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论:Tagging的利与弊

http://www.itjxue.com  2015-08-07 21:58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注:该文发表于《程序员》第10期,有删节。

Tag,直译标签,是一种由用户自定义的、用于描述信息 [1]的关键词。Tagging是用户为信息赋予Tag的行为。Delicious,Flikr等Web2.0网站的发展促进了它的流行,使之成为社会化书签、相册服务、博客等网站的常见功能。但Tagging对用户来说是一种脑力负担不轻的行为:要将信息分类尚属不易,勿论描述信息。对一条信息而言,应该Tag类目还是属性?范畴应该更宽还是更窄?Tag越多越好、还是控制在一定数量内?尤其困难的是,由于并非事前规划,无法很好预计被Tag内容的发展,入门、维护并不轻松。但从目前网络发展形势而言——个人自生成内容(博文、图片、视频等)迅速增加,各类信息海量涌来——Tag可谓信息管理的强大利器。此文以文献整理回顾的方式,分别论述:1. Tagging的利与弊;2.Tagging系统及其UI设计

1. Tagging的利与弊

1-1. Tag与Tagging

Tag作为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是所谓描述数据/信息的数据,Tag则是一种用户自创的元数据,特点是无层次结构、自定义。

Tagging构成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分众分类法,指大众自发利用Tag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构成与信息架构中传统分类法(taxonomy)相对的信息组织。二者的区别见下表1:


表1:taxonomy VS. Folksonomy

1-2. Tagging的利

结合表1的对比,可归纳出Tagging的以下好处:

使信息组织更经济、高效、灵活。

如《未来是湿的》作者所言,“只有所有人能把所有信息都分类”。当信息越多,传统分类法的劣势越明显——开发、维护成本只升不降;基于Tagging、运用群众力量的分众分类法则相反。尤其当前的趋势是个人自生成信息越来越多,系统的分类、描述能力和效率可说远不如内容创造者本身。

对信息的索引、描述更丰富。

(1)Tag固然不如传统分类法中的控制词表(thesaurus)那么严谨标准,但由于信息可被无穷多人赋予无穷多Tag,故茫茫网海中只要有一个人跟你想到的描述一样,搜索就更有机会有所获。而要恰好用上专家词表内的专业化语词,难度可能更高。对于图像、视频、音频此类系统标注成本极高、效率极低的信息而言,Tagging的价值会更明显。

(2)用于描述某信息的所有Tag往往是公开共享的,其分布往往呈图1所示长尾状收敛(Shirky, C. 2005)。各Tag及其频率,既可反映大众对于该信息本质广泛一致的定义,又不至于让小众意见(minority opinion)完全被淹没。


图1:两条deli.cio.us书签的Tag频率分布

(责任编辑:IT教学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