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眼中的电商网站:体验购买过的电商(6)
一个用户眼中的电商--尾声&阶段总结
从11年10月,由于工作压力,开始购物减压,中度网购,到12年1月初落笔写这个系列,2月初基本写完,到4月份开始正式发布,希贝观察的这些电商也在不断的改变。在此,先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观察是需要持续的,这样才能感知到TA发生了什么,猜测为什么发生。
系列中的四个电商,很巧的是四个领域的,曾经想把当当和亚马逊也写了,但是希贝近来都不是首选这两个电商(图书音像除外),后面有空也许会继续写。
希贝对用户的分类(希贝不是专业人士,只是根据影响自己的因素进行了分类):
希贝逐渐的从一个“有时间价格敏感”的用户演进为“没时间价格不敏感”的用户(这里的“时间”不是绝对的时间,而是对每个人而言,更倾向把空余时间投入到什么方面达到最大的产出)。从一个买到便宜货就欢呼的冲动型消费者到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理智型消费者。对四个电商的偏好和忠诚度也在改变。
从上表能看出:
1、 SNS很重要,因为新出来的电商太多,如果是身边的人介绍的,访问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2、没有特质的电商,用户忠诚度低,可替代性高。
3、希贝已经逐渐的明白了,时间也是购物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成本。经常的花几个小时在挑选/比较上,节约的金钱不会超过两三百,但是这些时间花在其他方面,收益会更高。服装类,希贝已经开始向实体店转移。电商们除了自己厮杀,还需要考虑来自实体店的竞争。
观察电商的非专业指标:
优惠券:
每个电商或多或少总会有优惠券的政策,优惠券的发放频率,获取难度,场外的交易价格,都可以看出一个电商处于的阶段。
l 没事总给你主动发优惠券的,肯定是还在拓展的,such as梦芭莎,V+;
l 不主动发优惠券,但是优惠券很容易得到的,是有了一定基础,还在努力向上的,such as银泰,凡客;
l 不主动发券,优惠券也很难得到(比如绑定用户的),或者交易价格很高的,是属于已经能够跻身一流的,such as京东,1号店,当当,亚马逊;
返利:
返利的多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电商所处的阶段,以及重点发展的品类(希贝总结的不一定对)。
l 返积分的:在某一领域有一定地位的;
l 返现金的:还在做价格厮杀的;
l 返利高的品类,希贝猜是一个电商重点发力的领域或者利润比较高的领域(不是所有电商都根据品类来设计返利点的);
l 不返利的:大牛,自己有固定的用户群,已经不依赖返利的流量导入了;或者就是不行了,没钱做返利了
综合以上的两个非专业指标,几个电商的地位:
l 银泰:还在很努力的
l 凡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经有了相对稳固的地位,但还需扩张的
l 京东:有了地位,但是不稳固的,还需扩张的
l 1号店:有了地位,但是不稳固的,还需扩张的
l 当当:有了地位,也比较稳固,不求大跃进的
l 亚马逊:有了地位,也比较稳固,不求大跃进的
最后,一个用户对电商的面试题:
1、 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在意什么么?(了解你的用户么)
2、除了价格,你还能提供给我什么有别于其他电商&实体商家的?你有稀缺资源的优势么?(竞争优势在哪里)
3、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成为我实在生活中的一分子?(真正替用户着想么)