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和网景之间的浏览器大战,网景和微软浏览器之争

http://www.itjxue.com  2023-01-06 01:00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windows技术与浏览器技术让微软和网景之间到发生了一些什么恩恩怨怨?最后又是谁主沉浮?

1975年,当微软诞生的时候,比尔?盖茨只有19岁,他的员工只有3个,当年的营业收入仅1.6万美元。让微软腾飞的“决定性产品”,便是比尔于1985年推出的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这种由微软开发和设定的“图形用户界面”成为全球电脑必用操作系统,它占有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名副其实的寡头优势。到1995年,微软已成为一家巨型高科技公司,拥有员工1.78万人,年收入高达130亿美元。

也是在这一年,比尔?盖茨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他推出了Windows95,在价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文件管理、图形处理、网络浏览等多种功能,其卓越的价格性能比使微软取得了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领先优势。另一件便是他作出了一个判断,当时,随着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的崛起,Internet浏览器技术方兴未艾,而比尔?盖茨认为,决定未来计算机世界命运的,仍是“视窗”技术而不会是浏览器技术。因此,他仅仅在新推出的Windows95中增加了一个网络浏览功能,而并没有进行浏览器技术开发的计划。

也正是比尔?盖茨的这个决定,让硅谷里的一间名叫网景的小公司看到了微软帝国巨大阴影下透漏出来的一丝阳光。在随后的两年内,网景专注于浏览器技术的开发。很快,伴随着NC、JAVA等技术标准的提出,一种基于Internet而首次与微软无关的新的软硬件体系形成了。以网景为首的一批互联网技术公司应声崛起,迅速构成了一股隐隐然可以与微软分庭抗礼的新力量。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正在生成:如果网景在浏览器市场上取得垄断性优势,它就完全有可能和实力推出一套新的操作系统以替代微软的Windows。

“微软错了。未来的世界不是PC,而是Internet。”比尔?盖茨很快就意识到,他犯下了一个足以让微软走向毁灭的错误。

这时候,很多人也仿佛听到了微软帝国大厦发出的可怕的“吱吱”声,全世界都在嘲笑和注视着比尔?盖茨,网景的CEO巴克斯德得意地对《时代》周刊记者说,“互联网是一个不宽容错误的地方。如果这次微软错了,它就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道路了。”

接下来,我们将描述比尔?盖茨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 他首先与网景谈判。微软表示,如果网景不与它竞争,两家公司可以形成一种互惠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当时,网景正准备推出一个新的可替代Windows的“领航员”浏览器,比尔?盖茨前所未有地示好说,如果网景同意不推出这一浏览器,那么,微软可以在其他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方面作出让步。

这是微软仅有的一次“屈膝”。可是,已经取得了战略先机的网景又岂会就此买微软的账。巴克斯德梦想的并不是在微软帝国大厦的旁边盖一间附生的楼房,而是直接地取而代之。 谈判破裂。微软只好走上对抗之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微软投入20亿美元,通过购买、兼并和开发等多种手段,迅速地推出了一个浏览器产品IE2.0。为了彻底摧毁网景,比尔?盖茨决定将这一产品实行免费开放。

不要白不要的IE一下子就把浏览器市场的游戏规则给冲乱了。在此之前,网景浏览器的收费标准为45美元,而IE的功能与之相近却分文不收,无疑让包括网景在内的所有公司和消费者都目瞪口呆。

半年后,比尔?盖茨又使出另一记“杀手锏”,微软宣布将Windows95与IE捆绑销售。这一招等于是微软利用其垄断优势而进行的市场攻击,全球85%的电脑装了Windows95,微软便是利用这一事实上的垄断去创造另一个新的垄断。同时,微软还发挥它的强权能力,与网络浏览器发行和使用的两个主要渠道——原始设备制造厂家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其核心内容仅一条:将IE而不是网景的“领航员”作为他们向消费者推荐的首选浏览器。

一连串组合攻势的推出,使微软渐渐挽回了颓势。1998年,微软的IE已占有网络浏览器市场的半壁江山,一举夺回了三年前被网景的“领航员”浏览器抢去的主导地位。这年6月,微软更进一步推出Windows98,将浏览器中崭新的Web页面设计思路引入到Windows中,使视窗变得更为生动和实用,并真正成为了一个面向互联网的桌面系统。也正是在这样的竞争和攻击中,微软也完成了公司的战略转型:由一家PC软件系统的技术提供商转型为以Internet为基础的服务提供商。这一年,微软的股价暴涨72%。在微软的步步逼迫之下,曾经雄心万丈的网景公司被迫放弃浏览器市场,并公布了源代码。

微软与网景的浏览器之争,算得上是互联网世界最为惨烈的一役。比尔?盖茨一个不经意的疏忽,让微软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代价。直到今天,它还因某些强硬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受到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

而网景公司,一家曾被寄予无限希望的新兴企业却没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而成就帝国霸业。在事过境迁后的今天,回首此役,不由让人生发无限遐想:

如果当初比尔?盖茨没有迅速地意识到“微软错了”,并及时地采取了善变的策略,微软将拥有一个怎样的明天?

如果当初巴克斯德放弃直面的对抗,而同意与微软的合作方案,网景又将拥有一个怎样的明天?

在这场空前的浏览器大战中,我们看到,微软的竞争策略基本上都是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它首先谋求与网景的合作,便是希望通过资源的置换来化解直面的冲突。在此举未果之后,它又以整合的方式迅速地开发出IE浏览器。在市场推广中,它又实行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免费战略,无疑是倚仗它强大的资本优势对市场规则的一次洗牌。而此后,它将IE与视窗进行捆绑销售,则更是对它的垄断市场能力的一次全面发挥。

微软并没有尝试着去开发一种比网景“领航员”浏览器性能更高、技术更好的产品。这或许正是比尔?盖茨的天才之处。

作为一个产业的领跑者,应当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一个最常见的观点是:不断地技术创新。 而比尔?盖茨却似乎有着另外的答案。他曾经十分清晰地表述过微软的核心经营宗旨:倾听用户的要求;信任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技术;与对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具有共识的其他公司进行密切合作;努力工作以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

比尔?盖茨传达出这样的一个理念:微软崇尚的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的创新又是开放和资源整合式的,在市场、对手和消费者之间,微软形成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创新空间,微软常常不是技术的“发明人”,而却是技术的“市场整合者”。

美国计算机界常常批评微软没有“发明”什么新东西。微软的起家技术MS-DOS系统是向别的公司买来的;给微软带来巨额利润的Windows也不是它发明的;在此之前已有施乐和苹果公司的相似成果面世;它的Word和Office也不是原创技术,莲花等公司比微软早几年就开发出了相似系统;在浏览器市场上,它更是网景公司的尾随者。可是,就是在这种市场

格局中,微软往往能后来居上,成为市场最后的收获者。

许多人批评微软在视窗系统的开发上过于保守,甚至阻碍别的公司对视窗的升级和创新,而在比尔?盖茨的决策辞典中,领跑者的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显然不体现在频繁地推陈出新,而体现在对市场创新的控制力上。

他曾对外界表述道:视窗的升级并不完全是由技术决定的,相反,它应该由消费者来决定。用户并不需要频繁的操作系统的升级,尤其负担不起升级后造成的不兼容。因此,微软在每一次的升级过程中,都给用户两到三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节奏,既不会给用户造成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微软可以充分地收回利润。

浏览器的历史

1.IE浏览器怎样清除浏览器的历史记录

清除IE地址栏的记录有多种方法: 1、打开IE选工具/Inter选项/高级/勾选“清除地址栏下拉列表中显示的历史记录”按应用。

2、打开IE选工具/Inter选项/常规/选“清除历史记录”按应用即可。 3、打开IE选工具/Inter选项/内容/自动完成/点击“清除表单”和“清除密码”按确定应用即可。

4、下载超级兔子,让她帮助你清理地址栏纪录。 下载地址: 5、如果是中文网址: 删除地址栏中的网络实名 运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3721\inputs]项,在右侧删除不需要的网络实名即可。

有选择的删除IE地址栏网址: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回车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 Explorer\TypedURLs]分支,在右侧就是地址栏的网址可以用右键有选择的删除,重启电脑即可。

2.网页浏览器的发展历史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是第一个使用超文本来分享资讯的人。他于1990年发明了首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在1991年3月,他把这发明介绍给了给他在CERN工作的朋友。从那时起,浏览器的发展就和网络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当时,网页浏览器被视为能够处理CERN庞大电话簿的实用工具。在与用户互动的前提下,网页浏览器根据gopher和tel协议,允许所有用户能轻易地浏览别人所编写的网站。可是,其后加插图像进浏览器的举动,使之成为了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NCSA Mosaic使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它最初是一个只在Unix运行的图像浏览器;很快便发展到在Apple Macintosh和Microsoft Windows亦能运行。1993年9月发表了1.0版本。NCSA中Mosaic项目的负责人Marc Andreesen辞职并建立了网景通讯公司。

网景公司在1994年10月发布了他们的旗舰产品网景导航者。但第二年Netscape的优势就被削弱了。错失了互联网浪潮的微软在这个时候匆促的购入了Spyglass公司的技术,改成Inter Explorer,掀起了软件巨头微软和网景之间的浏览器大战。这同时加快了万维网发展。

这场战争把网络带到了千百万普罗电脑用户面前,但同时显露了互联网商业化如何妨碍统一标准的制定。微软和网景都在他们的产品中加入了许多互不相容的HTML扩展代码,试图以这些特点来取胜。1998年,网景公司承认其市场占有率已无法挽回,这场战争便随之而结束。微软能取胜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它把浏览器与其操作系统一并出售(OEM,原始设备制造);这亦使它面对反垄断诉讼。

网景公司以开放源代码迎战,创造了Mozilla,但此举未能挽回Netscape的市场占有率。在1998年底美国线上收购了网景公司。在发展初期,Mozilla计划为著吸引开发者而挣扎;但至2002年,它已发展成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互联网套件。Mozilla 1.0的出现被视为其里程碑。同年,衍生出Phoenix(后改名Firebird,最后又改为Firefox)。Firefox 1.0于2004年发表。及至2008年,Mozilla及其衍生产品约占20%网络交通量。

Opera是一个灵巧的浏览器。它发布于1996年。它在手持电脑上十分流行。它在个人电脑网络浏览器市场上的占有率则稍微较小。

Lynx浏览器仍然是Linux市场上十分流行的浏览器。它是全文字模式的浏览器,视觉上并不讨好。还有一些有着进阶功能的同类型浏览器,例如Links和它的分支ELinks。

Konqueror是一个由KDE开发的浏览器,KDE开发人员在开发KDE2时意识到一个良好的桌面环境必须搭配一个良好的网络浏览器及档案管理员,便投入不少力量开发了Konqueror,这个浏览器使用了自家开发的排版引擎KHTML,由于Konqueror是属于KDE的一员,并只常见于Unix-like下的KDE桌面环境,所以Konqueror并未普及。

纵然Macintosh的浏览器市场亦同样被Inter Explorer和Firefox占据,但未来有可能会是苹果电脑自行推出的Safari的世界。Safari是基于Konqueror这个开放源代码浏览器的KHTML排版引擎而制成的。Safari是Mac OS X的默认浏览器。

2003年,微软宣布不会再推出的独立的Inter Explorer,但会变成视窗平台的一部分;同时也不会再推出任何Macintosh版本的Inter Explorer。不过,于2005年初,微软却改变了计划,并宣布将会为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和快将发表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推出Inter Explorer 7。

1995生2015猝,微软“弃子”IE浏览器 这轰轰烈烈的20年

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微软公司1995年推出的一款网页浏览器。1-6版本原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中文名为:网络探路者;7以后版本改为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中文名为:IE浏览器。

作为Windows系统的预装浏览器,只要是用过计算机的人,就不会不知道这个名字。如今IE虽然已经停止更新,但依然在90%的电脑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它的最大用途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用来下载其他浏览器。

是的,尽管IE曾占有相当多的使用率,却因种种糟糕的用户体验,一步步走向了被淘汰之路,被其他浏览器取代:国外有Chrome,Firefox,Opera;国内也有搜狗,360,UC等一系列浏览器,将用户群体层层分割,各自在浏览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IE,俨然从曾经的老大哥变成了人人嫌弃的松子,连在夹缝中生存的资格都失去了,于2015年被微软彻底放弃,成为一段 历史 。

意气风发年少时

1995年美国的夏天,互联网还是一个荒蛮世界,只有懂些程序技术的人才玩得起。为了方便大众更好的"网上冲浪",名为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程序诞生了。第一批上网人群接触最多的一个词可能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写www。很多人会认为它是早期互联网的全部。事实当然不是这样,万维网不过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超文本系统。而造成这种错误印象的原因在于,最早期的时候,普通人在网页上看到的所有内容的确来源于此。

当时市面上使用率最高的浏览器名为Netscape Navigator,中文译为网景导航者,使用率占所有浏览器使用率的70%左右,而此时刚刚诞生没多久的IE1只是个无名小卒。但这个无名小卒却有个好爹:微软早已垄断了操作系统市场,拥有着网景无法比拟的经济优势。这也是后来IE超越网景的基础。

1996年开始到2000年,微软与网景开展了长达4年的商业战争,第一次浏览器大战开始了。双方拼了命的更新自己的浏览器版本,浏览器功能越多越好、对手越难以照抄越好,好不好用不是重点,但一定要激进、大胆。IE浏览器更新的时间甚至不超过一年:1995年11月22日,微软IE2发布;1996年8月13日,微软IE3发布;1997年9月,微软发布IE4;1999年3月18日,千禧年前的最后一个版本,IE5也发布了。

如此密集的更新频率使IE极不稳定,但却能把网景挤出市场:自96年开始网景的市场占有率逐年缩水,终于在2003年被IE彻底击垮,市场占有率不足1%,一代浏览器老大死无葬身之地。而IE,也从当初的那个无名小卒,一步步坐到了浏览器话事人的位子上,拽走了网景手中的龙头棍。

属于IE的时代,到来了。

臃肿油腻的中年

2001年8月27日,微软发布IE6供Windows 98/SE、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和Windows ME用户升级安装,但这些系统的表现都不尽人意。直到2001年10月25日,有史以来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正式上市时,IE6才伴随XP系统开启了它的荣光之路,给了网景最后一刀。此时时间来到21世纪,之前微软的Windows 2000 系统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用户使用,但XP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些。

如果IE能完善自身的各种功能,凭借此时IE百分之九十的使用率,也不至于落得一个晚景凄凉的下场,可就像太多故事中的那样,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上了王位,开始变得油腻,臃肿,最终受人厌恶。2001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除了伴随XP系统升级的几次小更新,IE6再无更大动作,完全不是那个当初更新频繁的IE了。

而这5年间,IE6对网页兼容、卡顿等一系列问题,招致了很多用户的不满。但微软的傲慢和怠惰,没有重视用户的反馈,也正是这个原因给了其他浏览器超越IE的机会, 由此开始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 。在这种背景下,浏览器市场大致分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在IE内核的基础上扩充功能 :大多数在美化浏览器皮肤的基础上加入了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实用、先进的功能,一举蚕食了IE巨大的市场份额。

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研发新的浏览器: 苹果公司利用自己的Webkit内核研发了Safari浏览器;比IE年龄还长却一直默默无闻的Opera,放弃了自己研发的Presto内核,开始用Webkit内核研发新款浏览器;网景公司被非盈利组织Mozilla基金会收购后,采用Gecko作为内核研发FireFox浏览器;谷歌也发布了以简洁、快速著称浏览器Chrome。

慢慢的微软觉察出了问题,于2006年发布了IE7、2009年发布IE8,但IE7/8相比当时其他浏览器,无论是在创新还是在体验上都差很远。因此,IE的市场占有率自2003年见顶后逐步下跌。

由此开始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越来越多的浏览器被人们熟知并且替换IE6成为默认浏览器,并且也有不少浏览器测试网站产生,用来表明IE6的网页显示是多么不靠谱。后来,微软终于重视了这些问题,于2006年发布了IE7,2009年发布IE8,但IE7、IE8相比于当时其他浏览器,无论在速度还是体验上都非常糟糕,因此,IE的市占率自2003年见顶后逐步下跌。

臃肿的王被赶下了王座,IE迎来了它的晚年。

垂死挣扎的凄凉晚景

在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失误后,微软于2011年3月14日发布了IE9,IE9刚发布后一个月,2011年4月11日,微软便提供IE10 PP1的下载,仅支持Windows 7以上用户安装,仅两个月后,微软又提供IE10 PP2,可以看出微软对于IE开发进度的加快,但有些太晚了。平心而论,这两款IE的使用手感还是蛮不错的,但公共对IE的理解还停留在IE6时代,卡顿几乎成了IE的代名词,没有人会再去使用一款"又土又卡"的浏览器了,浏览器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今日的稳定局面,不容得IE再来分一杯羹。即使是2013年6月26日发布的IE11,也最终随着Windows8的暴死而暴死,再也没能掀起什么波澜。

在错过了太多机会,失去了太多市场之后,IE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焉:2015年3月,微软公司正式宣布放弃IE浏览器,成立 Project Spartan 的崭新项目,着手开发下一代浏览器。2016年1月12日起,微软停止为IE8/9/10 这些旧版本的IE 浏览器提供技术支持。至此,一代传奇IE浏览器成为弃子正式下葬,留下一段臃肿卡顿的嘲笑,彻底成为了 历史 。

尾声

虽然IE已死,但市面上大部分浏览器依然使用IE内核,这也侧面证明了IE曾给业界带来的冲击。尽管后来微软又尝试过Microsoft Edge浏览器项目,作为IE的接班人出现,但市场反响很平淡,再也不复当年的荣光了。回顾IE浏览器的一生,不得不感叹互联网竞争的风起云涌,跟不上潮流的事物只能被无情淘汰。

商业竞争,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你们现在又在使用哪款浏览器呢?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一文了解 HTTP

1989年,任职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蒂姆·伯纳斯 - 李(Tim Berners-Lee)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在互联网上构建超链接文档系统的构想。基于这个构想确立了三项技术:

蒂姆把这个系统称为 “万维网” (World Wide Web),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 Web 。

HTTP 于 1990年问世。在90年代初期,网络上绝大多数的资源都是纯文本,那时的 HTTP 并没有作为正式的标准被建立。0.9版本其结构比较简单,为了便于服务器和客户端处理,采用纯文本格式。

1993 年,NCSA(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开发出了 Mosaic,是第一个可以图文混排的浏览器,随后又在 1995 年开发出了服务器软件 Apache,简化了 HTTP 服务器的搭建工作。

这写新技术促使更多人开始使用互联网,并对 HTTP 提出优化改进意见,不断促进着 HTTP 的发展。

在这些基础上, 1996 年的 5 月,HTTP 正式作为标准被公布,命名为 HTTTP/1.0。相对于 0.9 版本增加了以下内容:

1995 年,网景的 Netscape Navigator 和微软的 Internet Explorer 开始了著名的“浏览器大战”,最终微软的 IE 取得了胜利。浏览器之间的相互竞争极大的推动了 Web 的发展,由此 HTTP 也跟着有了进一步的演进,在 1997 年 1 月公布了 HTTP/1.1, 并在 1999年发布了新的修订版 RFC2616,成为了当前版本的最新版本。

该版本基于 HTTP/1.0做了很多新的富有成效的改动,其主要变更点如下:

HTTP/1.1 的推出,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现在依旧是主流的HTTP协议版本。

在 HTTP/1.1 发布之后,互联网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由此也出现了对 HTTP 不满的一些意见,例如 连接慢,无法跟上互联网发展的需求,Google终于看不下去了,打算撬动 HTTP 协议的改革,其推出了 SPDY协议,并在 Chrome上应用,Chrome 在全球占有率达到 60%,Google 借势推动了 互联网标准化组织 以 SPDY 为基础了定制了新版本的 HTTP 协议,在 2015 年发布了 HTTP/2。

HTTP/2 充分考虑了互联网当前现状,做了如下改动:

虽然 HTTP/2 已经发布了好几年了,但因 HTTP/1.1 太过经典和强势,目前其普及率还比较低,大多数网站还是用的 HTTP/1.1,例如百度:

HTTP 就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也就是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基本上你在网上各种教材和回答得到的都是这个答案,但是如果你没怎么细致的了解过 HTTP,可能这句话对你来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我们就来细致拆解分析下;

超文本传输协议 ,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来解读: 超文本 、 传输 和 协议 。

协议 。HTTP 它就是一个协议,协议就是对参与者的一种行为约定和规范,这里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例如,你在外面租房子的时候,会和房东签一个合同,公司入职的时候会签一个劳动合同,这些都是协议,双方要遵守协议约定的内容。

传输。 传输,其实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把一个东西从 A 传到 B,或者从 B 传到 A。HTTP 是一个 “双向协议”,也就意味着数据在 A、B之间是双向流动的。我们把发起传输的一方叫作 请求方 ,接到传输的一方叫作 响应方 ,例如你在浏览器访问视频网站,那么浏览器就是请求方,视频网站就是响应方。

总结下来 HTTP 传输的定义就是:

文本。 这表示 HTTP 传输的是完整的、有意义的数据,可以被浏览器、服务器这些应用程序处理。

在 HTTP 早期,只支持一些简单的字符文字,但随着 HTTP 不断的演进,现在已经能够支持图片、音频、视频,压缩包,这些对于 HTTP 来说都可以算作是 “ 文本 ”。

而 超文本 ,它是一个可以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混合体,并且很关键的一点是可以含有超链接,能够从一个超文本跳跃到另一个超文本,形成复杂的非线性、网状的结构关系。

超文本对于我们来说最熟悉的就是 HTML了,它本身只是一个纯文字文件,但是内部却用多种标签定义了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浏览器的解析,就呈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页面。

经过对 HTTP 三个名词的解析,那我们如果再对 HTTP做一个完整描述,就是:

HTTP 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每当有新的请求发送,就会有对应的新响应产生,协议本身不会对之前一切的请求和响应报文进行保留。这种做法可以更快处理大量事务,确保协议的可伸缩性。

HTTP 协议使用 URI 定位互联网上的资源。正是因为 URI 的特定功能,在互联网上任意位置的资源都能访问到。

说到 URI ,就不得不把 URL 拿出来进行对比,好多人对两者分不太清楚, 在《HTTP权威指南》一书中,对于URI的定义是:统一资源标识符;对于URL的定义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相当于 URI 的子集。

URI ,统一资源标识符,标识就代表着是在某一规则下能把一个资源唯一性的标识出来,例如,一个人,他的唯一标识怎么去区分呢,用名字?名字会重复的,但是身份证可以,身份证不会重复,所以身份证就是一个 URI。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例如我要找一个具体的人,我知道了他是上海市/虹口区/xx路/xx小区/xx号xx室/张三,那么通过这个字符串我们就能标识出一个唯一的人,它也是起到了 URI 的作用,因此 URL 是 URI 的子集 ,URL 是以描述人的位置来唯一确定一个人的。也就是说 URL 是用定位的方式实现的 URI,所有的URL 都可以称之为 URI,但反过来是不行。

当发送请求报文时,我们通过一个方法的命令标识来指定请求的资源期望产生某种行为,下面列举了一些 HTTP/1.0 和 HTTP/1.1 支持的方法。

通常我们用到的最多的方法就是 GET 和 POST。

因为 HTTP 协议是基于 TCP/IP 的,而 TCP 本身是一个 可靠 的传输协议,所以 HTTP 自然也就继承了这个特性,能够在请求方和应答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

HTTP 并不能 100% 保证数据一定能够发送到另一端,在网络繁忙、连接质量差等恶劣的环境下,也有可能收发失败。 可靠 只是向使用者提供了一个 承诺 ,会在下层用多种手段 尽量 保证数据的完整送达。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

推荐其他营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