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案例解析:转变思维从实际场景展开设计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2 11:03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要讨论的问题:NOKIA E71里闪光灯的设置逻辑,讨论的逻辑如下:

步骤一:打开闪光灯设置(默认设置为“自动”),如下图

步骤二:手动设置成“关”,如下图

步骤三:完成设置后,使用拍照(闪光灯设置生效,拍照过程中无闪光灯效果)。

步骤四:退出拍照(非关机),再次进入拍照,闪光灯自动恢复默认设置。(主要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认为这样设计合理吗?

我猜测设计的原本目的是:

1)怕用户忘记设置回来,好心自动帮用户设置回来;

2)如果光线较暗,在用户每次使用拍照时,能自动为其闪光,帮助用户拍到清晰的图像。

上面这两条理由算是为用户着想,体贴用户喽!

而实际场景并非如此,用户的自定义设置有很强的目的性。 我们看两个真实的场景。

场景1:

王锋家有未满1周岁的孩子,拍照时的闪光灯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由于经常拿NOKIA E71手机给孩子拍照,于是王锋特地关闭了闪光灯。可在他下次再次使用手机拍照时(注意:不是本次拍第几张),发现闪光闪光了!!!“NND,这是怎么回事?!”王锋很生气 。在王锋一通捣鼓后发现:每次使用拍照模式,手机都会自动把闪光灯的设置恢复至“自动”。于是王锋只好在以后每次使用拍照功能时先设置关闭闪光灯。

场景2:

果伦不喜欢使用闪光灯,因为拍到的照片上有闪光灯的反光,对于喜欢真实效果的他,习惯性的关闭了闪光灯。可在接下来的使用过程中,果伦发现每次使用拍照时都会闪光。反复的尝试之后才知道,每次启动拍照,手机都会自动的恢复闪光灯的设置至默认的“自动”。万般无奈之下,果伦只好每次使用拍照功能时先设置关闭闪光灯。

场景3:

李思更倾向于超长待机,闪光灯是个费电的功能,为了省电,每次使用拍照都要去关闭闪光灯,这样的麻烦简直让李思无法忍受。

小结:

由以上两个真实的场景可以看出,用户的“关闭闪光灯”设置都是有目的,场景一是为了避免伤害孩子的眼睛,场景二是为了避免拍到的图片有闪光灯的反光。虽然我理解NOKIA E71闪光灯设置逻辑的初衷是为了“替用户着想”,但是这时的“关心”反倒成了“自作聪明”。如果设计师还在“装用户”,还在把自己模拟成用户而进行设计,着实应该转变一下思维,多从实际的场景出发。

文章来源:qiyu.ucdchina.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