、盆景、瓷器、古玩、屏风、博古架等,追求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

适合人群:中式博物馆设计风格总体布局对称均衡,端正稳健,而在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花鸟、鱼虫等精雕细琢,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设计成熟稳重,适合喜爱传统文化一族或中老年人。

三、欧式博物馆设计风格

欧式风格有多种,如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哥特式风格等等。

博物馆设计特点:欧式的居室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典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带给家人不尽的舒服触感,实际上和谐是欧式风格的最高境界。同时,欧式装饰风格最适用于大面积房子,若空间太小,不但无法展现其风格气势,反而对生活在其间的人造成一种压迫感。

(1)巴洛克博物馆设计风格

博物馆设计特点: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适合人群:巴洛克风格悠久、浪漫、沉淀,适合尊重内心,尊从自我,不追逐潮流、不取悦别人,对美有独特见解、追求完美和品位,遵循传统又善于突破传统的人士。

(2)洛可可风格博物馆设计风格

博物馆设计特点:洛可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如“C”“S”或涡券形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室内博物馆设计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适合人群:洛可可风格的细节唯美、律动,如宫廷般高贵华丽,适合追求优雅人群。

(3)古罗马博物馆设计风格

古罗马风格以豪华、壮丽为特色,券柱式造型是古罗马人的创造,两柱之间是一个券洞,形成一种券与柱大胆结合极富兴味的装饰性柱式,成为西方室内装饰最鲜明的特征。广为流行和实用的有罗马多拉克式,罗马塔斯干式,罗马爱奥尼克式,罗马科林斯式及其发展创造的罗马混合柱式。

适合人群:古罗马风格适合喜欢古罗马悠久文化底蕴的人群,多为西方人群喜欢。

(4)哥特式博物馆设计风格哥特式风格是对罗马风格的继承直升的线形,体量急速升腾的动势,奇突的空间推移是其基本风格。窗饰喜用彩色玻璃镶嵌,色彩以蓝、深红、紫色为主,达到12色综合应用,斑斓富丽精巧迷幻。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饰是非常著名的,家装中在吊顶时可局部采用,有着梦幻般的装饰意境。

适合人群:哥特式风格的博物馆设计唯美浪漫,适合性情浪漫灵动的人群。

(5)希腊古典博物馆设计风格

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是希腊风格的典型柱式,也是西方古典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多立克柱式粗犷、刚劲,基座有三层石阶,柱身由一段段石鼓构成,呈底宽上窄渐收式,柱头由方块和圆盘构成,无饰纹。爱奥尼克柱式整体造型风格坚挺娟秀,比多立克多一个柱础,纵向有凹槽24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一部分圆面,最具特征的是它的柱头,左右各有一对华丽、精巧、柔美的卷涡式装饰。科林斯柱式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式柱头,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其柱高、柱径比例、凹槽都同于爱奥尼克柱式。古希腊风格的三种柱式常用于客厅的隔断中。

四、传统博物馆设计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适合人群:传统风格适合喜欢传统文化、欣赏古典装饰的人群,而不同的传统风格又适合喜欢不同民族文化的人群。

五、乡土博物馆设计风格

现代人对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的强烈回归意识以及对乡土的眷恋使人们将思乡之物、恋土之情倾泻到室内环境空间、界面处理、家具陈设以及各种装饰要素之中。大量木材、石材、竹器等自然材料以及自然符号得到应用,自然物、自然情趣的直接切入,室内环境的“原始化”,“返朴归真”的心态和氛围,体现了乡土风格的自然特征。此风格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适合人群:乡土风格适合久居都市远离自然,与家人分隔的人群。

六、自然博物馆设计风格

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适合人群:自然风格适合文人雅士、热爱大自然崇尚返朴归真之人群。

博物馆设计要有核心的思想,能够表达出其要表达的思想,可以由一些连贯的故事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故事的背景,另外,博物馆设计还要本地化,具有本地特色和传统;最后,让观众得到一些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的博物馆设计才是成功的。以上博物馆设计风格分类是一些推荐,还有其他的风格也都是很不错的。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展厅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启动一个项目之前,首先要了解项目的来龙去脉,分析项目的社会环境,才能在后继的工作中,更容易把握住展览的核心,避免不必要的无用功,这是一个横向的工作。

而设计阶段则是纵向的工作,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主要由空间划分、氛围营造、重点展项、展墙版面及局部空间设计等几部分组成。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含了对项目情况的了解和对展览内容的解读。

项目情况泛指项目的立意缘由、服务群体和想要达到的社会效果等设计以外的信息,他们是项目的立足根本,决定了设计的总体方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回答了要做一个怎样的展览和为什么人做的问题。

另外在准备阶段,对建筑的了解也必不可少。建筑是展览的承载者,是设计师大显身手的舞台,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结构、采光、通风等特点,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展览效果。

对于陈列设计师而讲,对展览内容的解读则是准备阶段的重中之重,好多形式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如果把一场展览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内容就是这个人的内在性格与文化涵养,倾向于精神层面;形式设计则是这个人的外在形象,或碧玉小家、秀外慧中,或大家闺秀、豁达直爽。

展览中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展览内容展开的,每一个空间的设置、造型的制作、技术的应用、材料的选择等等,都缘起于所要展示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做到“师出有名”,才能事半功倍。这一方面,是和其他空间设计最大的区别所在。

展示内容是展览的灵魂。

展览内容=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展品情况

空间划分

空间划分是展示内容与建筑空间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理性推理和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成果,涉及到空间的体量与内容的串联、参观形式与人流动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成果只是展览的雏形,是探索展览节奏的一个过程,随着项目的深化,有相当一部分有可能会被逐渐的替换掉。说他是一个充满推理的过程,因为我们需要根据展览大纲中每一部分内容的体量和存在价值,合理的进行空间划分并导入到建筑空间中。这是一个反复推导、论证的过程,有时候可能中途就会整个推倒重来,也是正常不过的。设计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工作,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自我否定的勇气和追求更美的信心就变得尤为可贵。

在参观形式上,自由式参观和递进式参观最为常见。

自由式参观,顾名思义,即没有指定的参观流线。这样的展览大多会呈现开敞式的空间特点,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浏览,而不会影响其对内容的理解和展览的最终目标。

在内容上则呈现多 “知识点”并列存在的模式,这些“点”相对独立而又紧密依靠,在空间上看似是分散的,但内在的精神指向是非常统一和明确的。

自由模式的展览就像是在画一幅写意画,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就是指内容的精神、展览的内涵。

递进式参观模式相对来说更加具有逻辑性。表现在空间上,就像不同宽度的“过道”一样,尤其在叙事性的展览中更是常见。构成上由主展线和辅展线组成:主展线是内容陈述的主要载体,辅展线是对主展线内容的补充、扩张或延伸。

有时候两者很容易混淆,造成参观逻辑的混乱,这点尤要注意。

递进式参观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参观之初,就已经为参观者指定了“参观流线”,展览节奏始终掌握在业主手中。

递进式展览在内容上有很强的逻辑性,参观过程中容易产生疲惫感,所以更多时候会借鉴曲径通幽、步移景换等空间设计手法,不断的刺激人们的感官,帮助参观者维持住良好的精神状态。

当然,两种参观模式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大型展览,两者都是穿插应用。

氛围营造

空间氛围的营造,几乎是在准备阶段就要开始着手考虑。

不同的展览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对应的也会有不同的展览氛围,他是随着对展示内容的深入了解而逐渐清晰的一个过程。

一个好的展览,在参观者接触切实、具体的展示内容前,通过展厅的空间氛围,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展览内容将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传达一个怎样的精神。

当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材质和灯光往往会成为氛围营造的好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新型材料和加工技术,使以前的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给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来了更多选择。不同的材质有不同语言,这种特质,在展览设计中被用到了极致。

例如木材给人的感觉很亲近,经常用来作为自然类、生活类的展览主材,石材给人的感觉端庄厚重,经常用来作为历史类的展览主材,钢铁给人感觉坚强硬朗,经常用来作为革命类、战争类的展览主材等等。

灯光是空间的着色剂。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关注展览的灯光技术,完全是出于对展品的保护。灯光作为长期的作用于展品的一个因素,所产生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尤其对于纸类、帛类等历史文物。这也是文物类展厅中灯光昏暗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灯光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展品保护问题的解决,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灯光对空间氛围的作用。假如一个展览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色调,就像一张素描画,如果没有足够精到的细节,很容易催生出人们的惰性,使展览效果大打折扣。

而单纯依靠材料塑造出来的展览细节,又会显得后劲不足。这个时候便可以通过灯光的冷、暖、明、暗变化,对空间色彩进行调和,改变空间节奏,增加展览效果的多样性。

给灯光增加有色灯片,和材料着色是一个道理,但灯光的灵活性是材料着色无法比拟的。

值得注意的是,灯光的颜色会影响照明对象的显真性,所以一般会选择和展品照明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地方,如装饰性灯带、场景灯光、主题空间等地方,以不影响展品和参观者的沟通为基本原则。

展览氛围的营造,是对设计师空间塑造能力和内容理解能力的考验,恰当的参观环境,可以有效的改善参观者的观展感受,大幅度的提高展览效率。

图为大峡谷集团制作陵水城乡规划展览馆

展项设置

这里说的展项设置,更倾向于相对独立的展览项目,通常是对重点内容的扩充展示和补充说明,技术上多倾向于雕塑、绘画等艺术类造型手段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技术的选择本身是基于内容需要的基础上,服务于展览的最终目标。

现在许多项目中,为了单纯的追求所谓的艺术效果或科技感,在手段上不断的强行植入,这样的作法本身就有舍本求末的嫌疑,对于业主和设计方都有很大的风险。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形式,对于内容而言,仅仅是“手段”而已。

重点展项的正确使用,能够产生“二两拨千斤”的效果,会化作参观流线上的“珍珠”,为展览锦上添花。

常用于重点展项的设计手法,除了各种艺术类展示手法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有时候也会通过非常具有特性的独立空间进行表现,这种空间更多时候倾向于“写意”,是对“感觉”的一种表达。

艺术类的表现手法包含了艺术塑形类手法、绘画表现类手法、艺术造景类手法等,艺术品对氛围渲染、情绪表达具有先天优势,具有很强的空间表达能力和艺术感染能力,很容易使参观者与展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材料上也有很多的选择,无论是圆雕还是浮雕,都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在各种石材、金属、木材等方面得以实现,有效提升展览的艺术性。有时受作者的社会影响和时间的累积,艺术品本身也会进化成展览象征的一部分,甚至转化成“藏品”。

艺术塑形手法:浮雕、雕塑、版画

绘画类表现手法:镂雕、国画、油画、连环画

艺术造景手法:场景再现、微缩景观

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概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渲染空间氛围:为参观者打造良好的观展环境,一直是空间设计的追求目标,好的氛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增加展览的互动性:互动展项可以拉近参观者和展览的心理距离,从而唤起参观者心中的认同感,有效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提升展览的科技感:倾向于技术的展示,一般情况下更适用于科技馆、科普馆等项目中,本身的展览内容和这项技术有共鸣的地方。

4、 扩充展览容量:对展墙内容进行深化、补充说明。有些时候展览空间有限、而又不得不对这块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比如查询屏等。

图为大峡谷集团制作鸡西石墨多媒体展厅

由此可见,重点展项中技术应用的选择,并不是想当然,最终还是取决于展览的需求和目的上,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手法,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展墙版式

之所以将展墙在这里单独设置,是因为在很多的展览里,展墙几乎是内容的主要载体,尤其是以图文为主的展览中更为突出。这个时候的展墙的设计元素,就成为彰显专业性的地方了。

前面讲述空间氛围的时候,提到了材料的应用和内容的关系,在这里同样适用。即使再多的图片,也有他们自己的特性。

当我们面对一大堆的图片内容的时候,首先要尽量捋清他们的共性和特性,针对有代表性的图片,从形式上,如材质、工艺等,去加以推敲并区分,这不仅是对图片内涵的回应,也是对视觉效果的提升。作为工艺类的施工项目,这个细节不容忽视。

展墙常用的设计元素,在技术上包含了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

动静结合的展示方法,改变了展览传统的展示方式。常用的有电视、广告机、投影、LED屏、拼接屏等,他们可以充分的融合到图文的平面排版中,使展览形式更加丰富活泼,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材料、工艺的选择上包含了灯箱、相框装裱、拉米娜图版等,以及特殊材料的UV制作。对于重要图片进行灯箱展示或相框装裱,能够有效的突出其在内容上的重要性,是作为区别于其他图片的常用方法。

现在UV制作的基材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板材,从石材、金属板到木材、玻璃等,一应俱全。对于展览来说,这是莫大的幸福。

在形式上还会以“展柜上墙”、“雕塑上墙”、“沙盘上墙”等多种形式呈现,已完全突破了空间属性的概念,使各种展示材料和形式的结合更加紧密。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展览的关键所在。

图为大峡谷制作井冈山乔林党支部陈列馆

局部空间塑造

这里说的局部空间主要是指展柜的内部空间。

展品作为展示内容的见证者或者重要载体,是展览的“证据”,也是最重要的成员。而展柜作为展品的载体,其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展托的作用是对展品的保护和支撑。

根据展托位置,通常分为一级展托、二级展托和三级展托,当然安全性依然是首要的。可用作展托的材料很多,如各种金属、石材,以及亚克力、木板包织物等。

材质的选择受制于展品,例如在展示一些墓葬出土文物的时候,刻意选择类似泥土纹理的材质,从而呼应展品出身;枪炮兵器的展托使用钢板材质,从而使他们在材质上有共同之处,等等。

展托的复杂程度一般受制于展品的重要性,即越重要的展品,其层级可能会越多,材质和做法也会越复杂。展托是“让展品说话”的重要手段,是参观者与展品沟通的桥梁。

除了展托,照明也是展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展柜照明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囊括了泛光灯、射灯、灯箱等各种形式,如此也让柜内的小空间自成洞天,变得丰富起来。

由此可见,陈列设计作为装修设计的一种,是建立在具有明确的展览目的和指定的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的学科。

受制于项目的立意、背景、服务对象,以及追求的社会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是科学严谨的理性推导和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想充分结合的产物,他既不像艺术创作那样的张扬放荡,也不像科研工作一样的拘谨慎微。

矿物岩石厅

中国地质博物馆

创意设计

设计绘图:陈开宇

矿物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位空气中的尘埃、土壤、工业上所用的几乎所有原料、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食盐、日常家居用到的石材、平常所说的“石头”、人们喜爱的珠宝首饰、传说中的夜明珠、“神奇的水晶球”等均是矿物或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甚至人体中的骨骼、牙齿等也主要由矿物组成。矿物拥有一个庞大的千姿百态、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大家族。

序厅设计方案

展厅入口:蓝铜矿和孔雀石“矿物山”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参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晶洞

矿物岩石展厅内容规划图

矿物岩石厅中央以构筑特色野外矿物晶洞为中心的观赏自然景观,营造出一个原地建博物馆的气氛,内容包括:蓝铜矿和孔雀石“矿物山”、紫晶晶洞、黄晶晶洞、水晶晶洞、水晶-方解石共生晶洞、方解石晶洞、萤石晶洞、辉锑矿晶洞、雌黄晶洞、重晶石-水晶共生晶洞。展厅后面是碳酸盐岩岩溶景观。

矿物岩石展厅形式设计平面图

岩体创意设计草图

鸟瞰图

中国地质博物馆

展厅两侧陈列内容与中心内容相呼应,由主线和辅线组成。主线主要展出各大类精品矿物和三大岩类中代表性岩石,辅线主要展出矿物岩石的基本知识和物理性质。主线与辅线相互穿插。

矿物概述展柜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大类展柜

在自然元素大类中展示了自然金(黄金)、自然银(银)、自然铜(铜)、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磺)等矿物。

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大类展柜中有许多常见的宝石矿物,如红宝石、蓝宝石,其矿物种属为刚玉:水晶、紫水晶、烟水晶、黄水晶、蔷薇石英、蓝石英、金星石、猫眼石、虎眼石、鹰眼石、玉髓、玛瑙、碧玉等属石英的异种:此外还有欧泊、尖晶石等。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大类展柜中,既有当前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辰砂单晶矿物;也有可以入药的雌黄、雄黄等矿物;更有与黄金密切相关的黄铁矿。黄铁矿因其颜色与黄金相似,又与黄金共生,一般人会误以为是黄金,因而得一外号为“愚人金”。

卤化物大类展柜展出我们熟悉的石盐,以及颜色多样的萤石,而萤石可能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展厅东侧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大类展柜

卤化物大类展柜

硅酸盐类矿物根据硅氧四面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岛状、环状、链状、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亚类。

岛状硅酸盐亚类矿物大多都呈现出醒目的色彩,因而形成许多宝石矿物,如橄榄石、石榴子石、黄玉、锆石等。

环状硅酸盐亚类展柜中不但有高档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这两种均为绿柱石矿物的一个异种;另外还有人们熟悉的碧玺(碧玺为电气石的一个异种)。这类矿物常与伟晶岩有关。

硅酸盐类展柜

链状硅酸盐亚类展柜中,除了有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硬玉外;还有以羊脂玉为代表的软玉的主要矿物——透闪石,其主要产于变质岩中。此外,你还可以看到具备防化学毒物和净化放射性污染等作用的蓝石棉。

层状硅酸盐亚类矿物是重要造岩矿物,同时也是颇有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粘土矿物主要是指那些粒级为粘土级的层状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是研究石油储层的重要标志。这里展出的鱼眼石矿物晶体十分漂亮。

架状硅酸盐亚类矿物是各种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由于本类矿物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有些矿物存在广泛的类质同象现象和吸附交换能力。这里主要展出了大家熟悉的组成花岗岩主要矿物之一——长石,可用作离子筛或分子筛的沸石族矿物。

硫酸盐类矿物展出了晶体形态完好的透明的重晶石标本,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硫酸盐矿物,如大家熟悉的石膏、胆矾等矿物晶体。

展厅东侧展出硅酸盐类、硫酸盐、碳酸盐类以及其他含氧盐类

在含氧盐这一大类矿物中,除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类外,还有硼酸盐、磷酸盐、砷酸盐、钒酸盐、铬酸盐、钨酸盐、钼酸盐等。由于这些矿物种类较少或难以保存,所以展出的标本也相对较少,我们将它们统一归入其他含氧盐类。这些盐类矿物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甚至日常生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磷酸盐类矿物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矿物之一。

许多碳酸盐矿物所组成的矿石和岩石是工业部门的原料或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碳酸盐类展柜展出了我国特色矿物蓝铜矿,另外还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方解石、白云石,还有颜色鲜艳的菱锰矿。

柱体展柜构思草图

碳酸盐类展柜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展柜中分别陈列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标本。

矿物精品柜中的标本基本都是首次展出,以矿物晶体精、美、奇、特为特点,陈列标本有塔形方解石、褐色方解石、文石、孔雀石“钟乳”,以及萤石等等。

现代矿物学与岩石学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发现的新矿物情况,部分展出了我国发现的新矿物标本。

观众在互动部分通过操作可以了解到矿物的双折率、透明度、比重、发光性、磁性、导电性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许多知识,如如何识别真假水晶球等。

最后,通过该展厅的参观,观众将了解到矿物的名字有什么含义,矿物是如何生长的,主要常见岩石在地球上的相互关系及概略产出位置,野外灰岩、花岗岩和板岩的整体特征,以及一些常见矿物岩石的识别方法等。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展柜

矿物精品柜

交互式展示——矿物的折射率及透明度

交互式展示——自然界中三大岩类的相互转化及大体产出地质环境

整理陈列标本

标本陈列展示

水晶晶簇

自然铜

自然硫

玛瑙

辉锑矿

钒铅矿

钠闪石石棉

海蓝宝石

黄铁矿

辰砂

石膏

重晶石

冰洲石

蓝铜矿

二色电气石

钼铅矿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免费资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